馮小霞
【摘要】傳統的閱讀教學存在嚴重弊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在信息化的時代,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會他們閱讀的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提升民族的閱讀水平,創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
【關鍵詞】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方法;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法國著名文學家雨果強調,閱讀是人類所需要的富有啟發性的養料。從個人角度來說,閱讀伴隨著人的一生,它是學習的基礎,對掌握知識,學會方法,形成能力,發展人文素養,開發創造潛能和激發創新精神,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從社會角度來說,閱讀則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一個國家閱讀的主要對象,閱讀書目的選擇,閱讀能力的高低都可作為判斷社會提升與下降的依據。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他們的閱讀水平關系到祖國的富強,民族的興衰。因此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且深遠的現實意義。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當中對閱讀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的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四百萬字以上。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傳統的閱讀教學存在嚴重弊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閱讀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大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要開啟閱讀世界的大門,學生必須要有這扇門的鑰匙,而興趣正是這把鑰匙。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呢?
(一)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閱讀教學中,“一支粉筆”的單一教學模式已然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多媒體課件,視頻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從而培養閱讀的興趣。例如在教《星星的新朋友》一課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人造地球衛星的圖片和視頻,從聲,視,色,聽等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二)拓展閱讀形式
積極舉辦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如故事擂臺賽、好書分享會、朗誦比賽、讀書博覽展、舞臺劇……在濃厚的讀書氛圍中,學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就喜歡上了閱讀。在《小蝌蚪找媽媽》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找好朋友根據課文內容編成舞臺劇進行表演,學生興致盎然,閱讀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了。
(三)注重開放式閱讀環境,營造快樂的閱讀氛圍
草地、閱覽室、書店、圖書室、圖書館等地方都可以作為學生閱讀的開放式場所,空曠、自由的閱讀環境能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
(四)閱讀方式的多樣化
在信息化時代,屏幕閱讀、互聯網閱讀、手機閱讀、微信、微博等閱讀方式呈現多樣化,教師也應適應時代的需求,在教學中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去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五)大聲朗讀
美國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認為,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要從小開始,要依靠老師和父母的誘導。每天,老師或父母都持之以恒地為孩子大聲朗讀文章,在抑揚頓挫的朗讀聲中,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便會漸漸產生。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動朗讀,尤其是富有戲劇性的朗讀,更能促進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六)榜樣激勵
榜樣具有無限的正能量。教師經常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名人,如革命家馬克思、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冰心等;讓學生閱讀有關名人熱愛讀書的書籍,如《懸梁刺股》《匡衡鑿壁偷光》《文學家高爾基救書》等;以榜樣來激勵學生,使學生仿效榜樣,漸漸地產生閱讀的興趣。
二、閱讀習慣的培養
巴金先生說:“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币岣唛喿x能力,閱讀習慣的形成是可靠的保證。
(一)培養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前奏,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決非一般意義上的通讀和瀏覽,而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它需要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去感知新的內容,去開展觀察、識記、聯想、想象、辨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動,去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預習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提出預習的要求,例如聽課文錄音、誦讀課文、查字音、畫生詞、標句子標段落、上網查找資料、提出疑難問題等,在剛開始閱讀教學時,先教會學生怎樣預習,以后就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他自己去預習,養成預習的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二)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
閱讀教學中,傾聽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認真傾聽錄音,傾聽教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才能保證閱讀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這時學生才能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要求學生做到專心聽老師講課、同學發言;耐心聽完別人的話;細心聽才能在評價時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虛心地傾聽別人不同的看法;用心思考,選擇正確的意見。教師還可在平常游戲當中進行認真傾聽的訓練,如小組比賽“悄悄話快快傳”,一個同學附在另一個同學耳邊輕輕說一句話,最快正確地傳到小組最后一個同學為勝利者;又例如“我說你做”,教師輕聲發出動作指令,學生做對為勝利者。學生在有趣的游戲當中明白傾聽的重要性,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三)培養全神貫注的閱讀習慣
古人云:“讀書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敝傅氖情喿x時一定要全神貫注??墒切W生注意力欠缺穩定和持久,所以教師得采取一些方法,調動其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加閱讀活動,阻止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形成專一讀書的良好習慣。例如指導學生在書中給生字注音;在不解的詞語旁注釋;在難懂的地方做記號……邊讀邊作批注的閱讀方法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他們的思維,加深其對閱讀內容的理解。endprint
(四)培養勤學好問的習慣
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痹陂喿x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注重培養學生這種“自讀、自發、自解”的習慣。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閱讀中巧妙設疑;或讓學生質疑、自讀解疑,養成多讀多問多思的好習慣,促使機械記憶轉變為理解記憶,提高閱讀能力。
(五)培養閱讀積累的習慣
語言精妙,在于積累。利用做書簽、讀書卡、手抄報等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把古詩、成語、格言、好詞佳句和優美文段等摘抄下來,積累語言材料,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無論是書本閱讀,還是電子閱讀、手機閱讀、網絡閱讀,教師都應該指導學生寫好讀書心得、日記、讀書報告、博客等。
三、閱讀方法的培養
教師必須謹記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自己讀書。因此“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極其重要。
(一)課內指導閱讀
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將無聲抽象的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變成有聲有色有動感的畫面,創設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或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引起他們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審美共鳴,幫助他們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教材內容。如在《望廬山瀑布》的閱讀教學中,大多數學生沒見過瀑布,很難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這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課件,放映不同地方的瀑布的圖片,讓學生進行比較,欣賞不一樣的景象;播放廬山瀑布的視頻,讓學生看完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領略到廬山瀑布獨特的美麗。逼真、直觀的畫面能帶給學生視覺的震撼;清晰、動聽的聲音能帶給他們聽覺的享受,從而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鳴。
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通過錄音、范讀、分角色朗讀、齊讀等方式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教會學生運用精讀、泛讀、瀏覽、默讀等方法進行有效閱讀。
(二)課外自主閱讀
在課外閱讀方面,我們倡導“教師宏觀調控,學生自由操作”。只要文章內容健康,那么就不拘一格,不管是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還是通俗易懂的漫畫故事,學生自主選擇,想讀什么就讀什么。有興趣的時候就讀,沒興趣之時可不讀。讀著讀著覺得沒意思,允許學生更弦易轍,即刻換書。
教學之路任重而道遠,尤其在信息化的時代,教師更加要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學習和探索閱讀教學的策略,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會他們閱讀的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提升民族的閱讀水平,創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
參考文獻
[1]徐永成.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閱讀能力[J].中外交流,2015(34).
[2]夏建紅.簡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南北橋,2017(5).
[3]何淑花.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