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摘 要:積極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健康、成長都有積極的影響,但由于中職生的復雜性,使得中職生的情緒特點敏感多變,作為班主任應運用適當的教育技巧幫助學生發展良好、積極的情緒品質。本文認為班主任應秉持信任的信念,以積極穩定的情緒面對學生,觀察并耐心溝通,多與學生“閑談”,培養學生積極的情緒。
關鍵詞:情緒;中職;溝通;班主任;情緒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218-02
人的情緒,如:喜、怒、哀、樂,是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狀態的綜合反應,也常常是人行為動機的一個因素,積極的情緒指導人做出積極的情感反應和行為反應,消極的情緒影響人做出消極的情感反應和行為反應。高中階段是一個特殊的年齡層,是人生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也是情感心理發展迅速的時期,情感豐富而敏感,又十分自我,常常在自我情感與社會人際關系之間不斷搖擺,情緒的表現敏感多變,正因如此,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常有學生表現出令人出乎意料的情緒反應。中職學生生源地復雜、家庭關系復雜或留守的學生比較多,更有一些義務教育的失利者,這些情況的學生內心情感極為敏感,情緒起伏更是難以捉摸.值得肯定的是,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非常可愛的,他們正直善良、樂于交朋友,也有一顆深深躲藏起來的渴望求學的心,只是各種不得已的因素令他們的情緒表現更加激烈和不穩定。觀察和引導學生的情緒是班主任必須掌握的教育技巧,這要求我們思考應該秉持怎樣的信念面對學生,以怎樣的情緒回應學生,以怎樣的溝通方法指引學生.面對復雜而亟待發展的中職生,更需要中職班主任們加強情緒和心態的引導,幫助他們趕走陰霾,走向陽光的未來.
教練型班主任是最近幾年常被提及的教育技術,教練型班主任有一個信念,就是“每個學生都具備足夠的成長資源”,指的是要相信學生有能力改變自己,要相信學生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在我的教學經歷中深深體會到,只有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才能發展學生主動性,發展學生肯定自己、規劃未來的積極心態,而不是把情緒一味地用在與老師\家長的對抗上。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是教師與學生建立信任關系的基礎,也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基礎,錯誤的信念會帶來錯誤的溝通方式。如果教師看不到學生的內在力量,只想拔苗助長,拿別人的長去比較學生的短,這種關心會讓溝通變成“指責”,學生肯定回應以抗拒、氣憤、消沉的情緒。人都是渴望被別人接納和認同的,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真實的信任和關心,是培養學生自信、友愛、樂觀情緒的基礎。
樹苗的成長依靠陽光雨露,扶植樹苗只能幫扶,不能硬掰,這是自然生態的原理,人的成長也必當遵循自然規律。
文學作品《窗前的小豆豆》中就講述了關于生態式教育的故事,教育者的信任和鼓勵就是學生成長所需的陽光,關注學生的優良品質,給予支持學生自主成長的耐心和信心,而不是迫使學生按照大綱標準成長。在中職學生中,未能按照社會普遍要求發展的學生比較多,但我們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與社會要求缺少的那一部分,要相信學生有能力自己做出改變,有能力自我成長,鼓勵學生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優點上來,鼓勵其自身優秀品質的發展,培養信心和愛心,而反復強調學生的短處,只會適得其反,令學生自卑\抗拒,更加背道而馳。
”成人者必先自成”面對學生,教師自己必先要有正確的信念,良好的心態和情緒。我們都知道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可以傳染給學生,如果教師帶著積極熱情的情緒上課,學生受感染,課堂便會活躍起來,如果教師帶著焦慮消極的情緒上課,課堂可能也會變得消沉\無奈,教學效率很受影響。同樣,班主任工作中,想要學生以積極的情緒回應你,首先教師應以積極\穩定的情緒面對學生,也只有教師真正相信學生,以積極的心態看到學生的閃光點,才能在與學生互動中保持積極\穩定的情緒。
中職生由于沒有升學壓力,交際、愛好更為廣泛,一些中職生又比較早接觸社會,極易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而高中年齡階段的學生內心情感通常比較隱蔽,表露的一點情緒變化往往是深層因素的一點點展現,只有走進學生內心\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發現癥結所在。成長中的學生不自覺地需要教師的引導,幫助他們培養陽光積極的正能量,以面對各種變化和壓力.這要求班主任平日里能夠細心耐心地“望聞問切,對癥治療”,做足觀察和溝通的工作.學生在校三年,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是長期、多次的,對學生的心理引導是逐步的、反復的做工作,如果班主任平時多與學生“閑談” ,就能留意各個學生的興趣變化、情緒變化、人際關系變化,以及課后動向\社會活動等,從閑談中傾聽學生的內在需求,觀察學生的正、負情緒表現,引導學生發展積極正面的價值觀.閑談的態度應該是親和的,親和不是漫無目的的隨和,而是有清楚的溝通目的、有方向性、講究溝通策略,情緒平靜、輕松,語氣溫和、堅定。
教師與學生溝通的目的,往往希望得到學生內心真正的肯定,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有一次當班主任時,有位男生因為失戀郁郁寡歡,學習沒了熱情,整天鉆在游戲里。由于平日里時有跟他閑聊,很自然地他又找我聊天。其實在他找我之前我已經通過觀察并從其他同學中得知部分情況,但還未找到時機進行溝通,倒是他自己先找了我。他找我時一開始還有些擔憂和害羞,支支吾吾、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困惑,我雖然心里清楚溝通目的,但也裝作平時的閑談一樣輕輕松松地談天說地,用幽默、故事的方法慢慢調節他的情緒,直到他放下擔憂,把事情的原委及他個人的愿望坦率地說清楚,再進一步運用理智分析的方法引導他從困惑中走出來。后來一個星期,我故意在其他同學面前時不時表示關心他的學習情況,引導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很快地發現他又重新開朗起來。閑談應當基于互相尊重、相互平等、雙向互動的原則,教師作為溝通的主動者要注意“呼應”學生,換個角度從學生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去了解學生的喜好、觀念等認知,就好像我們會不自覺地選擇和我們立場一樣的人交朋友一樣。通過呼應學生的認知,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與你成為“朋友”。
當然,閑談也可以有嚴肅的叮囑,但不是念叨;可以有熱烈的討論,但不是抱怨.如果閑談變成班主任自說自話的念叨,失去基于平等\信任的交流,就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情緒,失去溝通的意義。
班級的情緒變化也會極大地影響學生個體的情緒,在班風建設上同樣需要班主任的“望聞問切,對癥治療”。班級管理的方法中,把班級管理的主動權交給班干部的方法并不十分適合中職班級,通常班干部以符合大眾規范的要求來制定管理目標并履行職責,但中職生的復雜性決定了管理的難度,經常超出常規的管理手法,由此班干部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反而為班級帶來消極情緒,所以對于中職班級的常規管理需要班主任適時適當地進行干預.積極班風的建設需要班主任成為強有力的主心骨進行帶動。當然,所謂的強有力并非執行強硬措施,而是要求班主任花更多的時間和用心去干預學生的發展。運用組織活動、互幫互助、樹立榜樣等適時適當的手段去指引班級的發展,帶動班級積極風氣。有一年我接手一個新班級,第一學期任選班干部時我特地等到期中考后再選學習委員。中職班級學習風氣的培養是班級管理的一大難題,需要班主任十分的耐心\反復地強調,以及有計劃有方法地推進.于是我計劃等到期中考后,通過參考期中考的成績,以及學生中慢慢積累的學習認真的學生名聲進行挑選,一方面觀察適合的人選,一方面是往往到了期中考后學習風氣會開始渙散,沒有剛開學時的熱情了,這時更應強調學習,樹立榜樣,把學風帶動起來。果然,有一位女生脫穎而出,在班里學習做事都認真仔細,在宿舍更是打夜燈學習的典范。我順著選舉的勢讓她認真努力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從此后,對于學習懶散的學生,就有直接的模范作用,把啰嗦的話變為真實的楷模。
積極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健康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意義,引導學生發展良好\積極的情緒品質,需要家長、教師、社會共同給予關愛\信任和肯定,面對中職生的復雜性,班主任工作更應秉持信任的信念,運用適當的教育技巧,激發學生信心、友愛、希望、樂觀的內在力量,引導學生走向陽光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鄭雪,易法建,傅榮.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梁慧勤.走進生命的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