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娜+黃盈盈
摘 要:本文對工匠精神下的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研究,工匠精神融入到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當前的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形式輕意識的問題。工匠精神下的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做到重塑工匠精神、傳承工匠精神、踐行深化工匠精神。
關鍵詞:工匠精神;大學;創新創業教育
工匠精神內涵豐富,主要是指在工作實踐中能夠做到堅持、專注、精益求精、知行合一,把創新和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需要這種“工匠精神”來提升品質、創造品牌。大學生作為新力軍和祖國的未來,應該加強對其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培養。
一、工匠精神于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實用教育,通過實踐活動培養熏陶大學生,使其形成創新創業意識和素質。創新創業教育符合當前的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決策,能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創新創業教育重視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不僅能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適合時代發展要求和市場需要,促進就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工匠精神在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的融合,能引導大學生努力提高自身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能提高職業素養。使大學生在浮躁的社會情緒中,仍能專注、堅持的學習、工作、創新。在日后的工作中提升自身技能,生產創造出高質量產品,成為所在領域中的專家、能手,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和經濟的發展。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工匠精神”培養處于困境
當前大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形式輕意識。大學生深受應試教育影響雖然基礎知識扎實,卻缺乏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大學教育以理論教學為主,缺乏實踐教學,專業教師也缺乏企業經驗。在講專業操作技能時,很多學校讓學生在教室內觀看幻燈片中的操作,很少把他們帶到工廠車間中參觀實踐,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提升。
當前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雖然有很多比賽、活動等形式,但在這個過程中缺少“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學生過于重視成果,很容易變得浮躁、急功近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發掘了學生的潛能,卻沒有使他們理解掌握創新創業的真正內涵,在實踐中難以擺正心態、腳踏實地,一旦遇到困難,可能會一蹶不振。
三、工匠精神融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
1.重塑工匠精神
以史為鑒,增強民族自豪感。工匠精神在我國有著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走向興旺繁榮,中華文明大放異彩的重要精神動力。中華文化博大精神,中國產品精致優美,自古以來就吸引了世界各國人們的注意。通過向學生講解中國歷史,使其認識到工匠精神在促進中華民族發展壯大、中華文明繁榮興盛方面的作用,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工匠精神的認同感,使其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都秉持工匠精神。我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在歷史上就受世界各國的追捧,今天,“中國制造”對世界產生廣泛影響,這些都離不開工匠精神的傳承,不僅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也使中華文明走向世界。學生應該意識到“工匠精神”在我國是有根可尋的,可以在專業課堂、書籍、媒體中尋找工匠精神,樹立民族自豪感,把工匠精神的民族基因深植心中。
除了介紹本國的工匠精神外,還可以介紹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工匠精神。德國人充分發揮精益求精、專注執著的工匠精神,在多個領域中生產創造出高質量的產品,成就了很多世界品牌如奔馳、阿迪達斯等。改變了以往“德國制造”剽竊抄襲的標簽,實現了質量強國。當前“中國制造”的產品大多是中低端產品、仿品、山寨貨,缺乏技術含量高、質量好的品牌產品,離“制造強國”還有很遠的距離。為了中國制造的崛起,我國提倡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當代大學生作為新力軍,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把自己的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結合起來,重塑工匠精神。
2.傳承工匠精神
當代大學生應該把工匠精神作為自己必須具有的思想品質、職業操守,能夠以內心的力量、道德的力量,自發的傳承工匠精神,成就理想和事業。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好逸惡勞、貪眼前利等不良風氣嚴重腐蝕人們的思想精神。當代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時,應該以工匠精神來抵御這些不良思想,堅守底線和信仰,不忘初心,頑強拼搏,戰勝困難并取得最終的勝利。
3.踐行深化工匠精神
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這就要求學校在進行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工匠精神相關知識講授的同時,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深化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工匠精神倡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體現了創新精神。創新只有在生產實踐中經過思考探索才能實現,因此大學生要積極參與實踐,在實踐中潛心鉆研、敏銳創意、精益求精,創造出滿足市場需求和人類美好生活追求的產品,在實踐中踐行深化工匠精神。
四、結束語
創新創業教育能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推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工匠精神能培養學生專注、堅持、知行合一、精益求精的品質和精神。因此創新創業教育和工匠精神要緊密結合,才能發揮更大力量,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穎.淺析“工匠精神”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J].廣東科技,2017,26(4):91-92.
[2]張凱亮.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2):21-23.
[3]曾梅.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工匠精神的淺析[J].卷宗,2016,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