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紅
(鹽城市大豐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鹽城 224100)
術前干預在預防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局部并發癥的護理效果探討
周春紅
(鹽城市大豐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鹽城 224100)
目的 探討術前護理干預對預防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局部并發癥的影響。方法 以本院2015年~2017年月收治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28例,甲組給予常規護理進行干預;乙組實施術前綜合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在實施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局部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和心理狀態。結果 兩組患者在進行冠狀動脈介入術后乙組患者的并發癥(14.3%)發生率明顯比甲組(39.3%)低,乙組患者在術后的心理狀況評分(40.1±4.5分)明顯比甲組(45.5±4.7分)好,P<0.05,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采取術前綜合干預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并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狀態,這種干預方式值得臨床推廣。
術前干預;冠狀動脈介入術;并發癥;護理效果;冠心病
冠狀動脈介入術(簡稱PCI術)是治療冠心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其應用已十分廣泛,不但治療效果好,而且創傷小、恢復快[1],但使用這種治療方式會對冠狀動脈和心臟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容易誘發低血壓、心肌梗塞、心率不齊等并發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住院時間,經研究發現,在術前采取綜合干預措施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產生[2],基于此,本文對術前護理干預對預防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局部并發癥的影響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28例,甲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乙組實施術前綜合干預措施。甲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為(59.7±3.2)歲,平均住院(4.2±2.8)天;乙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為(55.3±3.6)歲,平均住院時間為(4.9±1.9)天。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等指標無明顯差別(P>0.05),具有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癥狀發作時均有明確的心電圖(ECG)缺血性改變;所有患者都經確診為此次需行PIC治療;所有患者都具有典型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排除標準:所有近期情緒不穩定患者或有精神病史患者。
1.2 方法
甲組患者在術前采取常規護理方式,做好患者皮膚清潔工作,協助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指導患者學習床上排便,做好藥物和造影劑碘過敏試驗。
乙組患者采取綜合干預措施,主要包括:①認知干預。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患者病情以及冠心病方面的病理知識,觀看手術介紹的ppt,并詳細介紹PCI術,講解PCI術的手術方法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闡述PCI術的優點,同時請已做過PCI術的患者現身說法,減少患者顧慮,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并教會患者如何預防并發癥的發生。②行為干預。對患者飲食進行調整,手術前甲組患者要禁食2到4小時,乙組患者則無需禁食,吃五六分飽即可,同時控制脂肪和鹽分的攝入,適當吃些水果蔬菜,禁煙酒。還要對乙組患者進行適應性訓練,這樣有利于預防并發癥的產生和出現身體上的不適,主要訓練內容包括臥位排便訓練、臥位變換體位訓練等。③心理干預。要對患者心理進行疏導,避免其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從而影響手術進行,要對其講解手術相關知識,使其對手術充分了解并充滿信心。要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狀況進行跟蹤記錄。④生活護理。患者在術后需要安排專人進行護理,患者需臥床休息,要協助患者大小便和進食。在護理過程中要注意衛生,防止感染。患者要多喝水,以促進造影劑的排泄。⑤并發癥護理。患者在術后極易出現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傷口出血、血腫、低血壓等并發癥,要密切對并發癥進行預防,一旦發生并發癥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在術后加強對患者生命指征的觀察和監測。
1.3 評價標準
以兩組患者在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和心理狀況為評價標準。其并發癥以臨床診斷為依據,主要統計患者術后發生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傷口出血、血腫、低血壓的例數,得出并發癥發生率。患者心理狀況依據SAS進行評分,得分越低心理狀況越好[3]。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 19.0錄入、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與頻數(%)表示,對組間計數數據展開t檢驗,計數資料展開X2檢驗,若P<0.05則為甲乙兩組資料間有顯著差異。
2.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經比較,在術前經不同方式干預后,乙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甲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
經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前的心理狀況無明顯差別,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經不同方式干預后,乙組患者的心理狀況評分明顯低于甲組,說明乙組患者心理狀況要優于甲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SAS得分比較
PCI術是一種新型的治療冠心病的方法,效果顯著、創傷小、恢復快,已經在臨床上廣泛采用,但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采用這種治療方式容易誘發某些并發癥,并容易造成患者焦慮緊張情緒,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4]。本次研究證明,在術前對患者采取不同護理方式對術后并發癥和患者心理狀況有明顯影響,其中采取傳統的常規護理模式不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其心理狀況影響也不大;而采用新型的綜合干預措施,對患者的認知、心理、行為、生活、并發癥等方面進行干預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5],同時還能減少患者焦慮緊張的情況,這種干預措施受到了醫護人員和患者及其家屬的一致好評,減少了患者痛苦,縮短了住院天數,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同時,我們還要對這種術前干預措施進行完善,使其更加全面和高效,發揚其優勢,改善其缺陷,給患者帶來福音。護理人員也要加強學習,學習新型的護理方式,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技能,提升護理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綜上所述,采取綜合干預措施相對于常規護理而言有很大的優勢,能有效降低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局部并發癥的發生率,并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狀態,這種護理方式值得臨床推廣。
[1] 樂漢娥.護理干預對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焦慮與并發癥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9):2271-2273.
[2] 支 健.術前綜合護理干預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天津護理,2013,21(6):488-489.
[3] 李保莉,徐秀君,陳蓮芳,等.護理干預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中的效果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11):1819-1820.
[4] 劉小平.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3,15(2):59-61.
[5] 劉玉敏,張 爽,紀思源,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干預[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3,23(3):1292.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5.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