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影
(貴港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廣西 貴港 537100)
麻醉復蘇期患者的并發癥護理分析
梁雪影
(貴港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廣西 貴港 537100)
目的 觀察分析全身麻醉術后患者復蘇期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進行全身麻醉手術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并發癥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的整體滿意度率為96.67%,對照組為83.33%。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是5%,對照組的為2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患者的麻醉護理是較為重要的。可以降低綜合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病人的護理滿意度,是值得推廣的。
麻醉復蘇期;并發癥護理;效果
手術結束到麻醉清醒的階段稱為麻醉復蘇期,麻醉復蘇期患者由于手術原因、麻醉效果等原因造成患者的機能尚未完全恢復,容易發生舌后墜、血氧飽和度下降、呼吸抑制等并發癥,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所以做好復蘇期護理可以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及預后性。本文主要觀察分析全身麻醉術后患者復蘇期護理的應用效果,特選取麻醉手術的患者12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現整理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進行全身麻醉手術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其按照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年齡23~79歲,平均年齡(51.29±2.31)歲;男35例,女25例。對照組年齡22~78歲,平均年齡(52.14±2.15)歲;男36例,女24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全身麻醉術后復蘇期,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并發癥護理,具體如下:
1.2.1 在麻醉復蘇期間,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患者的心電圖。熟悉心律失常的表現,以便于及時的觀察異常心電圖。注意血壓變化和突然的疼痛,在麻醉復蘇時期,患者往往會出現嚴重的疼痛感,進而導致血壓升高。護士應使用相應的心理干預、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和其他方法來減少病人的痛苦,使血壓恢復正常。如血壓繼續上升或下降,應及時查找原因并給予適當的治療。
1.2.2 加強患者呼吸道護理,患者全身麻醉部分采用藥物經患者的呼吸道注入體內,容易造成患者的呼吸道發生水腫等問題,影響患者的呼吸,造成血氧飽和度下降,所以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呼吸道護理管理,對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嚴密監測,一旦患者出現低氧血癥及時通知醫生并遵醫囑進行相應的治療。患者應去枕平臥,將頭偏向一側,保證患者的呼吸到通暢,并及時清除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協助患者進行扣背、咳痰[2]。
1.2.3 引流管護理:手術后患者需要插管引流,護理人員應加強對引流管護理,避免發生扭折、堵塞等問題,及時傾倒引流液,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工作;對引流液的質量、顏色等做好觀察以及記錄,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師。
1.2.4 喉痙攣護理:將患者的頭置于過伸位,予以高壓吸氧治療,同時在遵醫囑下,使用藥物,保障患者的聲帶松弛,同時協助醫師進行無創正壓通氣,嚴重患者使用肌松劑并重新插管。
1.2.5 基礎護理:患者復蘇期護理度需要注意其舒適度,保證室內的空氣溫度、濕度,為患者提供干凈整潔、舒適的并防環境;可幫助患者進行相應的按摩,并采用轉移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為患者進行全面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由于手術的緊張情緒。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判定標準[3]
護理滿意度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判定為滿意,60分到90分判定為一般,低于60分判定為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n(%)]
全身麻醉術后的患者復蘇期護理是治療的關鍵,優質的全面護理可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平穩的度過復蘇期,降低患者并發生的發生情況,提高患者的治療安全[3]。所以復蘇期的護理工作需要護理人員細致、耐心,并具有較好的臨床護理經驗,護理技術成熟。復蘇期花在內核隨著麻醉藥物代謝其效果降低[4],術后疼痛等癥狀逐漸顯現出來,也有可能造成患者的中樞神經反射有一定的障礙,全面的優質護理針對患者的情況做出及時有效的判斷并遵醫囑進行有效的治療,大大提高患者治療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整體滿意度率為96.67%,對照組為83.33%。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是5%,對照組的為2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全身麻醉術后患者復蘇期的護理較為重要,采用全面的優質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值得臨床推廣。
[1] 邱帶妹,鄒春招,潘俊環,等.護理干預對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復蘇期躁動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9:472-473.
[2] 郭亞格,楊木強,徐 靜.全身麻醉患者的麻醉復蘇期臨床觀察與特殊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9):205-206.
[3] 唐淋鋒.全麻術后患者復蘇期潛在護理風險及護理措施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8(8):1502-1503.
[4] 鄒萍坤.全身麻醉患者的麻醉復蘇期臨床觀察與特殊護理體會[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12):1554-155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5.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