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飛,張 晶,左昌蘭
(解放軍第82醫院,1.胸心神經外科;2.創傷骨科,江蘇 淮安 223001)
Hybrid手術治療顱內復雜動脈瘤的圍術期護理
晏 飛1,張 晶2,左昌蘭2
(解放軍第82醫院,1.胸心神經外科;2.創傷骨科,江蘇 淮安 223001)
目的 探討Hybrid手術顱內復雜動脈瘤圍手術期護理經驗與心得。方法 選擇我院中收治的Hybrid手術治療顱內復雜動脈瘤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中均2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而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得當基礎上加入圍術期護理,具體為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加強基礎護理和疾病知識指導,準確進行藥物治療,解除顱內復雜動脈血管痙攣情況,充分控制血壓,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實驗組患者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0.05)。結論 對顱內復雜動脈患者病情進行細心嚴密觀察,加強藥物治療護理,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工作,能夠有效的促進顱內復雜動脈患者疾病有效恢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Hybrid;顱內復雜動脈瘤;圍術期護理
顱內復雜動脈瘤是顱內動脈局部血管改變異常,導致腦血管瘤狀突起,因為出血引起、瘤體壓迫、動脈痙攣和栓塞引起主要癥狀[1],動脈瘤破裂容易導致患者殘廢或者死亡,在腦血管疾病中,其死亡率僅次于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2]。其發病原理主要是患者先天發育異常、動脈硬化或者感染,從而使得動脈管壁改變異常,或者患者存在著劇烈活動和情緒激動導致血壓波動,從而誘發動脈瘤破裂[3]。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月1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中收治的Hybrid手術治療顱內復雜動脈瘤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中均25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齡為46~76歲,平均年齡(61.6±7.4)歲;實驗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齡為49~78歲,平均年齡(63.4±9.1)歲;對所有患者采用DSA檢測,均診斷為顱內動脈瘤,患者采用Hybrid手術進行治療。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其中包括患者的日常體征檢測等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加入圍術期護理,具體方式如下。
1.2.1 病情觀察和護理
對患者圍手術期病情進行觀察,動脈瘤患者病情輕重可以通過意識變化來進行觀察,護理人員要觀察患者體征和神經系統變化,患者是否存在頭暈嘔吐、肌力下降等情況,如果有要立即通知醫生采取措施[3]。動脈瘤再出血容易導致死亡,因此要引起充分重視加強觀察,患者出血后意識大多清楚,如果出血量大或者出血進入腦實質,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意識障礙,如果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大多突然頭痛劇烈,如果患者意識障礙加深,其頭痛劇烈,瞳孔不等,血壓升高等情況。患者在經股動脈穿刺行動脈瘤栓塞術后,要用沙袋壓迫穿刺點6小時,觀察穿刺點是否存在滲血和血腫情況[4]。
1.2.2 用藥護理
應用脫水劑能夠降低顱內壓,增加腦血流量,減輕腦水腫發生概率,應用脫水劑的過程中要觀察患者尿量及皮膚黏膜反應,定期對電解質變化進行檢測,并記錄24小時出入量。應用鈣離子拮抗劑能夠防止出血后繼發腦血管痙攣引起的缺血性神經損傷,要給予靜脈泵入尼莫地平,避免過多鈣離子進入細胞,達到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避免鈣導致腦血管平滑肌收縮,降低腦血管痙攣的發生率,對腦部小血管應用鈣離子拮抗劑,能改善腦供血情況,患者可能存在面紅、血壓降低、心率加快和胃腸痛的癥狀,所以要對患者癥狀密切觀察,避光持續泵入藥物后要注意泵入速度,防止出現低血壓。應用硝普鈉等降壓藥能預防再次出血,但血壓不能過度下降,否則會導致腦灌注不足,一般降低在20~30%即可,如果患者存在頭暈和意識惡化的情況,可以適當回升血壓。
1.3 統計學分析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實驗組患者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死亡率治療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實驗組患者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0.05)。結果顯示,對顱內復雜動脈患者病情進行細心嚴密觀察,加強藥物治療護理,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工作,能夠有效的促進顱內復雜動脈患者疾病有效恢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方家香.Hybrid手術治療顱內復雜動脈瘤的圍術期護理[J].醫學信息,2015,(44):78-79.
[2] 王 芳.一例應用復合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6,24(4):350-351.
[3] 高 靜,董 薪.一站式雜交手術室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的手術配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3):1538-1539.
[4] 辜小芳,許秀麗,林秋嫣,等."一站式"雜交手術方法治療胸主動脈瘤及夾層動脈瘤的介入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8):933-935.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5.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