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賢
(內蒙古包頭市中心醫院產科,內蒙古 包頭 014040)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護理
董俊賢
(內蒙古包頭市中心醫院產科,內蒙古 包頭 014040)
目的 研究與分析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婦60例為研究對象,通過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對分娩方式及護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經護理,60例產婦中,48例經陰道成功分娩,占80.0%(48/60);經陰道分娩失敗改行剖宮產術12例,占20.0%(12/60)。與再次行剖宮產產婦相比,經陰道成功分娩產婦的產后出血量、住院時間等均明顯較少(P<0.05);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窒息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產婦實施針對性護理后,能有效提升經陰道分娩的成功率,并降低產婦剖宮產率,同時還能減少產后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值得推廣應用。
剖宮產術;再次妊娠;陰道分娩;護理
目前在臨床上,剖宮產術的應用十分廣泛,且是挽救圍生兒、高危產婦及解決難產的重要方式[1]。據有關調查數據表明,我國臨床剖宮產率已經達到40%以上。而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的產婦,其可通過選擇性再次剖宮產和經陰道分娩者兩種方式完成分娩,但前者不僅提高了臨床剖宮產的幾率,同時也對社會及家庭帶來嚴重負擔[2]。而通過加強圍產期觀察和護理,則能有效提高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成功率[3]。因此本文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護理進行研究與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婦6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28.12±3.08)歲,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15±0.54)周,此次妊娠距上次剖宮術時間為2~10年,平均時間(3.87±1.23)年。
1.2 方法
1.2.1 綜合評估
入院后,先對其前次剖宮產情況進行詳細了解,然后行血常規檢驗及B超檢查,對胎位情況、胎兒生長、子宮下段瘢痕情況進行進行監測和了解,同時對宮頸評分、骨盆內外徑線、胎兒體重進行評估等,針對符合陰道產試產條件的產婦實施陰道分娩。
1.2.2 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通常此類產婦在分娩前,其會由于擔心母嬰健康安全、子宮破裂及害怕宮縮疼痛而出現焦慮、恐懼、緊張等心理障礙。護理人員與產婦加強溝通和交流,并詳細介紹此次分娩的相關注意事項,以便消除其心中的疑慮和不安,促使其以良好心理狀態完成分娩。(2)基礎護理。即指導產婦少量多餐,合理飲食,多攝入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叮囑其攝入充足的水分,以確保產婦具備充足的精力和體力,從而能順利的完成分娩。臨產前督促產婦盡量多排尿,以免充盈的膀胱而造成胎頭下降及宮縮減弱。(3)觀察產程與護理。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首先需做好輸血、搶救及手術準備,在第一產程中,需對產婦的生命體征、宮縮情況等進行嚴密監測。第二產程中,需持續監護胎心,并指導產婦采取正確的姿勢和體位,并正確使用負壓,以便能順利分娩。在第三產程中,產婦娩出胎兒后,對其宮腔、宮頸、陰道等進行檢查,將其留在產房持續觀察2 h,對其生命體征、陰道出血情況及子宮情況進行監測。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經陰道成功分娩率、再次剖宮產率;比較兩種分娩方式產后出血量、住院時間、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窒息等項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護理,60例產婦中,48例經陰道成功分娩,占80.0%(48/60);經陰道分娩失敗改行剖宮產術12例,占20.0%(12/60)。與再次行剖宮產產婦相比,經陰道成功分娩產婦的產后出血量、住院時間等均明顯較少(P<0.05);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經陰道分娩與再次剖宮產相關指標對比(±s)

表1 經陰道分娩與再次剖宮產相關指標對比(±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分娩方式 n 產后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 新生兒Apgar評分(分) 新生兒窒息(例)經陰道分娩 48 154.21±48.27* 3.15±0.58* 9.84±0.38 0再次剖宮產 12 365.43±56.48 7.64±1.82 9.42±0.29 1
目前在臨床上,針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婦,在其進行陰道產分娩的過程中,對其加強針對性護理,即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及產程護理等,既能幫助產婦消除各種心理障礙,又能促使其以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狀態完成分娩,從而提高產婦經陰道分娩的成功率,并確保了產婦及圍生兒的安全性。所以在產婦分娩期間需結合實際情況加強護理干預,從而有效降低臨床再次剖宮產率[4-5]。本文研究中,經護理,60例產婦中,48例經陰道成功分娩,占80.0%(48/60);經陰道分娩失敗改行剖宮產術12例,占20.0%(12/60)。因此可以看出,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婦加強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婦實施針對性護理后,能有效提升經陰道分娩的成功率,并降低產婦的剖宮產率,同時還能減少產后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值得推廣應用。
[1] 陳旭菲.剖宮產術后陰道分娩成功因素及母嬰結局的回顧性分析[D].南方醫科大學,2015.
[2] 彭 巧.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安全問題分析及臨床護理路徑探討[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4,04:141-143.
[3] 張海燕,王天成.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成敗因素探索[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2,06:733-734.
[4] 覃明慧.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6,01:75-78.
[5] 周文娟.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安全問題分析及臨床護理路徑探討[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3,09:65-66.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4.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