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虹菲
(浙江省溫州市人民醫院,浙江 溫州 325000)
舒適護理在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
戴虹菲
(浙江省溫州市人民醫院,浙江 溫州 325000)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浙江省溫州市人民醫院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行腦血管介入的28例患者,根據患者的入院尾號奇偶數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舒適護理),每組分別為14例。結果 觀察組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 將舒適護理應用于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中,能夠顯著提升患者臨床體驗,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舒適護理;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滿意度
近年來,伴隨微創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腦血管介入術得以快速發展,當前已經具備成像清洗、選擇性強以及創傷小等優勢,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腦血管病癥診斷的金標準。由于患者本身對于腦血管介入術的不了解,往往會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負擔,并且在術后需要臥床調理,如果不能給予有效的干預措施,會引發局部血腫、穿刺點滲血以及尿潴留等現象,嚴重臨床患者的生活質量[1]。如何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全面改善患者的臨床體驗就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關鍵所在。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行腦血管介入的28例患者,根據患者的入院尾號奇偶數分為對照組(14)與觀察組(14)。對照組中,男8例,女6例;年齡35~61歲,中位年齡(45.3±8.5)歲;頭暈2例、腦梗死7例、腦出血5例。觀察組中,男9例,女5例;年齡34~62歲,中位年齡(45.5±8.7)歲;頭暈2例、腦梗死8例、腦出血4例。
1.2 護理方法
針對對照組,在圍手術期給予常規的護理措施,包括術前準備、術中配合以及術后常規護理等。針對觀察組,給予以下舒適護理方案。
1.2.1 術前舒適護理
由于患者本身對于腦血管介入術的了解不足,大部分患者均會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在術前主動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相關的內容,包括方法、流程、術后注意事項等,并告知他們腦血管介入術并不會造成較大的創傷,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護理人員可以邀請進行過腦血管介入術的患者現身說法,使得患者及其家屬能夠全面了解相關事項,更好的配合醫護工作的開展。
1.2.2 術中舒適護理
手術室應當盡可能保持安靜,并且需要將濕度、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患者進入到手術室之后,要盡可能規避各種不必要的刺激,使得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在擺放體位以前,應當提前設置好相應的襯墊,防止對血管、神經造成壓迫,盡可能提升患者的舒適感。護理人員應當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通過交流緩解患者的壓力,同時告知患者要大膽提出自己的要求,并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術后,應當及時將患者皮膚的消毒液、血液清理干凈,注重保暖工作。
1.2.3 術后舒適護理
術后患者需要保持24 h的平臥狀態,穿刺位置需要加壓包扎沙袋,持續壓迫6~12 h,針對手術一側的肢體,在12 h內需要限制活動。為全面改善患者的護理體驗,在沙袋壓迫的時間內,護理人員應當在患者臀部、側肩位置墊上軟墊,并且每間隔2 h針對患者肢體進行按摩。護理人員應當嚴密監視患者的動作,指導并輔助患者進行體位的改變,密切觀察患者下肢血運情況、血腫情況、足背動脈波動、窗口是否存在滲出以及包扎位置是否存在移位等。
1.3 臨床觀察指標
記錄兩者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同時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進行滿意度調查。滿意度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宣教、環境、態度、操作及療效這五個方面,各個項目滿分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
通過護理,觀察組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s)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s)
組別(n) 宣教 環境 態度 操作 療效對照組(14) 72.4±3.3 76.2±4.3 83.3±3.2 84.1±5.3 86.4±4.7觀察組(14) 93.6±5.6 94.3±4.5 95.3±3.4 93.2±5.3 96.3±5.5 t 17.258 15.388 13.600 6.424 7.241 P<0.01 <0.01 <0.01 <0.01 <0.0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情況
治療過程中,對照組共計發生1例血管痙攣、2例腰部不適、1例尿潴留、2例失眠以及1例局部血腫,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5.71%(7/14);觀察組共計發生1例腰部不適、1例失眠,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71%(2/14)。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x2=4.094,P<0.05)。
腦血管介入術本身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諸多優勢,然而因為患者往往都會對手術產生恐懼感,并且術后需要進行臥床休息,倘若沒有在圍手術期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不僅會導致患者出現諸多不良心理,同時也容易引發諸多并發癥[2]。然而,臨床中傳統的護理工作僅僅局限于手術配合,并沒有考慮患者的實際需求,效果并不理想。而通過舒適護理,能夠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給予患者個性、全面、高效的護理服務,全面改善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不適,使得患者能夠獲得良好的護理體驗[3]。
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與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針對行腦血管介入術的患者,通過舒適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1] 覃芳紅,梁 賢,卜秀群,潘燕華.實施護理專案降低腦血管介入術后穿刺部位滲血發生率[J].護理學雜志,2016,15(11):5-8.
[2] 王 婷,余樂華.腦血管介入治療患者術后常見并發癥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6,12(14):197-198.
[3] 李卓亞.循證護理降低腦血管介入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3(14):357-358.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31.17.02
石榮艷 基金項目:江蘇省徐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KC16SH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