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恒
摘要:民生新聞是一種真實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新聞,其內容貼近生活,又富有真實性,因而得以受到大多數人的關注和認可。電視民生新聞節目是中國社會在轉型過程中順民意而生的。新的媒體融合環境帶給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有機遇也有挑戰。媒體融合下的甘肅省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需要節目的運營者和策劃者及時的順應時代要求,根據不同的新媒體特性制定不同的發展和傳播戰略,加強對新聞內容的監督和引導,同時加強創新機制。本文中筆者將重點當前分析當前甘肅省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現狀并及新媒體融合的大環境為民生新聞節目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甘肅省;民生新聞;媒體融合;發展策略
從電視民生新聞出現到發展壯大的近二十年時間中,隨著網絡的快速普及,信息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電視民生新聞在順應時代環境的變化而迅速發展,但在取得不小成績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問題。而當前新的媒體環境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作為一檔電視節目能否繼續得到廣大觀眾長久的關注是關乎其命運的重要問題。
一、甘肅省民生新聞的生存現狀
電視民生新聞反應人民群眾的生活情況,十分受百姓歡迎。甘肅省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自創立開播以來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在發展過程中,甘肅省民生新聞節目始終堅持不斷地創新,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同時,受限于許多因素,其發展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甘肅省最受歡迎兩檔民生新聞節目
當前,甘肅省電視臺及省內各地方電視臺的主打民生新聞節目主要包括《尋找幫女郎》、《喧個關幫個忙》、《都市第一線》、《蘭州零距離》、《零距離正在直播》、《聚焦張掖》、《直播天水》。目前甘肅省民生新聞節目中省內收視程度與關注度最高的兩檔節目是《喧個關,幫個忙》與《百姓有話說》。
《百姓有話說》的前身是甘肅電視臺的《都市快報》,經過整改后于2012年推出,并于2014年改為直播節目。作為甘肅電視臺的大型民生新聞節目,其充足的投資資金保證了其節目整體制作水平。但是作為一檔電視民生新聞節目,雖然其報道圍繞民生內容展開,但是由于其報道內容太過籠統,缺乏深度,鮮有創新,相較于其前身《都市快報》而言,遜色不少。雖然是甘肅電視臺唯一的直播民生新聞節目,但其節目內容質量與其投入資金并不能成正比。
《喧個關,幫個忙》是甘肅電視臺于近年推出的一檔新的民生新聞節目。與傳統的民生新聞節目的內容枯燥繁瑣,無意義的信息堆砌不同,該節目報道形式更加創新,內容更有深意。節目中通過主持人對新聞事件的“提純”和“梳理”,重點突出其中的“情”和“幫”,真正實現與百姓面對面,記錄其真實的生活狀態并參與其中。
這兩檔節目的收視率極高,因其報道內容貼近生活,始終以關注民生為節目宗旨,節目內容成熟并已逐漸形成品牌,因此受到百姓的普遍認可。并且在其各自的發展的過程中,節目組不斷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創新,勇于嘗試,使得以上節目成為了甘肅省民生新聞的典型代表。
(二)甘肅省民生新聞節目存在的問題
《都市快報》作為新節目《百姓有話要說》的前身,其本身的收視率相較于甘肅省電視臺旗下其他節目而言要更高一些,但其情況一直不盡人意。因此,最終改版。之后,甘肅電視臺都市頻道又推出了一檔全新民生新聞節目《都市第一線》。該節目的最初定位是一檔以全省民生新聞為報道內容的民生新聞節目,但在開播之后,由于人力及新聞采集途徑的限制,其內容只是以甘肅省省會蘭州市內新聞為主,對于省內其他新聞卻少有涉及,與節目初創時報道全省新聞的初衷有很大差距。
而由蘭州電視臺于2014年推出的常規直播連線民生新聞節目《零距離正在直播》,在開播后也未能取得相應的預期效果。作為一檔直播節目,節目定位上強調現場感。但由于技術不成熟,網絡信號并不能滿足節目所需,因而節目效果并不如人意。
除上述節目之外,甘肅省各地方電視臺也有著許多民生新聞節目,其中也不乏佼佼者,但總體不容樂觀,并未取得如上述節目一般的成功。究其原因,無論是上述受歡迎的民生新聞節目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其他民生新聞節目,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節目運行模式陳舊技術落后;選題狹隘而缺乏深度;內容流于世俗且娛樂傾向嚴重等。甚至有些節目為博收視率將不和諧畫面不經處理直接播出,嚴重影響觀眾身心等。
二、媒體融合下甘肅省民生新聞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媒體是信息傳播的媒介。媒體融合是指當前已存在的多種信息傳播媒介的一體化,主要體現在其包括在形式,功能,方式,等方面的融會貫通。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的信息傳播媒介不斷地涌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合,這種融合帶來的信息傳播方式的革新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因此,媒體從業者以及其受益者不斷地自發主動的推進新舊媒體的融合。新媒介環境無疑成為一個最優特質,最具潛力的時代背景。而這一環境給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與發展帶來的是不小的機遇與挑戰。
(一)所面臨的機遇
作為已經存在了的節目形式,新的媒體環境給民生新聞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媒體融合給包括民生新聞節目的電視節目帶來的是更多的傳播形式,更廣泛的關注點,和更高的時效性。
(二)所面臨的挑戰
然而,對于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而言,新媒體融合帶來的不僅僅有前所未有的機遇,更大的是對于運營者的挑戰。媒體容和環境對于節目的傳播模式,傳播技術以及運行模式都有著相應的高標準的要求。而這些在當前條件下很多都是難以解決的挑戰。
1.傳播的模式不夠完善
民生新聞節目作為電視節目,是其傳播模式卻不夠完善。
一方面,作為一種擁有近二十幾年歷史的電視新聞節目,其傳播模式在其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既定的行業模板。節目形式和傳播模式大多遵循傳統,雖相對于舊的傳播模式已經相對完善,但是在新媒體融合的環境下,并不能完全滿足其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媒體融合環境下,信息技術發展十分迅速,但是相對于快速發展的社交網絡而言,電視民生新聞節目顯得過于陳舊,尤其以傳播模式為主。endprint
2.傳播技術上的缺陷
除去在傳播模式上的不完善這一問題外,傳播技術上的缺陷也是民生新聞節目在媒體融合下所面臨的挑戰之一。
當前,得益于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傳播技術日益成熟,民眾獲取資訊的主要方式也逐漸革新,社交軟件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工具。而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傳播媒介也變得多樣化。
然而,在如此機遇面前,傳播技術的缺陷卻成為了民生新聞節目進一步發展的短板。當前的諸多傳播技術都是有著相應知識產權保護,若想引進并且應用在民生新聞節目中,節目的運營商必須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來購買技術和應用技術,而這對于一些中小型的民生新聞欄目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3.運行模式上的落后
民生新聞節目自出現至今,其運營模式大同小異,與傳播模式同樣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板化得模式。致使許多新生民生新聞節目照搬原來的運行模式,缺乏創新。盡管這些新節目建立現有的節目運行模式基石出上很容易取得成功,但是既成模式畢竟是對于過去的經驗的總結,相對于新的媒體大環境而言是落后的,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或限制新節目的成長。那么如何進行運行模式的改革創新也成為了當前媒體融合下民生新聞節目發展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
三、媒體融合下甘肅省民生新聞的創新
當前,媒體融合已經形成了新的大環境,甘肅省民生新聞要想得以生存和發展就必然要主動改革,創新。
(一)全媒體要各司其職
媒體融合下的民生新聞的創新并不是指要完全摒棄原有的節目的運行模式,傳播模式以及傳播形式,而是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融合新媒介的有利因素進行創新,以尋求出路。誠然現有的電視節目的傳播模式和傳播技術以及運行模式上存在著諸多的缺點,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但并不是無一可取之處的。
在新媒介融合環境下,民生新聞電視節目要生存和發展需要保證各媒體各司其職。新媒介融合不代表對舊的傳媒方式的完全摒棄,也不意味著所有媒體完全融合,是某一種媒體成為全能的信息傳播媒介。相反,在新媒介融合的環境下,不僅要繼承和發展舊的傳媒方式,還要在保證新媒體不斷壯大并朝著專業化,針對性的方向發展以保證全媒體能夠各司其職,保證高速有效的信息傳播,促進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快速發展創新。
(二)多元化的融合媒體激發觀眾熱情
只要有恰當的革新策略,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前景也有著無限可能。
一個電視節目想要生存發展,其主要受眾群體必不可少。保證收視率是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首要任務。而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主要取決于觀眾的觀看熱情。換言之,保證觀眾對節目有足夠的興趣已經成為電視節目得以生存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現有的方式中以瑣碎小事為節目選題,報道帶有嚴重娛樂傾向的內容雖然可解燃眉之急,對保證收視率有一定的效果,反而是節目本身的定位偏離其本質,是一種自取滅亡的討好式的革新方式,不利于節目的長遠發展,并不可取。
而新媒介日益融合環境下產生的多元化的融合媒體正是激發觀眾熱情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網絡雜志等信息傳播平臺,除了可以擴大新聞信息的來源,豐富選題外也可以引起觀眾的對于節目的關注度,激發觀眾的熱情。為節目中的互動打下良好的觀眾基礎。
(三)融合與觀眾的互動方式
麥克盧漢說“媒介即信息”。信息媒介無時無刻都在為我們源源不斷地傳送著繁復的信息。
電視民生新聞是百姓的訴求的重要傳播媒介。而作為一個為百姓說話的新聞欄目,觀眾的參與是其保持其魅力和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廣大人民群眾在有了反映自己生活的媒介之后,也正急需能夠自由表達自己思想的媒介。因此電視民生新聞的快速發展也加緊了媒介融合的步伐。而作為電視節目,民生新聞在制作過程中除卻必有的采訪形式外,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其他的觀眾的互動方式。這一點可以借助快速發展且日益成熟的社交平臺進行實現,例如建立官方微博及互動話題,引導觀眾關注及參與相關話題討論;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節目相關消息及接收相關主題新聞爆料及問題反饋等形式,可以及時了解觀眾想法,提高觀眾參與度。
四、媒體融合下甘肅省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策略
媒體融合下甘肅省民生新聞的創新勢在必行。在此,筆者將從信息資源,節目影響,及產業鏈的發展三個方面闡述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開啟資源聯盟的模式
開啟資源聯盟的模式,既可以廣泛的收集和共享信息資源,節省時間和精力的同時擴大選題范圍的廣度,又可以在大量的信息中篩選,分析相關主題及類似案例的共性,并分析其原因,增加節目的深度。
民生問題相關信息的獲取渠道相對而言更復雜且零散,多是由百姓生活中的只言片語而來。且一般情況下,百姓的民生問題訴求并不能夠有效的傳播出來,反而會引起某些民眾偏激的言論,如常見于微博等社交平臺的口水戰。在此情況下,為保證民生新聞的選題的意義與價值,對于信息資源的收集和甄選就成為新媒體融合下電視民生節目的發展的重要環節。
為此,新聞工作人員應加強聯合,與多加媒體組成資訊聯盟,建立資源庫,互通有無。
(二)改進媒介的策劃營銷
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需要在策劃和影響方面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如增強節目的互動性,建立節目的品牌特色等。
在增強節目互動性方面,直播類節目中,可以直接設置專用的互動顯示屏,錄播類節目可以在播出過程中設置觀眾留言滾動區,以此將觀眾的想法及時反饋出來,并加以呈現。
(三)探索其產業鏈上的發展
電視節目的相關產業鏈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電視節目的重要經濟支撐。這一產業鏈中最大的相關產業便是廣告業。“多年來,《都市報道60分》收視、創收、創優三舉并重,贏得了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是天津電視臺信息量最大,收視率最高、經營創收最多、社會反響最佳的品牌節目。”由此可見,對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相關的產業鏈的發展探索意義重大。
五、結論
電視民生新聞順民意而生。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信息傳播媒介在也在不斷地發展完善,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媒體融合的新媒介環境。而新的環境使電視新聞節目的革新勢在必行。無論是已經成為品牌節目,還是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所有的民生新聞若想保證本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都不許要重新審視自己,發現優勢與不足,及時創新,保持生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