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美榮
【摘要】現階段我國的民間借貸市場逐漸活躍,民間借貸可以讓人們獲得一定的資金來源,但同時也存在風險,因此這就需要民間借貸公證的介入,借助民間借貸公證的力量來對民間借貸的安全提供保障。文章主要分析了現階段民間借貸的一些新特點以及在民間借貸中較易出現的一些安全風險,在此基礎上就民間借貸公證進行探究。
【關鍵詞】民間借貸;民間借貸公證;探究
民間借貸具體是指法人,自然人以及其他組織這三者之間進行的一種資金融通行為,盡管民間借貸具有一些積極的意義,但與此同時民間借貸卻存在有非常大的風險,因此需要民間借貸公證的介入,使公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為民間借貸提供保障。
一、民間借貸的一些法律特征
其一,民間借貸在形式上屬于是一種民事的法律行為,借貸雙方依靠口頭協議或者書面協議的簽訂來形成一種債務債權關系,從此借貸雙方便分別承擔相應的責任以及權力。其二,民間借貸同時還是一種合約行為,即借款人和被借人之間形成的一種合約行為,在出借人和借貸人之間的實際借貸期限,借貸具體數額以及借貸雙方的關系由借貸雙方之間的口頭協議或者是簽訂的書面協議來決定。只要借貸雙方的協議內容并不違法,那么這個協議就是合法的,就可以得到法律對其的保護。其三,民間借貸關系如果想要真正成立,并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借貸物可以實現實際的支付,同時借貸雙方還需要對借貸利息、借貸償還期限、借貸數額、借貸標的等內容達成一致,根據《合同法》規定,自然人之間的所有貸款合同,生效日期自貸款人向借款人提供資金時開始。
二、民間借貸現階段的新特點
(一)地區差異性非常明顯
從2010年開始,由于受到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控以及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民間借貸的實際規模開始變大,民間借貸發展迅速。在經濟發達區域,尤其是江蘇以及浙江一帶,借貸數目非常龐大,而且借貸的資金大多是用于金融投資以及商業投資,而欠發達的一些地區,例如西藏,貴州等地區,主要通過民間借貸購買一些生產資料以及生活用品等。
(二)資金來源的渠道多樣
因為我國大部分的民間借貸資金都來自于民間,其中包括有一些普通家庭或者是私營的企業主的一些閑置資金,在民間,人們將自己的閑置資金放貸給需要使用資金的借貸人,從而形成了存和貸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資金很難得到有效保障。伴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民間借貸的資金獲取渠道變得豐富,形成一些投資風險相對比較大的投資行為。
1.有些民間的金融組織依靠自己的高信用以及實力從銀行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機構進行貸款的獲取,然后再轉化成為一種高利貸的方式將從銀行貸來的資金轉貸給缺乏資金的小企業,從中獲得一定的放貸利益。
2.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特別是那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很大一部分的房產抵押貸款便走進了民間借貸的市場中,從而形成了民間借貸的一種新的資金來源。
3.法律不夠完善,導致在民間借貸中存在有一定的風險。就目前的民間借貸發展形勢而言,我國現有的民間借貸法律并不能完全和市場發展的步伐相適應,因為現階段我國法律只允許很少一部分的企業法人參與放貸行為,而對于一些其他的具有經營能力和資金能力的企業法人,國家并不允許其參與借貸行為,結合我國中小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這種法律規定很大程度上已然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資金借貸需要。
企業間展開相互融資是我國的民營經濟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融資方式,然而這種集體借貸行為卻得不到法律認可,這樣就會導致民間借貸行為的出現,使法律監管工作變得非常困難,影響金融市場發展。很多時候由于一些當事人并不了解法律知識,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導致各類欺詐行為的發生。還有一些民間借貸成本非常高,大多數貸款被投入到高風險的行業中,例如礦產、地產行業等,各種以獲得高利潤為目的的盲目投資,也導致市場風險增大。
三、民間借貸公證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
(一)通過民間借貸公證可以發揮出一定的審查作用
具體是指在民間借貸中的債權債務關系確定之前,借助公證機關的介入,可以對借貸雙方之間簽訂的合同進行嚴格審查并且將合同進行完善,通過嚴格的審查工作來保障民間借貸的安全,其中需要審查的內容包括出借人的出借資金來源,借貸人的個人信息等,確保其真實性。另外,民間借貸公證的介入還可以對民間借貸合同內容進行審查,確保合同內容能夠得到法律的保護。
(二)民間借貸公證的介入可以發揮出一定的法律效力
借助公證,借貸雙方之間簽訂的各種書面協議的法律效力合法,在這種情況下,民間借貸關系在具體執行時,就會有強有力的法律支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所有的事項都必須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以及合同規定的協議去執行,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出借人的債權風險,同時也可以使其實際利益得到保證。
(三)民間借貸公證在民間借貸中的介入對保護借貸雙方的利益發揮一定的作用
在民間借貸公證的介入下,法律會對借貸雙方的所有行為展開監督,有效預防各類違法行為發生,以此來對當事人形成一種約束,使其自覺控制、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可以降低當事人信息造假的可能性,使民間借貸之間的債權關系更具可靠性。這樣一方面可以將民間借貸的風險降低,另一方面還可以維護國家的金融秩序。
(四)對民間借貸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作用
對民間借貸賦予強制執行效力是目前一項常規的公證業務,當事人申辦賦予民間借貸合同強制執行效力公證可以指導當事人完善合同,使內容更真實、合法,從而規范了民間借貸行為,預防和減少糾紛的發生。同時,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民間借貸合同具有強大的執行效力,能夠有效保證債權人債權的實現。
四、民間借貸公證工作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民間借貸中展開公證工作時,需要公證員嚴格按照公證規范認真履行審查任務,在具體的公證工作中需要重點對以下的一些問題進行考慮,通過對這些容易出現安全風險的地方展開詳細分析,從而使借貸雙方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時促進民間借貸的可持續發展。endprint
(一)對借貸雙方的主體資格展開審查
民間借貸的發生是在自然人和非金融企業之間,或者是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間形成的一種借貸往來,除去一些小額的貸款公司,其他所有公司不被允許參與借貸業務。根據我國借貸相關法律規定,自然人和非金融企業這兩者之間發生的貸款被劃分在民間借貸的范疇,因此,參與民間借貸的一些當事人包含有非金融企業以及自然人。至于企業之間的借貸合同,國家有關規定指出,不允許企業違反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借貸或變相借貸業務,在銀行管理法中也明確表明金融機構不能參與經營金融業務,借貸在形式上屬于金融業務,所以金融企業之間不允許進行借貸,因此,公證應對當事人的借貸資格進行審查,從而有效避免民間借貸風險。
(二)對借貸利率展開審查
在合同法中有明確規定,如果是自然人之間的借貸,如果對借貸相關的利益展開約定,或者是約定了但是不夠明確,那么從法律的角度講將會認為此次借貸沒有利息。如果在自然人之間發生的實際借貸合同中有明確指出需要支付利息,那么借貸的利息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借款限制利率,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在民間借貸中規定的利息可以適當超出銀行的利率,但是合同利率超過年利率的24%至36%的,不受法律保護,超過年利率的36%,超過部分的利息無效,因此需要民間借貸公證給予合同利率一定的重視。
(三)對民間借貸合同中的違約金、罰息、利息等內容進行審查
在民間借貸的借款合同中罰息條款和約定利息這兩個條款之間并不矛盾,不管是違約金,還是罰息,都是違約方對違約責任進行承擔的一種方式。在《合同法》第207條明確指出,借款人如果并沒有按照合同規定的期限履行進行借貸款的返還,則需要按照國家規定或者是合約規定履行逾期利息的支付工作,因此,可以對違約金和罰息同時展開和計算,這兩者在實際上都屬于違約金,但如果當事人并沒有提出調整,可以按照當事人的意愿執行。
(四)公證告知書的制作問題
1.在民間借貸中可能會涉及洗錢罪、高利轉貸罪、非法集資罪以及分發吸收公眾存款罪,因此需要公證人將這四個罪名的相關解釋,相關法律規定和民間借貸的資金進出之間的聯系,或者是在借貸中存在的一些潛在的法律風險,用特別告知的方式對借貸雙方進行告知說明,并且對其提問,讓當事人可以完成自我保證,自我約束。
2.談話筆錄具體指的是公證員在進行公證辦理中,為了將告知義務履行,對事項真實性進行核實,對當事人的內心真意進行探求,將自身的職業風險進行規避和當事人展開的語言交流,并且將交流的內容轉化成為一種書面記錄。在進行談話筆錄制作時,其一,需要結合民間借貸的合同實際情況展開告知工作,確保告知事項的針對性。其二,在執行實體性告知時需要和法律條文緊密相扣,保證每一項的告知都具備有足夠充足的法律根據,如果條件允許,應盡量執行法律原本的引用。其三,對當事人辦理公證是否為真實意愿作詳細記載,并告知當事人有關法律后果,由其進行查閱確保無誤后簽字確認。
(五)賦予民間借貸強制執行效力公證應當注意的問題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于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執行有關問題的聯合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應當具備三點:第一,債權文書包含支付的貨幣、有價證券和物品等內容;第二,具有明確的債務債權關系,且雙方對于給付內容一致同意;第三,文書中債務人明確地承諾違約后自愿接受強制執行。
2.嚴格審查債務人愿意接受依法強制執行的承諾是否出自其本人意愿。在執行實體性告知的過程中,對選擇賦予強制執行公證的當事人應當告知其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時的法律后果,同時應當告知債權人屆時應當采取的法律措施與相關手續。
3.在簽發執行證書時,應當注意審查《通知》中提示的有關內容,確保簽發該執行證書的合法性。
五、結語
民間借貸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融資方式,雖然可以增加社會資金的利用以及流動,對當地的經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民間借貸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需要民間借貸公證的介入,通過公證介入來有效保證民間借貸的合法性以及安全性,有效維護民間借貸的市場秩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