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智慧
【摘要】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市場化的融資工具,不僅能夠處置一些不良的資產,降低資產處置過程中的成本,加強資產的回收效率,還能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增強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資產證券化在發達國家已經有成功運行的經驗,但是在我國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障礙。文章認為,隨著資產證券化國際形勢的推進,需要深入分析資產證券化在中國實施的現狀以及遇到的障礙,采取相應的改善策略,把握發展的機遇。
【關鍵詞】資產證券化;障礙;機遇
2012年,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迎來了一個春天,整個資產證券化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態勢。從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來分析,首先,市場內部發起機構與種類更加多樣化,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態勢,主要體現在發行機構不僅僅只是傳統的大型商業銀行,而是擴散到股份制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機構。其次,基礎資產的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結合發達國家資產證券化的經驗,我國資產證券化雖然起步晚,但是從“無”到“有”整個過程有所突破,從目前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現狀來分析,當中還存在一些阻礙,如何應對并把握機遇才是發展之道。
一、我國資產證券化的障礙分析
(一)信用評估機構、發-/-7品種多樣化
我國資產證券市場中被投資所認可的資產評估機構相對比較缺乏,以信用評級機構為標準,投資銀行與會計行業的信用行為比較規范,對資產證券化的一些基本要求能夠滿足。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在資產證券化市場當中,資產評估與資信評級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投資者在進行實際的投資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資產支持證券的評級,這是資產投資者進行投資的基本依據。資產支持證券的評級屬于中立、公正的評估結論,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與意向。由此可見,在資產證券化市場中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級體系以及信用評級準則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只有最大限度保障這些信用評級機構的獨立性、客觀性,才能促進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健康發展。在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過程中,資信評級業務還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資產證券化投資者對于這個新型行業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另外,資產評估機構在評估尺度與評估標準上沒有達到統一的標準,導致在資產證券化市場中出現了很多的信用評估機構,同時也引發出來很多不正當競爭的問題。例如,很多資產證券化市場的投資者認為資信評級機構缺乏獨立性、公正性,信譽較低,在投資者中逐漸失去了其該有的決策影響力,這也就使得資產證券化市場失去了很多的魅力。發行市場的規模受發行市場信用評估機構與產品的品種類型所影響,從我國目前資產證券化相關產品發展的規模來分析,從2012到2016年,資產證券化規模從571.34億元增加到971.51億元,增幅度達到了175%,產品種類從最初的兩類發展到目前的六類,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種類與規模都有較大的突破。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種類隨著市場的需求日趨增多,所覆蓋的行業也越來越多,如電力、電信、地產、銀行等。資產證券產品的收益率是2.25%-5.5%,從目前資產證券的產品所占的比例來看,專項管理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已經到了50.87%,而準ABS信托產品所占的比例最低。
(二)一級市場活躍,二級交易市場冷清
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主要發行的場地是滬深兩個交易市場,從目前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的規模來分析,滬深兩市的企業資產證券產品相對于銀行間市場的資產支持證券來說更加具有優勢。2010年我國證券交易市場一共有28只資產支持的證券在發行,但是銀行間市場通過大宗系統進行掛牌交易的只有8只。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屬于一級市場,從發行的角度來看,企業資產證券不僅具有強大的技術支持,而且還有一定的研究積累,更加重要的是管理層的重視與支持,在企業迫切融資的需求下進行推動,各大交易環境被逐步完善,這樣便為一級市場的活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銀行間市場屬于二級市場,相對比較來說,二級市場主要的參與者是銀行,由于銀行對證券產品的興趣并不是那么熱情,在發展中還不是很重視,因此,進展比較緩慢。而出現這樣的現象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產品的流動性并不足,加之一級市場還處于試點階段,并沒有發展成熟,對一級市場的認識程度并不高,整個市場需要長期的運作,才能有更多的突破。
(三)投資范圍不斷被擴大
2006年我國證監會發布《關于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資產支持證券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了準許基金投資通常包括銀監會相關規定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2006年6月,國務頒布了《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在風險可以控制的基礎上,保險資金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投入到整個資本市場當中,能夠有效增加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證券化的產品種類,目前,資產證券化投資主體在整個產品市場發展過程中有了一定的突破,其中有30多只資產證券投資基金陸續地被發布出來。而且在交易市場中,還有投資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的身影。雖然投資限制放寬了,但是并沒有激發很多投資機構的熱情,依然存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由于資產證券化產品通常屬于大宗交易的范圍,在間斷性交易的階段,很容易出現間歇性的情況。
(四)擔保組織與法規有限制
第一,我國《擔保法》明確規定了國家機關不能充當擔保人,因此,我國政府為住房抵押繼續擔保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實質性的障礙。《擔保法》當中沒有明確規定浮動擔保制度,并且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也直接對目前在國外實施的浮動擔保制度實施的可能性進行了直接的否定。由于目前不存在浮動擔保制度,需要企業將所有財產作為擔保,一旦企業的財產出現狀況,例如企業的財產如果開始縮水,必然會影響到抵押協議,甚至會讓抵押協議失去效益,從而也就無法保障證券持有人的基本權益。第二,我國擔保權益制度在登記環節上還不夠完善,如一些登記機構在公信上缺乏保障力度,管理手段落后,導致很多登記機構無法發揮其功能。而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統一標準的登記機關,尤其是有關登記事項的一些規范標準仍不明確,也沒有進行明文規定。我國目前登記機關不僅政出多門,而且手續繁多,費用較高。這不僅增加了資產證券化的成本,而且還影響到資產證券化市場的革新。endprint
(五)需求障礙
資產證券化市場的投資者是整個市場需求的主要載體,更是決定市場需求的主要力量。而這種力量必然與資產證券化投資者的投資類型、投資特點有密切的關系。例如在美國資產證券市場上,ABS是主要的機構投資者,擁有龐大的資金,并且擁有能夠對資產進行組合的力量,讓ABS成為他們投資的主要對象,同時也影響著ABS市場。但是從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發展的現狀來看,機構投資者團隊的整體素質與實力較低,在資產證券化市場上進行投資的往往是個人投資者較多。基于我國將來ABS市場上潛在的機構投資者的類型來分析,主要包括了失業保險金、養老基金、商業保險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特點決定了他們與ABS投資的摩擦會越來越大,一方面是社會保障金的摩擦,另外一方面則是證券投資基金的摩擦,從而在需求上形成了一定的障礙,影響到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
二、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發展的機遇
(一)加快制度和環境建設
我國需要主動為資產證券化發展的創設良好的環境,需要建立具有統一標準的法律框架,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完善資產證券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客觀準確地分析資產的質量,從而掌握企業信息與項目信息。而資產證券化本身要把握好發展的機遇,必須要注意銀行間同業市場與交易所市場的分割狀態遏制方面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會對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資產證券化市場需要建立一個規范秩序的交易系統。例如,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與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根據發展的實際需求,設計適合資產支持的證券發行,同時根據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情況建立資產支持證券交易債券綜合業務系統平臺,能夠承擔試點擴充之后更大規模的資產證券化交易。當然,為了更好地把握發展的機遇,資產證券化市場需要建立專用的信用體系,畢竟社會信用環境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資產證券化的發展,也能更好地控制風險。
(二)大力發展我國的債券市場,為資產證券化的流動性與合理定價奠定基礎
資產證券化如果沒有一定深度的債券市場來作為支撐是難以順利開展的,資產證券化本身以流動性來提升收益的,同時也能降低分散風險。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市場化取向利率機制不斷改革,在國家支持下金融宏觀手段得到切實改造,同時大力發展證券市場,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證券市場,才能讓資產證券化能夠更好地發展。機構投資者需要大力的支持才會積極主動地進入資產證券化市場。國家在加強監督管理的基本前提下,要為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構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而資產證券化市場要把握好發展機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允許養老基金、保險基金這類有質量有保障的社會資金進入資產證券化市場當中,才能讓投資機構成為資產證券化市場的主體。
(三)建立符合市場運行機制的特設載體SPV,實現標的資產的“真實出售”
在國外,SPV是有法律限制的以資產證券化為唯一目的的獨立信托實體,SPV與需要資產證券化的機構是市場公平的交易者。在開展具體的業務時,不會受到其他利益機構的影響,也不會受到政府職能部門的影響和控制。但是,我國信托投資公司或者投資銀行與SPV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因此,要讓資產證券化能夠更好地發展,我國要結合國情,以SPV為載體,形成市場,達成規模,嚴格按照市場機制的要求建立SPV,而目前這個階段還只能將它的作用確定在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事業法人組織,在未來的發展中,根據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需求,可以進一步優化SPV的職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