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富英
摘 要: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強調承認學生個別差異,尊重個體差異,力求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要求教師適度開展差異教學。在信息化日常教學中,充分利用電子白板,針對學生不同個性特征和心理傾向,不同語文基礎和接受能力,設計有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電子白板的多種功能開展差異教學,充分調動各具差異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使每個學生都在“最近發展區”得到發展、提升。
關鍵詞: 差異教學 電子白板教學 中學語文
隨著信息化教育的逐步推進,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型現代教學手段已經走進中學語文課堂,這一新技術集傳統的教學掛圖、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為課堂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可能和方便,為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添光增彩。
一、電子白板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獨特作用
(一)創設真實而豐富的情境。
布魯姆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努力創設接近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教學目標,感受成功。”21世紀的中學生是信息時代的原居民,他們熟練地運用電腦、手機、ipad等現代化科技手段。如果課堂還采用傳統說教方式或簡單的圖片教具,那么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也不能幫助他們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電子白板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聲、電、光等各種信息創設的符合課文內容、貼近真實生活的情境,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色彩鮮明、聲情并茂,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豐富而生動。
(二)增加參與和體驗的機會。
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電子白板教學手段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和參與體驗的機會,而且這些機會是面向所有學生的,可能有的機會挑戰性強,有些只需要參與,你就會有所收獲。利用截屏功能找出重難點知識,依靠放大鏡開展觀察對話練習,輕觸隨機點名的按鈕,書寫自己的奇妙想法,挖掘相關課文資源,開展緊張的配音表演,這些都給予學生平等的參與、體驗的機會。
(三)深化課堂容量和層次。
傳統語文課堂中教師為了制作課件要搜集素材,課前準備工作耗去很多精力,課上教師還要在黑板上寫下機械的板書或邊播放課件邊板書,既忽視學生又浪費課堂時間。電子白板作為一種高科技的教學手段,含有極其富足的資源庫供老師隨時選擇,按需使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輕松打開圖片、音頻或視頻,還可以隨意地注解,為課堂教學節省了寶貴時間,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關注班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面向全體,兼顧差異。
我國著名學者華國棟在所著的《差異教學論》中指出差異教學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新課程標準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強調承認學生個別差異,尊重個體差異。由于教育環境和自身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在學習方面都是存在差異的獨立個體,中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不長,但由于性格、家庭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語文學習方面存在差異,日常教學中我們要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和心理傾向,不同的語文基礎和接受能力,在電子白板教學大背景下,設計高低梯度的教學目標,運用梯度分明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充分調動各具差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在“最近發展區”得到發展,得到提升。
二、電子白板開展差異教學的策略
電子白板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黑板功能完美結合,可以滿足中學語文課堂標準“要求教師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要求,實現教師課前制定的梯度目標。
(一)運用聽、說、選為主的直觀性教學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說:“中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進行思維。”電子白板為我們提供了最生動的形象和最具操控性的聲音,電子白板上的內容是可以任意拖拽移動的,白板的截圖功能也讓我們可以隨意獲得想要的部分圖片,放大鏡就像魔法鏡能隨意放大需要的圖片,所有這些生動直觀的方法吸引學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大腦去思考,以便參與到這些令人興奮的活動中。中學語文課堂中利用白板插入一些和所教內容相關的歌曲、視頻,播放課文對話,設計簡單的選擇性試題,讓學生利用白板標注功能進行連線,所有這些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娛樂悠閑活動,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樂于參與。
(二)運用表演、復述為主的檢測性教學策略。
中學語文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情景會話貫穿全套教材,以利于學生在接近實際的情景中進行聽說練習。電子白板特有的計算機、網絡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構建這樣的真實場景,插入配音軟件讓學生在理解、背誦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可以利用白板的遮蓋、擦除、探照燈等功能復述重點生字。中學生心理年齡偏小,對自身的學習、知識掌握情況沒有合理的認識,所以中學語文課堂中應適當加入一定的檢測性活動,如上面提到的表演、復述最好以個體競賽或小組合作競賽形式開展,通過競賽活動,既讓學生學習了本節課的學習情況,又看到了他人的表現,法國教育家、思想家盧梭提出“有比較才有進步”在自我比較和與他人比較中,人類的學習活動才會更有效。
(三)師生對話的深入,調動教學熱情。
傳統課堂教學,教師的課堂提問往往有較強的暗示和引導性。學生從老師的語音、語調中得到暗示,在不經過深入思考的情形下就做出他們認為教師希望得到的答案,這是表層次的對話。交互式電子白板參與下的課堂,教師將問題或提示語言作了預設,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學習進程,適時地將問題或提示語言呈現在白板上,學生得不到教師言語上的暗示,會對問題產生很多疑問與思考,會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從而認真地與老師、同伴對話。這種真正的對話促進了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也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行為。
課堂中教師以同伴合作身份引領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感悟這種基于交互式白板的新型教學環境,達到了“知識即時生成,思維碰撞展現,過程反思再現”的效果。由此可見,基于交互式白板的課堂教學,既可以為教師教學提供服務,又可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方式開展學習,使用靈活、敏捷。交互式電子白板以教師和學生喜歡的方式應用支持課堂教學,并為教學提供具有交互式特性的信息探索環境,從而有利于在日常課堂教學條件下探索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移。隨著實踐研究的不斷展開,傳統教學理念改變了,教學行為隨之發生顯著變化,由原來單純重視知識轉為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完成知識建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電子白板背景下的中學語文課堂讓學生的課堂活動更加可視化,讓他們在學習的同時感受他人的拼搏進取,感受他人的奇思妙想,感受他人的謙讓互助,電子白板以其特有的功能,賦予學生生活化的情境,有效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于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電子白板功能強大、互動性強、使用方便,利用白板進行課堂教學,為在中學語文課堂上實施差異教學提供了新的平臺。在課堂中,差異與和諧相輔相成,亮點頻出,精彩連呈,課堂教學更有生命力,真正滿足了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讓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充分地發展、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林俊.差異發展:幫助每個學生獲得成功[N].江蘇教育報第A3版:中學教育,2015-4-21.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許玉霞.淺議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中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學周刊a版,2014(28).
[4]陳嘉玲.淺談電子白板在中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祖國:教育建設,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