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宇
【摘要】在進入互聯網時代的當下,經濟社會中的很多行業和領域已經受到互聯網的深度滲透,或者剛剛開始滲透并且展現出不一樣的特點和發展模式,這就是所謂的“互聯網+產業”。在商業領域,互聯網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其對于傳統零售行業的沖擊和革新。一時間,電子商務成為零售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新目標。對于高職電子商務的教育來講,主要要結合“互聯網+”時代的具體特征,在該背景下進行有效的教育和研究,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電子商務人才。助力傳統零售的轉型升級。我們將在簡單闡述“互聯網+”以及高職電子商務教育含義的基礎上,對當下高職電子商務教育的現狀和問題進行詳細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的措施建議,以期能夠促進高職電子商務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高職 電子商務教學
一、引言
當“互聯網+”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之后,在社會各界、各個行業引起了較大的反向和轟動,主要體現在各個行業都在順應形勢和時代發展潮流,思考和探索自己所處的行業面對互聯網的滲透之后會發揮著怎樣的變化。互聯網和產業的結合并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對于其內在規律有序把握之后的有機融合。這種融合不僅僅體現在數量和形式上的融合,更加體現在結構上的融合。對于高職電子商務教育來說,互聯網的滲透使得其有了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同時其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也逐步發生著相應的變化。我們也希望能夠基于現狀,對這種變化做出有效的總結和思考,促進高職電子商務教學工作的發展。
二、“互聯網+”及高職電子商務教育概述
(一)“互聯網+”概述
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概念,這是“互聯網+”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也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互聯網+”的時代。所謂“互聯網+”,即是指互聯網和眾多傳統產業的相互結合,產生一些有益處的“化學反應”,或者是創造出一個新的行業,或者對傳統行業進行有效的改革,提升其運營效率,改變運行模式。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是一個比較具有綜合性的概念,其本身的含義不僅僅包括上述的紙面含義,也包含了內在和背后的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信息技術等方面。
(二)高職電子商務教育概述
根據“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這一培養目標和電子商務行業具體崗位的職業資格標準要求,“建立起電子商務的基礎概念框架,掌握各類基本業務處理流程和操作技能”是電子商務專業絕大多數崗位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懂行的入門標準。是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工作必須具備知識、技能的濃縮,也是電子商務人員應具有的基本技能。課程實現也是與國家助理電子商務師職業資格證書的相互融合而開設《電子商務概論》課,恰恰就能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為學生順利“入門”奠定基礎。
三、當下高職電子商務教學現狀及問題
(一)培養目標和方向不明確
從學科的角度來講,電子商務的范圍很狹窄,僅僅是指電子商務一個方面的內容。但是從電子商務專業的角度來講,電子商務便具有了很強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前文已經有所提及,其不僅僅包含了電子商務學科本身,也包含了信息技術、大數據、商業零售等方面。因此,在高職電子商務專業開設的時候,對于其專業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的確定就顯得很重要。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和走訪調研,我們發現當下的高職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方向不夠明確,面對這較多方面的內容,學生總是容易呈現出“寬泛不精”的現象,好像什么都了解一點,但是又了解的不夠深入。這就直接影響了高職電子商務的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
(二)師資力量不強大
電子商務是一個相對來說較新的學科和專業,正是因為如此,各個高職學校的相應的師資力量就顯得不夠強大。在實踐中,有些高職學校還會利用現有的老師或者傳統的商務老師,進行短期的培訓便“走馬上任”,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但是這個問題是整個電子商務教學方面的困境和難題。由于是新的課題和方向,這方面的人才就面臨著較大的缺口,即使能夠有部分的老師進行積極的轉型和學習,但是在教學效果方面就顯得不夠精到,會給學生的專業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三)互聯網手段應用程度不足
電子商務是基于互聯網的普及而發展起來的,因此其具有深刻的互聯網基因。對于此,我們也應該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積極的適應這種互聯網基因的提點,使其在教學生有別于傳統學科和專業方向,具有與互聯網更好的切合。當時對于當下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來講,其授課和講授的主要方式還是和傳統商務學科一致,主要通過概念理念、案例分析等方式進行,沒有主動發現互聯網下的電子商務的教學的不同之處,以偏概全,盲目套用,使得電子商務的教學效果不足,沒有真正的體現其互聯網屬性。“背多分”的方法在電子商務上面應用,會極大的降低其教學效果,讓學生無法真正理解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和模式。
四、“互聯網+”時代高職電子商務教學改革
(一)明確培養目標和方向
對于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來講,學校在設置之初就應該落實和確定好電子商務的培養目標和方向,例如其電子商務的培養主要是運營方面的人才或者是數據分析方面的人才,亦或者是品牌宣傳方面的人才等等。只有在培養目標和方向確定之后,才能對具體的學科設計進行有針對性的布置,使學生在學習中切實體會到電子商務的有用,而不是簡單的“背多分”學科。具體來講,所謂培養的目標和方向,即是指學校應該思考,我們的學生進入到這個專業學習,通過幾年的各種課程的學習,畢業之后能夠掌握什么樣的技能和知識,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勝任什么樣的工作內容,憑借著什么樣的資本和力量在電子商務行業立足。高職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傳統既有專業情況,結合自身的師資力量以及引進相關教學資源的能力和配置,做出具體的專業培養目標和方向。與此同時,我們強調在培養目標和方向方面的設計可以適當考慮其差異化競爭的因素。取得一定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不僅僅有利于節省專業初辦的成本,也能夠增強自身的人才吸引力,為師資力量的增補奠定堅實的基礎。endprint
(二)增強師資力量
教學的師資是影響教學效果的直接因素,也是關鍵的因素。因此,對于高職的電子商務專業來講,提升師資力量的水平和配比是學校提升其電子商務專業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各個高職學校要將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引進作為其提升專業力量的重要抓手,切實推進,引進人才。具體來講,由于電子商務是一個較為新興的專業,其與傳統的商務零售等方面的專業學科具有緊密的聯系,因此,我們建議,高職學校一方面在創造有利條件,積極吸引相關師資人才的同時,要做好內部的交流和培訓工作,特別是對于相關或者相近領域的培養和交流,促進相關的傳統領域的老師升級轉型,使得高職學校能夠在長期和短期兩個方面進行人才的儲備和師資的配比,促進電子商務的專業發展和持續競爭力的塑造。
(三)加強互聯網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
電子商務是基于互聯網的發展而產生,是互聯網和傳統商業零售相結合的產物,使得既具有傳統商業零售的特點,又具有深刻的互聯網基因。上述的兩個方面的內容著重是從傳統商業零售的角度來進行措施建議的提出,而本節將從互聯網的角度來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通過實地的走訪和后期的總結分析,我們主張建議各個高校在進行電子商務具體教學工作的時候,要積極適應其內在的互聯網基因,因此,需要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進行創新改革,用“互聯網+”的方式來進行電子商務的教學。但是具體來講,這里的互聯網方式并不是要將傳統的教學方式完全隔離開來或者摒棄掉,相反,我們主張的是有限度和有基礎的創新,是將傳統方法和互聯網方式有機結合的方式。比如在進行情景體驗或者分析的時候,傳統方法即是使用PPT等演示文稿的方式進行展示分析結論,結合互聯網背后的技術,我們可以運營大數據分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對市場競爭環境進行有效的抽象和模擬,打造電子商務的動態模擬平臺,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期間自己親身體驗各種電子商務模式,這樣的親身體驗之后的經驗總結,遠比純粹的PPT演示文稿效果好。
五、結語
互聯網的時代帶來的電子商務,當下的電子商務的教學工作,也離不開互聯網化的手段,彼此的相互促進和相互影響,構筑了整個電子商務的生態環境。高職作為我國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之一,是為社會培養具有相當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的人才的重要機構。對于電子商務,各類高職也積極開展專業方向,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助力。我們通過對于電子商務的切身理解和教學實踐的思考,總結了一些較為有針對性的措施建議,希望高職學校能夠積極的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好措施建議的有效取舍,不斷優化和完善相關的提升的措施建議,促進自身在“互聯網+”時代下的電子商務教學工作的提升,為我國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呂薇."互聯網+ "時代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研究[J].同行,2016,(5).
[2]周歡."互聯網+ "時代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探析[J].通訊世界,2016,(2).
[3]吳佳進."互聯網+ "時代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研究[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