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英
摘 要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幼兒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初始環節,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培養幼兒各種能力的活動課程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出來,家長們趨之若鶩。豈不知大家忽略了一個對幼兒綜合能力培養最有效的教育活動——游戲。眾所周知,游戲是所有兒童都喜歡的一種活動,孩子們能在游戲中找到無窮的快樂,游戲不僅能讓孩子找到樂趣,也是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所以幼兒與游戲是分不開的,也存在著天然的固有的聯系。本文將針對游戲對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等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游戲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與嬰兒期相比,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性,生活能力增強,在語言上與動作協調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因此,幼兒迫切渴望參與到生活實踐活動當中。游戲作為能夠滿足幼兒參與社會生活的想象需要,受到了幼兒的普遍歡迎,游戲也成為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的重要活動形式。在游戲活動當中,幼兒不斷嘗試,在合作與探究中獲得新發現與新經驗,同時在綜合能力方面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所以,游戲對幼兒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體育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協調能力
幼兒教育與發展,健康是首位,保障幼兒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是所有教育活動的重中之重。所以,針對幼兒開展各種有意義的體育游戲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幼兒成長與健康需要,同時,體育游戲也能促進幼兒協調能力的培養。
在體育游戲中,孩子們是帶著幼兒園教師分配的任務來進行的,這就要求孩子們有一定的身體協調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這些任務。所以,在這些體育游戲當中,幼兒的手、眼、腳等的協調能力很重要。比如在幼兒園小班時需要完成的拍球達標項目,就需要幼兒的手眼的協調,從開始的單手排,到雙手拍,再到交替拍及邊走邊拍等,完成一系列達標要求,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到了中班,呼啦圈是孩子們的體育達標游戲之一,呼啦圈不但要達到規定時間內的一定轉動數目,最好的達標效果是能夠走著、跪著、蹲著都能轉動呼啦圈,這就需要幼兒腰、腿等的運動協調能力。
跳繩這一達標游戲是大班的活動項目。跳繩這一游戲活動,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對于身體協調能力還較弱的幼兒來說跳起來并非易事,而且跳繩不僅要求能跳就行了,還要求有一定的花樣變化,跳繩的訓練對孩子的平衡、彈跳、速度、耐力以及爆發力都是一種考驗,對眼、手、腿等身體部位的協調能力是一種極大的鍛煉。還可培養幼兒的靈活性、準確性與頑強的意志。同時跳繩也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平衡感與節奏感,對幼兒的智力、體力以及應變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幫助幼兒確立方位感以及培養孩子的整體意識。
2 動手操作游戲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體育游戲能夠培養幼兒的協調能力,而動手操作游戲卻能培養孩子的創新與創造能力。在幼兒教育中,動手操作游戲包括翻繩、七巧板、折紙、拼圖、彩泥及電腦等比較有特色,能引起幼兒學習與參與興趣的特色教學游戲活動。
在制作彩泥作品游戲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先對彩泥的功能有初步的認識,教師可先示范制作一個精美的人物或動物形狀的作品,孩子們在觀看過程中躍躍欲試,然后,孩子可拿起手中的彩泥,發揮想象,制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在這一制作過程中,教師不加限制,讓孩子的想象自由發揮,激發孩子的創新與創造意識,提升孩子的創新能力。
在《七巧板》游戲中,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象,在通過觀察七巧板的形狀大小,拼出自己想要的圖形,這不僅是一種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幾何圖形有初步的認識,同時,也可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提升孩子的合理搭配意識與思考能力。另一種能夠提高孩子創造與創新能力的游戲就是折紙。一張張薄薄的紙在孩子們的手中,上下翻飛,折出各種造型與圖案,這是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的綜合培養過程,孩子們也能在折紙游戲中充分體驗到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悅感與滿足感。
3 自主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組織能力
為了給幼兒更多的自由空間,提高孩子的自我協調與組織能力,自主游戲就是一個幼兒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活動。在自主游戲當中,幼兒需要協調好人與環境、人與人以及人與材料的關系,選擇好了游戲,掌握好游戲活動的規則,還要選擇好人員搭配,協調組織好人員之間的關系,這對于幼兒來說,都是組織與協調能力的很大提升,可促進幼兒個性的健全發展以及協調性能力的發展提高。
另外,幼兒園也可打破班級界限,讓孩子們參與到別的班級的游戲當中,這樣孩子們活動的空間變大,內容增多,可選擇的玩伴也相應增多。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游戲內容,由于人數的增多,孩子們需要發揮組織與協調能力,在老師的幫助與引導下,選擇好游戲玩伴,組織好玩伴的關系,在這種氛圍中,孩子們不會有什么壓力,輕松的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與交往能力,也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與自主性。
總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游戲與孩子的成長密不可分,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與能力提高的有效活動之一。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有效利用好各種游戲,善于利用并合理引導,讓孩子在游戲當中不斷鍛煉其綜合能力,培養孩子的創造性、組織協調性以及合作與組織能力,讓孩子在游戲的快樂當中為后來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幼兒教師應成為孩子性趣愛好與創造性的引導者、啟蒙者以及促進者,為不斷培養創造型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姜美芬.師幼體態互動的適時與適態[J].山東教育(幼教刊),2006(15)
[2] 沈龍明.課堂教學藝術斷想錄[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3] 劉云艷主編.幼兒園教學藝術[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