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焱瑛
摘要:個別領導干部在開展群眾工作時喜歡說官話套話、空話大話,疏遠了干群距離,降低了親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因此,有必要倡導領導干部用群眾語言開展群眾工作,把群眾語言作為聯系群眾的基本功和通行證,把說好用好群眾語言作為改進作風、開展活動的重要切入點,充分發揮群眾語言親切自然、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等特點,增進干群感情,提高群眾觀念和為民服務意識,增強科學決策和做好新時期工作的能力。
關鍵詞:領導干部;群眾語言;必要性;群眾工作
一、領導干部掌握和運用群眾語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群眾語言更容易被群眾所理解和接受
群眾語言指的是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口頭語言,它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產生于工廠車間和田間地頭,集中了群眾的智慧和創造,貼近群眾生活。群眾語言雖然不如書面語言那樣標準規范、莊重典雅,但卻具有言簡意賅、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思想深遠、寓意深刻等特點,更易讓人愿意聽、聽得懂、記得住,會讓人倍感親切。各級領導干部在和群眾交流交往中,如果少引用些高深的理論和難懂的專業術語,多運用一些諸如“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來說明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用“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強調真抓實干,會使群眾一聽就明白其意義所在,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提高干部在群眾中的親和力,更利于工作開展。
(二)學用群眾語言也是講黨性的具體體現
我們倡導領導干部掌握和運用群眾語言是為了更好的拉近領導干部與群眾的距離,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增強為民意識和群眾觀點,更好地促進工作開展,更好地服務群眾,從這一點而言,學用群眾語言也是講黨性的具體體現,是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客觀需要和有效方式。黨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群眾,也是為了服務群眾,如果能夠善于運用群眾語言,就更容易走進群眾、融人群眾,和群眾走到一起、打成一片,更容易得到群眾的信任與理解、支持與擁護,所以要花大力氣學好用好群語言這一真本領和硬功夫。群眾語言運用還是工作作風的具體體現,因為只有主動學好用好群眾語言才能更加深入扎實促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
(三)領導干部要把群眾語言作為必備之功
領導干部要把講群眾語言作為必修課,要花真力氣、下苦功夫去學習、掌握和研究。要學好用好群眾語言,首先要把群眾當親人,要把群眾冷暖放心上,要從內心去接近親近他們,要做群眾的貼心人,真朋友,這樣才能主動去學,認真去研究。其次,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田間地頭,在基層呆的時間長了,與群眾接觸久了,通過耳渲目染和日積月累,群眾語言自然會豐富起來,在做群眾工作中不經意間就會說出群眾語言,自然拉近與群眾的距離,讓群眾感到親切,產生好感。另外,在說群眾語言時還要注意親切自然、充滿誠意,要掏心窩,要說得真誠、用得得體,切忌生搬硬套。領導干部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拜群眾為師,學好這項基本功。
二、領導干部要善于運用群眾語言開展群眾工作
(一)在開展調查研究時運用群眾語言,更易掌握真實情況,利于科學決策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決策就沒有根據和基礎,因此,領導干部更應該經常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領導干部只有堅持群眾路線,深入到群眾中去,才能了解百姓所思所想,了解他們的需求與期盼,了解到已有的決策做法是否得民心順民意。有很多領導干部在與群眾接觸中,三言五語間,短短的幾分鐘就能拉近關系,讓群眾感到親切與信任,愿意把心里話和他說,把真實的想法感受和他反映,原因在于有謙遜的態度,更有說話的藝術,能運用群眾語言占有很大因素。有的領導能夠坐在村民熱炕頭和群眾聊家常中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能夠在與群眾談笑風生中了解他們的態度和想法,之所以能聊得來,心系百姓是一方面,態度謙和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能運用群眾語言搭得上話、聊得進去。
(二)在開展宣傳動員時運用群眾語言,更易得到廣泛響應,利于激發熱情
作為一名優秀的領導干部,不僅自己要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更要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群眾的力量得以充分發揮。尤其在開展宣傳動員工作時,如果單純的運用官話套話,單純的宣讀文件精神,不一定能夠收到預期效果。如果在解讀文件精神、調動群眾積極性,甚至在制定措施辦法中能夠恰當運用群眾語言,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會得到廣泛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無疑是運用群眾語言的典范,值得我們學習。總書記在勉勵廣大干部時說曾說過“我們手里捏著一把好牌,一定要有好牌打成為好局的自信”、“做群眾工作,我們共產黨本來就是拿手的”。“打牌”、“好牌”、“好局”、“拿手”這些群眾語言更“接地氣”,更讓人感覺親切,備受鼓舞。
(三)在處理矛盾糾紛時運用群眾語言,更易舒緩群眾情緒,利于社會和諧
我國各項改革正處于深水區和攻堅期,各種利益訴求交織,問題和矛盾凸顯,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化解各種矛盾和問題任務艱巨。處理群眾來訪問題,靠官威鎮不住、靠強制壓不住,只有和群眾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順暢溝通,才能夠穩定他們的情緒、了解他們的訴求,這時候如果能夠恰當運用群眾語言,勢必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領導干部在與群眾接觸中能夠稱呼老人家為大爺大媽,稱呼年長者為老哥大姐,讓人感覺得到尊重。在了解問題時能夠適當聊些家長里短、柴米油鹽、衣食住行,讓人感覺親切。在解讀政策文件時,能夠用群眾容易理解的白話、事例進行解釋說明,讓群眾更易接受和明白。通過運用群眾語言有效交流,很多人走上依法維權道路,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訥河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