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超峰 雷博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迅猛發展,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都得到了逐漸的發展和壯大,同時對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一次工作生活管理的革命,它能夠實現對人們在生活、工作方面認識的有效管理。本文將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特點以及意義進行分析,并對人力資源模式的應用加以闡述。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工作生活管理;革命
在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中,比較重要的有哈佛模式、蓋斯特模式以及斯托瑞模式。隨著我國企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只有正確的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才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將其具有的職能發揮到最佳狀態。
一、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特點
(1)單向性分析。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是能夠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職能,其管理中只是具有正向性的管理,而沒有對負面的,能夠對其產生危害的因素。然而工會組織將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威脅。
(2)服從相關規定。在人力資源管理當中,雇員將會遵守企業的一切相關規定,并且對雇主在工作上全面的服從。同時,在工作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努力實現工作目標,以此來強調在人力管理工作中人的重要性。
(3)具有較強的文化影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大部分都涉及到對精神、思想以及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管理,而通常企業的上層領導具有較強的文化特點,這將要求下層職工需要具備較強的文化力量來與之相適應。這將要求企業應對職工進行文化培養,使其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以此來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質量,促進企業的建設與發展。
(4)直接性管理。在部分企業的日常工作中,通常都是由企業領導對人力資源部門進行直接的管理,并且根據雇主和企業的自身發展實際,對企業職工的利益進行協調,從而保障企業效益達到最佳效果。
(5)職工發展目標明確。在企業的實際運行中,人力資源人員對企業員工的工作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是其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并且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也需要采用多種辦法來實現促進員工的工作素質和提升團隊能力這一目標。
二、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意義
(1)有利于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我國以往實行的管理模式中的“以人為本”往往都是流于表面,而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正式的提出了有關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這種規范性的模式提出將徹底改變了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中形式化的現象,能夠通過運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將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和規定在日常實際工作中得到徹底的落實。同時,也加強了對民主思想、人本性管理以及民主化管理的實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有利于轉變傳統觀念。我國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中具有較強的行政性和強制性,員工對于管理的認識也不夠充分,管理部門由于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自居,員工只有服從的選擇。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將會以目標管理的方式進行“以人為本”的管理,將比較突出人的重要性,對人的自我控制和管理,將員工也作為資源的一種,從而使傳統的觀念得到有效的轉變。
(3)有利于社會關系的改變。在我國以往傳統的管理中,具有較強的等級控制色彩,在管理過程中,上下級關系以及雇員與雇主之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十分明確。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這種勞資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轉變,由以往鮮明的上下級關系轉變成為了合作為主的關系,著將使得傳統的工會作用降低,充分符合人人平等的政策方針,同時這種社會關系的轉變也促進了社會的公平發展。
(4)有利于工作理念的改變。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雇員對于自身所處的社會地位以及對自身工作的理念就是為管理者而工作,而傳統的管理模式中不注重對人的關注,因此經常在工作中進行強制性的管理,不會過多的考慮雇員的思想和情感。而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將更加突出人的重要,員工對于自身工作的觀念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滿足自身的要求。同時,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雇主或者是企業都會關心員工,加強對員工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且能夠在發現員工在生活或者工作遇到某些問題時,及時給予相應的解決,使員工免去后顧之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
三、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應用
(一)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應用探索
作為一種先進性、前瞻性管理模式,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在國外發達國家實踐較早,且取得了不錯成績,如提高生產效率、調動員工積極性。但隨著時代發展,企業現代化發展,在和實踐中,人資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局限性。據實踐調查顯示,在美國,能夠從根本上實現人資管理模式的企業主要集中在規模化、實力型企業,且數量、比例較少。經濟發展新形勢下,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些企業并未認識到其重要性,導致人力資源管理綜合效應并未得到充分發揮,仍然停留在以往人事管理階段,導致理論實施科學性大打折扣。
(二)營造企業文化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應用要以良好的企業文化為前提和基礎,不但要加強自身硬件設施的提高,更要注重對企業中軟環境下的管理。只有做到兼顧硬環境與軟環境兩個方面,才能夠確保該項工作得到有序開展。同時,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還要堅持戰略導向、重點突出等原則,將企業戰略與個人發展有機整合到一起,深入了解企業、員工當前情況,根據員工訴求制定以核心員工為主的管理制度,規范各項業務工作,深度挖掘員工潛能,引導員工能夠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效果發揮條件
要想促使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能夠有效發揮積極作用,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入手:針對前者來說,當勞動力供給與需求失衡時,只有確保勞動力資源稀缺,才能夠形成市場資源壓力,使得企業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故企業要制定并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從外部規范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目前我國現行勞動法有所提升,但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且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無形中增加了人力資源管理難度。對于后者,管理者務必要認識人力資源管理重要性,并轉變傳統觀念,適當增加投資,提高管理水平。當前,我國企業管理者、員工素質與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獨立運用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影響了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效性的發揮。誠然,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上取得了不錯成績,如信息、現代技術的應用,能夠構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在企業各個部門之間形成聯動效應,確保信息實時共享,以此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四、結束語
從本質上來看,人力資源管理具有人本性特征,在實踐中以其自身獨特性優勢,通過調動人力資本力量,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對于企業現代化發展具有跨時代意義。但當前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尚處于摸索階段,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對此我們要給予更多關注,明確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意義,為企業帶來更多管理層面上的支持。
(作者單位:武警廣州指揮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