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
史蒂芬·西拉夫(Stefan Sielaff)1988年進入倫敦皇家藝術學院,那段時間對他而言是一段非常特別的經歷。30年前他接受獎學金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就讀,也因此與英國結下不解之緣。
兩年半的求學時光,讓史蒂芬·西拉夫徹底熱愛上了英國文化。現在,他每年都會去英國旅行,倫敦、蘇格蘭、康沃爾或者威爾士,幾乎走遍了英國的每一片土地。“我非常愿意來到這樣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為我所喜愛的品牌而工作,我也一直非常喜愛英國車。”如今,史蒂芬·西拉夫的頭銜是賓利汽車的設計總監,同時他也是賓利個性化定制的負責人。
史蒂芬·西拉夫曾經在奧迪工作過,也在梅賽德斯-奔馳就職,后來又重返奧迪,然后到大眾集團,再接下來就是賓利。他的履歷可謂簡約而奢華。在波茨坦大眾汽車設計中心工作了4個年頭,有一天,賓利汽車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沃爾夫岡·杜翰墨給他遞來了橄欖枝:是否愿意加入賓利?經過一天的認真考慮,他做出了決定。對史蒂芬·西拉夫來說,加入賓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實上,在那之前他就已經與賓利有過多次工作交集,他曾和同在波茨坦大眾汽車設計中心工作、負責內飾設計的同事一道多次前往位于英國克魯的賓利總部,他曾參與過斯堪尼亞、布加迪和蘭博基尼的設計工作,等到他在2015年夏天以新的身份前往賓利的時候,好像此前的經歷都是為了這一天做積累和鋪墊。
三聯生活周刊:雖然英國的汽車制造業源遠流長,但究其根本,汽車的發明地是德國。在你看來,德國和英國在汽車設計理念上有哪些不同之處?
史蒂芬·西拉夫:我認為英國的設計和工程理念更富浪漫氣息,而德國人則更理性一些,這一點也體現在汽車設計上,因此德國汽車設計更側重技術。
在英國,莎士比亞式情懷更為濃厚,這就好比秋天鄉間樹上的葉子,沒有一片是相同的,汽車設計自然也會有不同。我認為不僅英國與德國的設計師和汽車品牌有文化差異,這種差異多少也體現在兩國人民的性格上。英國人的幽默感比較強,而德國人則更理性,從汽車設計方案中也可窺見一二。
英國汽車設計方案中會加入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精致細節,例如水晶車燈。但是在德國,一般不會有這樣的汽車設計方案。英國車的設計更富浪漫氣息,更貼近人的靈魂。再比如全新歐陸GT車型上的旋轉顯示器,它沒有采用兩面設計,而是三面設計,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體現。英國的汽車設計師會嘗試一些不循規蹈矩的設計構思,而德國人則可能不這樣做。
三聯生活周刊:中國已經成為賓利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但超豪華車市對中國客戶來說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在歐洲,賓利車主在購買賓利前可能已經有過四五輛車,但中國的賓利車主在購買賓利前可能只有一兩輛車。你想向中國客戶傳達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史蒂芬·西拉夫:我曾多次來到中國并親眼見證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這種發展速度是非常驚人的。我認為,中國客戶的學習能力非常快。社會發展越快,人們接觸到的新鮮事物越多,對細節、對出行解決方案的關注度越高,對賓利品牌的理解也就愈加深刻。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客戶就會對細節更加敏感和了解,這一點我毫不懷疑。
歸根結底,這是一種性格上的差異。這不僅僅關乎腦力,也是一種敏感度,中國客戶在這方面正在迅速成長。中國人民在50年前左右曾經歷過一段艱難的歲月,但中國現在已經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發展,這種敏感度也會越來越明顯。
不久前,我向董事會做了主題為“奢華之未來”的匯報。在我看來,奢華未來并不是人們的基本溫飽,縱觀人類漫長的發展史可以發現,人類生存得越長久,渴望擁有的東西就越多:從最開始的涂刷洞穴、研究武器和工具的細節,到渴望展現與眾不同的、獨一無二的個體。在我看來,這也正是賓利品牌在中國的發展方向。客戶可以通過賓利來表達自己的個性,一種不同于法拉利車主或蘭博基尼車主的獨特個性。
年輕一代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加注重國際化思維。我們的近期規劃就是打造適合年輕一代客戶的產品。我們正在推進賓利電動汽車的研發工作,相信未來大家看到的賓利電動汽車會與現在的產品截然不同。
三聯生活周刊:賓利擁有令人驕傲的歷史傳承,技術也在一直進步,但相較于目前市場上應用的其他技術還不是最先進的。從設計角度你對賓利品牌的未來如何規劃?
史蒂芬·西拉夫:當設計全新賓利歐陸GT時,我深刻意識到,技術變革往往蘊含著設計變革機遇,讓我們可以更加自由地表達設計理念,這是歐洲汽車設計的一個傳統。所以未來的賓利汽車可能就不是4個燈了,前擋弧線可能也會發生變化,整體車身設計語言也會有所改變。我們希望呈現給年輕客戶一款產品,致力于打造能夠讓年輕的“千禧一代”客戶熱愛的賓利,讓他們不再有“我的確很喜歡賓利,但是和我們年輕人不是很搭”的想法。
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超豪華汽車的未來。賓利汽車在奢華之外,憑借優異性能,越來越貼近年輕一代客戶的需求。我們要保持這種發展勢頭,在保留傳統客戶的同時,我們也要擁抱“千禧一代”客戶,以及生于數字時代的更年輕的客戶。
年輕客戶,尤其是中國的年輕客戶,比較青睞超級跑車,因為超級跑車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形象。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可能不會推出超級跑車,這不是賓利汽車的方向,而是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詮釋奢華汽車理念,推出一款具備諸多超凡性能的歐陸超級跑車,與其他品牌競爭。
三聯生活周刊:長期以來,賓利使用的都是最先進的技術,比如說觸摸屏。但事實上,英國品牌都比較偏保守,對此你怎么看?
史蒂芬·西拉夫:在全新歐陸GT車型上我們看到了大屏幕設計,這是相較以往做出的改進。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汽車中安裝很多塊屏幕,因為多屏幕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流行趨勢。
相比多屏幕,我個人的夢想是具有“管家式服務”功能系統。在我看來,真正的奢華是為車輛配備一款全息系統,一款集結人工智能的管家式系統。車主可以在駕駛過程中與系統對話,并且這個系統還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當車外溫度變化,系統就會自動調節車內溫度,這樣就避免了車內太冷、太熱的問題,因為車載管家能夠始終正確獲知外部溫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體感溫度,只要設置過,管家式系統即可掌握最適合車主的車內溫度。
英式管家的周到和得體是有名的,車載管家式系統可以提醒你兩天后就是你母親的生日,當你比較清閑時,系統就會提醒你是否需要買份禮物;當行駛至你曾為妻子購買過禮物的店面時,系統會提醒你是否需要在此停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超前思維,賓利汽車可以幫助你系統地安排一切事宜。這個全息系統并不是麥克風,而是一個虛擬的隨車管家。
三聯生活周刊:賓利和勞斯萊斯在設計理念上有何不同?賓利是否為應對市場競爭做好了更加充分的準備?
史蒂芬·西拉夫:我認為是這樣。賓利擁有更豐富的產品線,勞斯萊斯也擁有睿智的車型規劃,會很好地適應市場環境。眾所周知,勞斯萊斯也有意進軍SUV領域,這是一個非常實際、更加與時俱進的規劃。SUV車型在全球范圍內都備受客戶歡迎。
有趣的是,如果你去倫敦,會在街上看到很多賓利添越Bentayga的身影。賓利添越非常受歡迎,尤其深受女性客戶的青睞——因為它可以很好地保障家人安全。添越車主并非都是喜歡外出野餐或瘋狂賽車的人,這款車能滿足車主心靈上的訴求,讓車主感覺到“我的車就是我堅實的城堡”。
三聯生活周刊:你多次提到人工智能,作為一個傳統制造業品牌,賓利如何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汽車制造過程中?
史蒂芬·西拉夫:這就是我迫切想要為賓利汽車打造“管家式車載系統”的原因,因為一旦擁有這個系統,即便是最早一代賓利車主也可以與賓利汽車的全新系統進行對話,車主可以不必自己翻找三級菜單,也不必再觸摸屏幕尋找其他內容,因為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發生錯誤。這種系統很容易被年齡更大的客戶所接受。
賓利汽車設計總監史蒂芬·西拉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