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少輝++屈程
摘 要:飛機性能由于關系到飛機運行的效率和安全,歷來被設計部門和航空公司所重視。尤其是在起飛階段,由于該階段事故頻發,所以顯得尤為重要。在起飛階段,存在著越障和飛行高度的要求,必須保證有足夠的爬升梯度。文章從起飛階段爬升梯度出發,分析幾種計算爬升梯度方法的優劣,從而確定能準確計算爬升梯度的方法,并以此方法為基礎,分析影響爬升梯度的因素。
關鍵詞:起飛階段;爬升梯度;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V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7-0019-02
引言
爬升梯度是起飛階段衡量飛機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為此,CCAR-25部中專門對起飛爬升梯度做了規定:25.121(b)中規定對于雙發飛機爬升梯度不小于2.4%,對于三發飛機不得小于2.7%,對于四發飛機不得小于3.0%。
1 爬升梯度計算
爬升梯度一般的定義是單位水平距離升高的高度,實時的爬升梯度計算有兩種方式,即:
(1)爬升梯度=垂直速度分量/水平速度分量,即
(2)爬升梯度=tan(俯仰角-迎角),即 。
對于第一種方法,
在飛機飛行過程中,真空速V是已知的,關鍵所在是求取垂直速度分量VY。而對于VY,分別可以用以下方法來計算:
a.氣壓高度求導;b.GPS垂直速度;c.無線電高度求導。
由于在起飛階段,受地形起伏和障礙物的影響,采用無線電高度求導來計算垂直速度顯然不準確。其次由于GPS在垂直方向上的精度不高,測量不準,所以采用GPS垂直速度也不精確。
而采用氣壓高度求導,測量準確且連續,所以計算出的垂直速度相對較準確。圖1所示為GPS垂直速度與氣壓高度求導計算出的垂直速度的對比,可以看出GPS垂直速度與一般的垂直速度有3-5kn的差別。
所以采用氣壓高度求導計算出的垂直速度來計算爬升梯度,結果準確可靠,以下對爬升梯度影響因素的分析都采用這種方法。
2 爬升梯度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爬升梯度的因素很多,本文將分析重量和機場壓高對爬升梯度的影響。如圖3所示為某民機小重量構型與大重量構型起飛階段爬升梯度的對比,在試驗條件上保持對比試驗重量、重心、飛機構型、起飛壓高相同,都采用起飛推力。通過圖可以看出當重量增加20%,爬升梯度減少33%。同時也可以看出,小重量構型爬升梯度大,飛機能更快的達到預定的高度,也能更高效的避過地面障礙,這對起飛階段環境的適應性有很大的提高。如圖4所示為某民機在機場壓高1200ft(平原)時和在機場壓高6500ft(高原)時爬升梯度的對比。在試驗條件上保持重量、重心、構型相同,都采用起飛推力起飛。由圖可以看出,高度增加了5300ft, 爬升梯度下降了0.09。所以在高原起飛時,為了保證爬升梯度和越障的能力,常常對起飛重量進行了進一步限定。
3 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計算起飛階段爬升梯度的兩種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優劣。并著重介紹了第一種方法中的關鍵參數-垂直速度的計算方法,最終確定了有效的計算爬升梯度的公式。并利用介紹的方法研究了重量和起飛機場壓高對爬升梯度的影響。結果顯示:起飛重量對爬升梯度的影響很大,在重量增加20%的情況下,爬升梯度減少了33%,小重量構型初始爬升梯度大使得飛機能很快到達預定高度,意味著具有比較強越障能力即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同時起飛機場壓高對爬升梯度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機場高度增加5300ft, 爬升梯度會下降0.09,所以在高原機場起飛,為了保證足夠爬升梯度和越障能力,必須對飛機重量進行重新限定。
參考文獻:
[1]中國民用航空規章第25部 運輸類飛機適航標準[S].中國民用航空總局,2001,5.
[2]張志剛,王百爭,王和平.MA60飛機高原機場起飛性能研究[J].飛行力學,2006,24(4):65-69.
[3]陳治懷,谷潤平,劉俊杰.飛機性能工程[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6.
[4]李志遠.基于BCOP的飛行航跡預測及性能仿真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4):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