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214000
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蔣麗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214000
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6年1月1日ˉ2016年12月31日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30例采取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6.7%(29/3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70%(21/30)(P<0.05)。結論:在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針對性護理模式,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護理水平,可作為科學、可靠、安全的護理模式予以推廣。
慢性胃潰瘍;針對性護理;護理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為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與生活壓力,因為存在繁重的工作以及不規律的飲食習慣,促使發生慢性胃潰瘍的幾率逐漸在提升[1]。慢性胃潰瘍具有病程長、發病慢、短時間內難痊愈,臨床治療中患者的生活習慣、心理狀況、飲食習慣等都會影響最終結果,因此,臨床治療中對于上述因素予以有針對性的護理尤為重要。我院對現對其收治的慢性胃潰瘍患者經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以下報道。
選擇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 30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 13例; 年齡32 ~ 86歲,平均年齡 ( 54. 9 ± 8. 7) 歲; 體質量44~ 79kg,平均體質量 ( 54. 7 ± 6. 3 ) kg; 病程1 ~ 18年,平均病程 (6. 4 ± 1. 2) 年; 發病時間1 ~ 7d,平均發病時間 ( 3. 1± 0. 7) d。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 年齡31 ~ 88歲,平均年齡 (54. 6 ± 8. 3) 歲; 體質量43 ~ 76kg,平均體質量( 54. 2 ± 6. 5)kg; 病程1 ~ 19 年,平均病程 (6. 6 ± 1. 1) 年;發病時間1 ~ 8d,平均發病時間 (3. 4 ± 0. 6) 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病程、發病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慢性胃潰瘍常規護理,包括指導患者合理用藥、生活護理及用藥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① 一般護理∶ 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個人愛好等情況展開評估,使其對危害健康的行為有充分的認識,對不足與不合理之處進行及時糾正,在短時間內幫助患者改掉其自身存在的不良生活習慣,少食多餐,禁止攝入酸性食物、牛奶,注意休息,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增加機體對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2]; ②心理護理∶ 慢性胃潰瘍的主要特點為多發性、反復性,患者易出現焦慮、緊張、抑郁等諸多不良情緒。醫務人員應注意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向患者解釋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其顧慮,樹立信心,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展開治療,促進潰瘍愈合,降低復發率;③用藥指導∶ 囑咐患者遵醫囑正確服用各種藥物,對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進行觀察。降胃酸藥物,如氫氧化鋁、樂得胃等,應在餐后 1h 和睡前服用,片劑應嚼碎后服用[3],乳劑服用前充分混勻,避免與奶制品、酸性食物及飲料同服以免降低藥效,不良反應有食欲不振、軟弱無力等; 保護胃黏膜藥物,如硫糖鋁在酸性環境中作用強,故應在三餐前及睡前1h 服用,且不應與抗酸藥同服,不良反應有便秘、皮疹等;④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生活規律,勞逸結合,規律進餐和合理營養,減少機械性和化學性對胃黏膜刺激,如咖啡、濃茶、油煎、過冷過熱、辛辣等食物。同時應囑咐患者戒煙酒,為其制定戒煙酒計劃,爭取到家庭的重視和支持,指導其放松的技巧,自覺避免精神神經因素的影響。囑咐患者按時服藥,定期復查。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年齡、受教育程度等采取通俗簡單的語言向患者介紹胃潰瘍疾病的相關知識。在醫院走廊中設立專門的慢性胃潰瘍疾病相關知識的宣傳類板報,或向者印發慢性胃潰瘍疾病知識小讀本,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充分保證疾病的治療效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治愈∶ 胃鏡檢查示,患者的潰瘍面已經達到完全愈合狀態,沒有出現任何慢性胃潰瘍癥狀; 有效∶ 胃鏡檢查示患者的潰瘍面積已經明顯縮小,慢性胃潰瘍癥狀表現已經明顯減輕; 無效∶ 胃鏡檢查示患者的潰瘍面積沒有縮小,且病情呈現進一步加重的趨勢。總有效率 = 治愈率 + 有效率。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ˉ±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慢性胃潰瘍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多發疾病,臨床治療的同時應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的治療預后,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得關鍵[4]。慢性胃潰瘍多由于日常生活不規律、飲酒過度、暴飲暴食等有關,必須接受針對性較強的護理干預。科注重對慢性胃潰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旨在使患者明確胃潰瘍的發病機制,幫助患者更加深入的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也為患者做好自我護理工作提供幫助; 同時,做好膳食干預指導可為臨床治療提供保障,鼓勵患者適度運動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都可為慢性胃潰瘍的臨床治療提供幫助[5]。
綜上所述,在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針對性護理模式,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護理水平,可作為科學、可靠、安全的護理模式予以推廣。
[1]楊瑛,鄭阿娟.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527-2528.
[2]唐寧娟,袁襯香,梁婉紅等.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4):35-35,36.
[3]張魁.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的方式框架構建和實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9):1179-1180.
[4]張春燕.針對性護理提升慢性胃潰瘍患者臨床有效率及生活質量效果評價[J].西部中醫藥,2015,(3):130-132.
[5]周江林.針對性護理對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358-359.
R364.1+6
A
1672-5018(2017)0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