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霞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 湖北十堰 442000
胃癌術后化療間歇期并發腸梗阻患者的護理體會
周春霞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 湖北十堰 442000
目的:探討胃癌術后化療間歇期并發腸梗阻患者的護理體會。方法:將2015年1月ˉ2017年1月間于我院接受化療,并于化療間歇期并發腸梗阻的60例胃癌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采取專門針對腸梗阻的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30/30),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90%(27/30)(P<0.05)。結論:對術后化療間歇期并發腸梗阻的胃癌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有效緩解腸梗阻癥狀,減輕患者病痛,提高生命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胃癌;術后化療;間歇期;腸梗阻;護理
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胃癌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1]。化療是目前治療胃癌的主要方式,然而,若護理不當,患者很容易在化療間歇期出現腸梗阻現象,嚴重影響之后的化療效果。為提高患者預后,減少化療不良反應,我院對胃癌患者實施針對腸梗阻的護理措施,現作出如下報告。
本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2017年1月間于我院接受化療,并于化療間歇期并發腸梗阻的60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水電解質紊亂、腹脹、惡心、食欲不振、嘔吐、排氣和排便困難等首發癥狀,腹部隆凸明顯,腸鳴音較弱或者完全消失,腹肌非常緊張,可見小腸腸管的氣液平面以及充氣擴張,經胸片、B超級CT檢查,未發現有腫瘤復發跡象的患者。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案,將60例胃癌化療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6~85歲,平均年齡(67.2±3.8)歲;手術方式:8例行胃癌根治術后Ⅰ式吻合、10例行胃癌根治術后Ⅱ式吻合、12例行全胃切除術。觀察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47~88歲,平均年齡(66.7±4.1)歲;手術方式:11例行胃癌根治術后Ⅰ式吻合、9例行胃癌根治術后Ⅱ式吻合、10例行全胃切除術。綜合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60例患者全部禁食,采取灌腸、胃管注藥、連續地胃腸減壓、調節電解質平衡、中藥扶正理氣等常規治療。
對照組采取常規化療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腸梗阻的護理措施:①觀察病情:胃癌患者術后接受化療,很容易出現便秘、嘔吐、惡心等與消化系統有關的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全面觀察患者化療期間的表現,從中發現腸梗阻的早期癥狀。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指征,及時調節電解質、酸堿平衡,詳細記錄患者腸蠕動、惡心嘔吐、腹脹及排便的時間與次數;②腸胃道的減壓護理:一旦發現患者發生腸梗阻,必須立刻禁止飲食,減輕腸胃的壓力,繼而緩解存在于腸胃道中的積氣與積液。護理人員為患者留置的胃管應深度適宜,當胃管插至進食管的下半段時,應持續地抽、吸患者胃液,保證胃管處于舒適度最高的位置[2]。術后留置胃管會刺激到患者咽喉及鼻腔黏膜,引起強烈不適,所以護理人員首先要向患者講明留置胃管的原因及作用,并及時疏導患者情緒,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3];③胃管注藥的護理:注藥前首先排空患者腸胃,將植物油劑50mL以及具有扶正理氣效果的中藥藥劑注入胃管1/2處,每日2次,每隔1小時交替給藥。藥物注入后使用胃管夾閉60分鐘左右,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嘔吐、腹脹和惡心癥狀。停藥2d后再次注藥,夾閉胃管后查看引流液與患者腹部特征,是否恢復排氣排便、腸蠕動。拔掉胃管后,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4],主要進食清淡食物。④灌腸護理:使用中藥扶正理氣藥劑與甘油灌腸劑110mL,兩種藥劑交替灌腸,取患者左側臥位,稍微抬高臀部,因腹脹、腹痛,患者的腹部壓力增加,很容易出現排便反射。灌腸前后護理人員一定要耐心地給予患者心理輔導,教會患者擠壓肛周肌肉,使灌腸液盡可能地停留,以便排氣和排便。⑤支持治療的護理:根據醫囑護理人員予以患者靜脈、熱量及電解質補充,結合患者腸梗阻的嚴重程度調整蛋白質與液體劑量,保證充分的營養供給。
應用我院自制問卷調查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等級,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ˉ±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胃癌患者于術后進行化療,間歇期出現的腸梗阻癥狀給患者帶來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諸多痛苦,同時更要忍受因長期患病而滋生的焦慮、消極、恐懼、抑郁、沮喪等心理情緒,生命質量急劇下降[5]。所以,護理人員更要予以患者舒適、優質的對癥護理,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的身心痛楚,并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及時調整護理方案,給予他們最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本研究中,我院對化療間歇期并發腸梗阻的胃癌術后患者予以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取得了理想效果,護理滿意度100%,明顯高于只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可見腸胃道減壓、灌腸、胃管注藥、支持治療等全方面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緩解腸梗阻癥狀,減輕患者病痛,避免臨床癥狀進一步惡化,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1]于修輝.胃癌術后化療并發腸梗阻的護理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796-796.
[2]杜文瑩.探析胃癌術后化療間并發腸梗阻患者的護理對策[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2):233-233.
[3]李莎,趙菊花.胃癌術后化療并發腸梗阻的護理探討[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1):183.
[4]趙艷.胃癌術后化療并發腸梗阻的護理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6,(4):269-270.
[5]肖力紅.個體化護理在胃癌術后化療間歇期并發腸梗阻患者的護理效果[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3):61-62.
R275.8
A
1672-5018(2017)02-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