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鋼
摘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事業單位對政府采購進行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維持正常運轉的重要措施與對策,對事業單位的管理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各個事業單位必須重視并加強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本文先分析了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進行預算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做好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工作的對策,以期為其他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工作的優化與完善提供一定有益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市場經濟;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
事業單位政府采購是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要求,結合自身工作需要,通過法定程序和方式,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所需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府采購行為是時代發展的必由之路,對推動經濟行業發展、提升社會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預算管理作為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的主要組成成分,對事業單位政府采購行為的優化產生著積極促進作用,進而有助于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行為更加科學,以及強化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優化事業單位財政資源配置。由此可見研究探討事業單位如何做好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工作具有尤為重要的現實指導作用。
一、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進行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進行預算管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有助于政府調控的加強。對于財政性資金的國家宏觀調控,在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中產生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通過調控事業單位的政府采購預算,進而使財政的收支盡可能實現平衡,有助于政府加強對市場的管理控制與調控力度。其次,有助于科學的資金規劃。通過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有助于事業單位負責人對單位未來發展進行科學規劃,促使事業單位將未來發展目標盡快確立,從而使得相應的政府采購計劃被制定出來。通過規劃,各單位負責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整體規劃提出看法,為更好的實現整體規劃提出相關建議,并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建立起采購預算規劃的標準和依據。最后,事業單位通過政府采購預算,可以提高資產管理及財務管理水平有利于工作銜接和開展。此外,通過將政府采購總預算向單位各部門層級分解,不定期或定期的對某一階段各個部門的預算目標或標準與實際結果的比較,從而有助于事業單位管理者發現單位在運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及問題,并對政府采購預算進行相應的調整,最終促進單位更好地發展。
二、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歸納總結后,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缺乏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意識。部分事業單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以及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導致其政府采購預算管理與行為存在一定偏差,進而導致政府采購預算在編制以及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其嚴謹性、規范性、系統性嚴重缺失。其次,政府采購預算編制體系不夠科學合理。政府采購預算的編制與實施是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在具體開展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等,對政府采購預算缺乏科學、合理、秩序化、有效化地編制,出現多報、漏報、錯報等問題。最后,專業管理人員缺乏。與其他采購行為相比,事業單位政府采購行為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主要是由于事業單位政府采購所涉及到的領域與范圍相對較廣,而且采購方法多以“招投標”這樣的形式進行,這無疑向負責政府采購工作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多數事業單位負責政府采購工作的相關人員其知識水平、專業技能并不高,也沒有完善且獨立的負責政府采購工作的業務部門,多數參與政府采購工作的人員主要由運營部門、財務部門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臨時組成,缺乏政府采購工作的相關經驗,從而制約著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作用有效發揮出來。
三、事業單位做好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增強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意識
要想做好政府采購預算工作,那么首先就應當增強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意識,轉變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工作人員的預算管理觀念,這對于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制定與實施以及預算管理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首先,事業單位的管理層就應當注重自身預算管理知識與觀念的強化,在充分認識到政府采購預算管理重要性的基礎上,遵守《政府采購法》、《預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杜絕政府采購違規、違法行為的產生。其次,各個事業單位應當做好宣傳工作,通過定期開展宣傳活動這一形式,提升單位內部全體成員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進而為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實施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與環境。最后,事業單位必須充分地做好培訓工作,全面強化本單位各項業務部門、項目實施部門、財務部門的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意識,使相關部門充分了解政府采購的相關規定,對各類采購方式熟悉,并能夠對政府采購的相關政策、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的相關要求有著正確的理解,嚴格地貫徹執行政府采購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總而言之,只有當事業單位樹立較強的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意識,才能夠確保政府采購預算的編制與實施得到更好地進行。
(二)健全政府采購預算管理體制
任何單位要想實現又好后快發展,必須具有一個好的管理體制,并且這個管理體制始終處于不斷健全完善的過程中。尤其是與財務預算有關的相關制度,更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制,實現制度化管理。對項目在采購執行過程中,要加強相應的預警機制和監督手段,并進行分級管理,增強政府采購行為的透明度,實現對預算執行的動態掌握,從而更好地提升預算執行的效益與質量,進一步確保政府采購預算信息真實性與準確性。提高政府采購預算和執行的一致性和精準性,促使國家財政資金得到科學、合理、有效的使用,保障事業單位健康有序發展。
(三)健全完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
健全完善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是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制度得以進一步完善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了健全完善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才能確保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工作始終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在保護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能夠很好地維護國家與社會利益。首先,內部監督機制。通過政府采購各參與主體之間的相互監督,將內部監督機制始終貫穿于采購的各個環節。比如財務部門根據政府采購原則、政策、采購反饋系信息、財政預算計劃等監督政府采購職能部門的政府采購行為,主要側重于監督采購資金的使用情況;采購職能部門通過實物管理這一方式來監督采購的實體物品的使用情況,確保國有資產不會流失。其次,法律監督機制。這一外在的監督機制,具體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的監督:一是國家層面的《政府采購法》;二是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的相關的地方性政策法規;三是財政部門制定的與政府采購相關的各項規定,比如《政府采購信息公告管理辦法》、《政府采購非招標采購方式管理辦法》等等。法律監督機制能夠大大提升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相關規則的權威性。最后,社會監督機制。事業單位政府采購職能部門應當制定對外發布信息的辦法和制度,定期將單位政府采購的相關信息向社會公開,將各個新聞媒體的傳播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借助社會輿論的力量來實現本單位政府采購工作的監督與管理。社會監督機制的引入,不僅可以強化社會公眾對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的公共監督意識,還能夠有效促進事業單位政府采購行為的透明度。
(四)加強采購預算管理人才培養
多數事業單位負責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相關人員業務知識、業務技能等綜合素養無法滿足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工作需要的問題,事業單位應正視問題,并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力解決:首先,通過人員定期培訓、人才梯隊培養模式構建、外出交流學習、優秀人才招聘等途徑,培養和挖掘專業性人才,不斷提升負責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的整體專業素養,從而構建一個高職能、高素質的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人才隊伍。其次,對現有的政府采購工作考核獎懲機制予以健全完善,不僅要考核政府采購工作數量,還應當考核政府采購工作質量,做到獎優罰劣,獎勤罰懶,進一步提高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人才隊伍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建立能進能出機制,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人員的雙向選擇,將屢次考核不達標,確實無法適應新形勢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工作的人員轉崗或分流,確保政府采購預算管理人才隊伍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四、結語
事業單位的政府采購對于保障國家利益和維護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運行有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面對當前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文章從增強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意識、健全政府采購預算管理體制、健全完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加強采購預算管理人才培養四個方面提出了事業單位做好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工作的對策,希望能借此對事業單位提高政府采購水平產生一定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文平,趙玉新.淺談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的預算管理[J].當代會計,2017(03):56-57.
[2]李娟.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4):14-15.
[3]周娜.行政事業單位完善政府采購的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5.
[4]蔣莉.探討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5(01):23-24.
[5]胡槿.有關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初探[J].現代商業,2012(32):116-117.
(作者單位: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