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斯詩
摘要:新課程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基于該理念之下,課堂設計應當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設計分析、合作討論、學生講解、學生評價等等環節,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學生;主體;有效性
一、教學片段描述及其反思
(一)片段一
1.教學描述
師:我們先一起來看屏幕(鏡頭式的杯子),這是鏡頭?是一個杯子。如果讓你們去設計,你們能設計的出來么?(自由發言)
老師手上有一個杯子,是由一個學生設計完成的(倒置的樂扣杯,將底部切掉),這個設計獲得了溫州市產品設計的二等獎,我們看看這個設計解決了什么問題呢?
生:可以輕松地清洗杯子底部。
師:杯子用完不晾干,容易在杯底產生污垢,又比較難清洗,這個杯子就可以很容易地拆開清洗底部。設計是個有計劃的創新活動,這位同學要完成這樣一個杯子的設計往往需要經歷這樣一系列的工作程序(ppt展示),這就是設計的一般過程。他能設計,我們也可以,今天我們也來經歷一把設計的一般過程。
2.教學反思
導入主要有三大功能: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②給學生造成懸念,產生亟待要知曉欲望;③組織教學,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學習之中。因此導入情境的選擇和問題的設計至關重要,與課堂的實效性密切相關。
該環節設計意圖是用生活中的創意產品和學生設計的杯子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氣氛,自然導入,為后續內容的展開奠定基礎。該環節開展得較成功,通過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設計較好得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課堂的深入開了個好頭,達到了一定預設效果。
(二)片段二
1.教學描述
師:接下來我們要進入最重要的環節:制定設計方案。老師先簡單介紹下這個環節的主要內容。收集信息:我們剛剛收集到的杯架就是我們收集到的信息,當然還有其他的與設計相關的信息我們也可以去收集。設計分析:需要解決的問題。旁邊的設計要求就是我們要解決的一些問題,我們先一起來看幾個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去解決?成本低?怎么樣設計才能降低杯架的成本,和什么因素有關?生:和材料有關。穩定?生:底座要大,和形狀有關。怎樣才能使杯架設計得牢固?生:用硬一點的材料,還有和形狀有關。不弄濕桌面,要怎么設計?生:放置一個盤子可以接水,還可以在杯架下方放海綿,起到吸水的效果。依次將幾個難點問題進行分析,主要和材料,結構有關,羅列在黑板上。接著我們需要將我們的方案用圖和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我看大家都比較厲害,我要給大家增加難度,限制一下材料,我們這次的杯架就用電線去設計,所以大家在構思設計方案的時候,要以電線為材料構思結構,完成方案的構思,最后就是方案的確定。
經過簡要的介紹,接下來的時間交給大家,請大家設計一款杯架,將杯架畫在學案的相應位置??纯茨奈煌瑢W設計的好,如果設計的好,我們也去參加市里的產品設計比賽。
師:老師看到很多非常有創意的設計,哪位同學愿意上臺和大家一起分析自己杯架的設計?
生1:將杯架放在洗手臺上,杯子漏下的水剛好可以流到吸收槽中。
生2:樹形的杯架,樹枝上有海綿可以用來吸水,也可以固定杯子不易掉落。
請班級里的其他同學給予評價。
2.教學反思
學生是有很多想法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制定好規則,在教學設計時考慮過杯架的材料要不要進行限制的問題,如果不限制,在后面用電線進行杯架模型制作的時候往往和大家設計的材料不一樣,大家就很難用電線制作出相應的模型,所以在本環節中加入了對材料的限制條件是為接下來用電線制作模型做鋪墊。然后將時間都交給學生,由他們自主完成杯架設計的環節,從而得到了很多杯架的設計方案。本環節有生生評價的環節,一位同學上臺展示完自己的方案后,其他同學會給予該設計的評價,這也是很好的讓課堂動起來的一個環節,學生都很喜歡找茬,這個環節也是讓同學知道方案是要不斷的改進的,好方案絕不會僅有一個,任何方案都有改進的可能。
二、如何“生”動課堂
(一)設置規則,任務驅動
通用技術課堂不能僅局限于書本上知識的學習,應該有更深一層次的要求,要讓學生體驗整個設計過程,在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經歷了設計的一般過程,達到了課堂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在自己設計、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任務的選擇很重要,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在課堂上要有可操作性,比如可以選擇比較常見的材料作為任務,像本堂課中的電線,紙張,瓦楞紙,竹簽之類的,對于在課堂中操作的動手材料宜選用簡單易操作型。
(二)合作討論,生生評價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討論,把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個是課堂變革的方向,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學生動起來的同時,教師也活起來了,整個課堂就非常靈活,學生和教師的雙邊互動促進了課堂的高效性。學生在課堂中的討論結果也可以交給其他學生去評價,老師在其間可以適當的進行引導,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活起來,才是真正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成長。
(三)研究學習目標和學情
為了順利實施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學習方式,教師在課前的教師教學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本堂課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生的學情等,對課堂的活動進行精心的設計。設計一堂課學情是最難備的,你會發現你備好一堂課,在每一個班級上過來感覺都不一樣,在有些班級上感覺效果很好,但是在另一個班級上效果又很差,感覺自己備了一堂很失敗的課,這主要和學情有關。所以在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上課班級的情況,當然班級學生積極配合你是最好的,如果碰到學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你要想辦法激發學生,怎么想辦法讓他們多講,我們少講,這要靠老師在教學中不斷的進行經驗積累總結方法。
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時代的要求,也對老師提出了更多的挑戰,這也要求老師需要備課的內容更多。但是當你全身心地投入一堂課時,上課不再是一種任務、一種負擔,而是一種融入其中、發自心底的快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