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議
摘要: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將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整合,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課前創設問題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其次,利用多媒體設計開放性的題目,為學生構建立體模型。最后,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合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注意事項,提出多媒體技術同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整合的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數學;有效整合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初中數學涉及了許多點線面變化的幾何知識,內容比較繁雜,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數學教學中,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注意事項
將多媒體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使學生的感官得到刺激,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怎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是學校及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1、適度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必須遵循適度的原則,不能在過分依賴多媒體,不能忽略教師的示范作用,而要將其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效結合。課件中所提供的信息量要適中,控制在學生所能接受的范圍內,演示的動態圖不能占據太多時間,否則會影響課堂的有效性。播放課件的速度要適中,保證學生能夠跟上進度,留給學生足夠的理解、思考和做筆記的時間。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而不是準備一個畫面豐富的課件就萬事大吉了,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2、為教學目標服務。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要明確多媒體教學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課件中每個畫面的設計都要與知識緊密相連,不能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而脫離書本。課堂上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有效控制,防止問題偏離教學目標,同時注意不要打壓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教師要能夠合理掌控其中的度。教師要明確使用多媒體技術的目的是實現高效率的教學,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二、多媒體技術同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整合的策略
1、課前問題創設。課堂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往往會提出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并以問題為切入點引入本節課所要講述的內容。創設問題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興趣。應用多媒體技術對課前問題的情境進行創設,能夠使教學環境更加真實,學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自然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動力。
例如:在講述勾股定理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建筑樓房的過程中,工人需要將一塊木板搬到樓房內,但是木板的長度為3米,寬度為2米,而門的高度為1.8米,寬度為1米。工人無論是橫著還是豎著都不能將木板搬進去。整個過程通過動圖的形式對工人搬木板的過程進行展示,最后提出問題:你能想出辦法幫助工人把木板搬進去嗎?多媒體能夠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多媒體設計開放性的題目。初中數學教學涉及幾何知識,其中大多數為立體模型,這部分知識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果學生的立體感不強,就很難理解這些知識點。而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立體模型清晰地呈現在畫面中,幫助學生在腦海里構建立體模型。
例如:在講述“正方體中的線與面”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利用多媒體對這個問題進行大膽猜想與假設,訓練他們的數學思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呈現出一個正方體,將各個點用字母進行標注。在正方體內部取一個截面并用陰影標注,假設這一平面用“AFC”表示(AC為底面的對角線,F為該對角線對邊的中點),請學生找出在這個正方體中與AFC平面平行的直線并說明理由。由于多媒體能夠呈現清晰的畫面,答案又是開放性的,這就促使學生對畫面認真觀察、分析,最終將所有的答案進行總結,既節省了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又提升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和合作,將學生分成小組,在課堂上布置與下節課相關的任務,讓學生課后利用多媒體查找信息,并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在小組成員的交流談論中解決問題。
例如:在講述“黃金分割”章節之前,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為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任務。第一小組的成員負責查詢與黃金分割相關的歷史知識,第二小組的成員負責查詢與黃金分割有關的數學公式,第三小組的成員負責查詢黃金分割應用在生活中的具體實例。每個小組將收集到的知識制作成PPT,下節課開課的時候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成果展示。這種方式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將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整合,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課前創設問題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其次,利用多媒體設計開放性的題目,為學生構建立體模型。最后,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合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