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常常發現,學生學習數學枯燥無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學習數學無情感。于是,我對小學數學中的情感教學做了一些有益探索,達到了良好效果,學生有了學習數學的激情,課堂教學明顯有效。在工作實踐中,我是通過理論學習、提高認識、嘗試運用、體驗總結來逐步實現的。
情感教學是把教師情感與學生情感有機融為一體,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決疑難、感知認知、不斷創新打下堅實基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情感教學,對教師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對學生實現認知,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不斷創新學習,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情感乃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是同人的社會性需要相關聯的態度體驗,是高級的復雜內心體驗,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現象。我國古代對情感就有“六情說”,我過心理學家林傳鼎先生從總結我國古代情感的角度,把情感分為“十八類”,心理學家捷普洛夫和斯米爾諾夫把情感分為“心境、激情和熱情”,美國心理學家謝費將情感分為“六種基本類別”等等。顯然,都沒離開人在感知和認知相應事物時的體驗。另外,情感本身具有兩極性和傳遞性,伴隨人的認知過程,人的全部認識過程是和情感密切聯系著的,研究表明,情感對思維也有影響,它影響個體對信息注意的方向、判斷、分析、記憶,產生積極作用,心境的起伏使個體從積極到消極擺動變化提高多角度進行思維的能力,一定的情感態度對特定問題的解決具有促進作用。例如,快樂可以促進歸納推理與創造性,抑郁可以促進演繹推理和深刻思考。教師是一門特殊職業,應該盡可能以積極的情感面對學生、工作和自己的人生,情感能感染與你在一起的人,而領導、核心人物的情感對別人的影響更大。小學數學是關于“數字”的一門科學,學生面對單純的數字會枯燥無味,教師面對學生,教師就是領導、核心人物,學生是教師天天、每堂課面對的身邊之人,因此,教師的情感將直接影響學生,教師的高興、愉快、愛心、激情奔放、開朗、幸福滿足等情感無疑對學生有積極影響。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情感狀態,將學生引向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感狀態,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情感,只有當學生的情感與學習內容、思維和認知過程一致時,加之媒體運用,使情感直接具體,學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如今有許多老師習慣于用作業、考試、批評、威脅甚至是懲罰等手段來對待學生,老師感覺好像只有這些東西才能發揮對學生的影響,但是實際上這些手段沒有一個是讓學生喜歡的,它們只能帶給學生負擔、沉重、緊張、反感、抵制甚至是恐懼等心理體驗和感受,而這是違背教師教學規律的。
一個有影響力的教師,是善于投入情感、合理表達自己情感的教師,富有激情的演說,富有熱情的關愛,富有喜怒哀樂的表達,都能帶給學生情感世界的震撼。教學活動不是一種機械運動式的流程,而是伴隨豐富情感交流的人際互動。印度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說,教師活動是“師生心靈約會”的活動。教學過程一刻也離不開情感的交融。譬如,小學數學教學每堂課的導入部分,教師就要精心設計,進行情感投入,在上課開始就把學生情感調動起來,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創造力。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去體驗快樂和滿足,通過向學生傳遞積極情感信息,如熱愛、向往、追求、堅持等,使學生聚精會神、冥思苦想、明確判斷、體驗學習認知全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美感體驗。
小學數學“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中,情感體驗被認為是高層次目標,可見,小學數學教師面對學生學習枯燥無味的數學,針對學生,搞好課前情感調節,課堂情感信息導入,課堂情感穩定以及課堂情感偏差等問題,有待研究探討,對提高教學效率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總之,我對情感教學及情感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認識,只是粗淺的,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將繼續探索研究,將情感教學有效注入小學數學課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董鳶飛.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美好數學情感”的培育[J].教育科研論壇,2009(10).
[2]張麗萍.注重數學情感發展,促使情與知和諧共進[J].教育科研論壇,2011(5).
[3]田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小學生數學學習情感培養策略運用之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5(10).
[4]張春智.讓數學情感亮出“風采”:淺談情感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
[5]吳佑華.數學情感:數學課堂有效學習的內驅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11).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