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摘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不僅僅是改革開放的必然成果,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理論探索的成果之一。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市場經濟體制也面臨著新一輪的改革。通過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既能合理高效地配置市場資源,也能從側面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本文通過對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思路,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
關鍵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問題
從以往的歷程可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密不可分。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更是把這兩者確定為實現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目標的兩個關鍵點。結合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只有在深刻認識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性,才能對我國的市場經濟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保證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聯系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是目前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兩個難題。從經濟角度來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也能帶動經濟方式的轉變,所以兩者存在一種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從兩者的社會背景來看,經濟發展方式和市場經濟體制都是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背景下所誕生的,既是我國未來經濟快速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在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上就指出要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近些年來黨的十七大便提出了新的要求,將以前“積極推進經濟增長發展方式”更改為“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這種轉變中也能看出在我國的經濟體制上,在實踐理論經驗的總結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既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又給我國經濟體制添加了新的活力。有原先的“又快又好”到如今的“又好又快”,我國的經濟不再單一的強調速度上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的內在性。從中也不難看出,我們黨的經濟建設指導思想已經有了全面的深化,使我們對目前現階段的市場發展規律掌握的更為全面,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難點的破解能力也有了提高,可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
(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加快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步伐
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是實現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在黨的十七大上,提出通過深化財政稅務、金融體制的改革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加快現代市場經濟體系的有序發展。在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在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建立健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為我國的科學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所存在的問題
在完善我國經濟體制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利的因素阻礙經濟的發展,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政府職能錯位
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道路主要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之上的,所以政府在一定的程度上扮演著主要的角色。政府部門一般會通過控制國家企業、項目審批、價格管控、批租土地、行政壟斷、地域保護等方面來對資源進行配置,甚至在一些關鍵的領域還影響了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同時,政府在微觀經濟領域對自己的職能定位也不夠準確,有時充當市場的參與者,而有時卻又是市場的監督者,不斷地在這兩者之中徘徊,導致政府降低了對市場活動合法性的監督,不能真正控制好市場的發展。另外,政府對一些國家的稀缺資源的價格管控也使資源的價格不能正確反饋其稀缺程度。
(二)財政體制不合理
在財政體制上,由于財政支出結構一般是以經濟財政和建設財政為主,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生態環境惡化、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另外,不合理的稅收體制也減緩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
(三)價格體制改革不到位
在價格體制上,對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存在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第一,資源的價格水平不能和資源的稀缺程度呈現正比的對應趨勢。一些企業的生產成本由于被嚴重低估,導致了部分資源嚴重浪費,也是我國難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第二,一些重要的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的價格的市場化程度低,導致資源的配置也存在一系列問題。
(四)企業缺乏體制改革
相對于私有企業而言,國有企業的體制改革的過程顯得更加艱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目前很多企業的框架結構還比規范的要求相差較大,國有企業的競爭意識和主體意識還不到位。政府和企業還未真正分開,使得企業難以正確的了解國家各個產業發展的變化,面對種種變化也就難以及時的做出有效的反饋。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路線
(一)加快我國政治體制改革
按照國家的規定,加快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我國政府的機構配置,重點解決機構重復、職能不明確等問題,從而提高各個行政部門的辦事效率。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縮小行政審批的區域,明確規范行政審批的流程。
(二)發揮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
加快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是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要路線,并不斷通過深化市場化改革,全面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機制,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明確的主體,改變政府主導的經濟運行機制。同時還要加快推進生產要素市場化進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三)增強中國經濟的自主創新能力
為了加快經濟發展步伐,我國在教育事業方面也要相應提升發展的力度。國家應該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基本方針,把重心放到我國的自主原始創新,力求能把環境保護方面所存在的技術問題解決。同時,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利用跨越式、集群式、協作整合式等創新方式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四、結語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快速期,面對市場經濟體制所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通過加快我國政治體制的改革、發揮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和增強中國經濟的自主創新能力這三個方面來對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進一步明確我們的改革路線,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