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樂
摘要:舞蹈是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形式。早在人類語言還未產生之前,人類就利用舞蹈來交流感情,慶祝勝利。廣場舞蹈源于社會生活,產生于人民群眾之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城鄉居住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為廣場舞發展提供了良好空間:人民群眾有了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更有娛樂和健身的愿望,這些都是廣場舞快速發展的主客觀基礎。
關鍵詞:廣場舞:社會影響;分析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廣場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發展越來越廣。而作為廣場文化重要表現形式之一的廣場舞,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每當清晨或夜晚,都能看到一群群人在廣場上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成為城市鄉村一道風景。廣場舞幾乎遍布了全國每一個角落,已成為一個時尚和潮流,呈現一派方興未艾之勢。廣場舞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成為了一種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它一方面反映著城鄉社區的完善程度,一方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的生活滿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和象征。
一、廣場舞是群眾自發的文化現象,其發展存在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
(一)場地管理沒有明確規定
廣場舞是一種群眾自發的文化活動,承辦者不需要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申報,政府部門也沒有加強引導和管理,對場地地點的確定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則,導致隨意占地和爭搶“地盤”現象的發生,而一些想擴大規模的卻因實際條件不允許而無法實現。
(二)噪聲擾民影響居民休息
廣場舞場地大多在人口稠密的繁華鬧市區和居民小區的休閑場地,運動時間大多在清晨或晚飯過后,而這個時段里不參加鍛煉的居民大多在家休息,所以那些對于跳舞者來說動聽的廣場音樂,對他們來說便可能成為噪聲,就可能引發矛盾糾紛事件。尤其是有的廣場舞夜晚活動時間過長,對人們休息和學習帶來一定影響,遭到一些人的反對。
(三)收費現象需要引起重視
關于跳舞收費問題,有人贊成,因為需要購買音響設備;有人反對,因為廣場、公園屬于公共場所,私人無權收費;也有人質疑,主要是該不該收費和收費的標準是什么。對此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要防止組織者借此牟利,增加群眾負擔。
(四)人身財產安全存在隱患
廣場舞活動場地大多都是人流、車流量比較大的地段,有些甚至選擇在路邊,因此跳舞者的人身、財產安全便存在重大隱患。這些地方一旦發生事故,人員疏散便成為難題;同時,人流量大的地方往往也是扒竊案件多發的地點,而廣場舞活動時不少人會脫去外衣,精力也集中在跳舞上,更是給扒竊人員以可乘之機。這些都需要黨和政府給予關注和支持,以促進廣場舞持續健康發展。據統計,全國有超過一億人跳廣場舞,且被越來越多的不同年齡層次的人肯定。鑒于廣場舞的積極意義和快速發展趨勢,建議將其納入政府民生工程來抓。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應提高對廣場舞這一廣場文化活動項目的重視程度,認真履行政府職能,推進廣場舞健康發展。政府要注重引導,大力營造良好氛圍。相關部門要從促進群眾身心健康發展的高度,大力宣傳廣場舞的重要價值,通過開辦專欄、舉辦講座、播放公益廣告、制發圖書音像等,努力營造廣場舞健康發展的濃厚氛圍。積極開展廣場舞演出和比賽活動,調動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加強廣場文化活動交流,不斷提升廣場舞的層次和水平。
二、文化部門作為指導單位,要積極做好引導
文化部門作為指導單位,要加強對廣場舞類型、特征等研究,積極做好引導。體育部門要將廣場舞作為群眾健身性體育項目納入整體工作規劃,大力加以扶持。規劃部門要在新建社區、住宅集中區留有空間,為廣場舞提供場地。建設部門要搞好綠化和場地建設,搭建好舞臺,創造美好環境。要在場地上給予支持,整合、利用各種有利資源,充分開發和利用公園、廣場等公共資源,加大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力度,特別是教育系統體育場地的開放,使老百姓“舞有所場”。要在財力和物資上給予幫助,投入資金修建和改進廣場舞場地,擴大綠化面,完善照明設施,配備音響、錄音機、擴音器等放音設備。可考慮以街道、社區、鎮村文化站為主管單位,安排專人負責廣場舞活動管理,待條件成熟時,也對廣場舞站點進行登記規范工作。成立廣場舞協會,制定協會章程,建立組織制度,加強管理,促進廣場舞健康發展。組織居民代表、廣場舞代表、相關部門共同制定廣場舞公約,對廣場舞活動時間、音響音量等進行明確,防止擾民問題引發矛盾糾紛,營造和諧局面。
三、結束語
廣場舞將傳統舞蹈給人們帶來的美感與體育運動帶來的健身功效結合在一起,既體現出舞蹈的審美情趣,有利于滿足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又表現出健身運動的強身功能,有利于促進居民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平臺,有利于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因其具有健身性、娛樂性、簡捷性、溝通性等特點,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而得以迅猛發展。廣場舞的興起也從一定程度上摒棄了打麻將賭博的惡習,在弘揚民族文化、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減輕政府和家庭醫藥費負擔等方面,都有著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