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要:管理效能是指管理部門在實現管理目標所顯示的能力和所獲得的管理效率、效果、效益的綜合反映。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管理中受到人員流動性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員綜合管理素質偏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致使管理效能不能有效發揮,針對目前中小企業管理效能發揮的困境,本文對其發揮困境和有效解決途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小企業;管理效能;困境;路徑
一、導言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逐漸成為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的關鍵力量。資料顯示,中小企業提供了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創造的產值占GDP的約60%,全國65%的發明專利和80%的新產品都是由中小企業研發的。從上面的數字看來,中小企業關乎著民生、就業和社會穩定。但是,根據《中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白皮書》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僅2.5年。我國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短,能夠做大做強的更是寥寥無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管理效能低下。因此,中小企業應該在如何提高管理效能上進行分析與探索。
二、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效能發揮的困境
(一)缺乏完善健全的企業管理制度
盡管當下我國中小企業在企業管理上有著巨大的進步和發展,然而由于缺乏完善健全的企業管理制度,導致管理效能發揮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整體上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根據《中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白皮書》調查顯示,近八成中小企業主年齡在20至40歲之間,企業和管理者年輕化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重要原因,管理者在管理上相對經驗不足,企業建立之初的管理制度主要借鑒于其他企業,與自身并不一定契合,中小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是在日常的摸索和不斷犯錯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因此,企業管理制度在某一個時間段是不完善甚至是缺失的,并且很大程度上出現朝令夕改的狀況,從而造成了管理效能低下的問題。
(二)人員流動性大造成的管理效能困境
中小企業人工成本占運營總成本的比例較高,人員流動性大又進一步增加了人工成本,從而造成管理效能困境。人員流動性大主要在于三個原因:一是中小企業普遍薪酬處于同行業較低的水平,薪酬在短期內增長的空間較小;二是中小企業管理制度缺失,管理人員經驗不足,管理過程中容易溝通不暢,忽視員工的感受,甚至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三是中小企業普遍掙扎在生存線上,忽視對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價值觀與員工的價值觀不統一,員工融入感不強;四是中小企業對中層管理者和技術人員的需求較大,但是其本身的特點導致了對這兩類人員的吸引力不大,中小企業更多的是招聘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基本都缺少實際工作經驗,需要從頭培養,從而增大的人工成本,當下應屆畢業生主要為90后,九零后畢業生具有較明顯的群體特征,部分九零后畢業生存在著眼高手低、對工作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對第一份工作存在“騎驢找馬”的心理等缺點。因此,中小企業人員的流動性大的特點,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增大的管理難度,降低了管理效能。
(三)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好管理技能
在中小企業的管理部門開展企業管理的工作過程中,管理人員對于管理的效能發揮起著絕對主要的影響作用,因此中小企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管理素質將直接影響到管理效能的最終發揮。盡管大多數中小企業主擁有專科以上學歷,但是更多為與其企業所在行業相關的技術專業。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很難招到專業的職業經理人,中高層管理者多是企業創立期間的員工,與中小企業主一樣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但是相對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管理過程中容易簡單粗暴,導致了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無法發揮出應有的管理效能。
三、中小企業管理效能發揮途徑
(一)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管理素質
中小企業管理效能能否得到充分的發揮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的高低息息相關的。中小企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的培訓,可以通過聘請專家授課、參加專業講座和組織到先進企業學習等方式,努力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管理素質。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當中應結合企業與員工實際特點,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靈活運用管理知識與技巧,做好時間管理,帶好團隊,起到帶頭作用。
(二)提高基層員工的綜合素質
根據90后員工的實際情況和特點,中小企業應該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尤其是入職培訓,除了對企業業務的培訓外還應該增加拓展訓練等非傳統的培訓內容,幫助員工快速適應企業的環境,融入團隊,增強員工的自我效能感和歸屬感。自我效能指一個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項任務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是對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項任務所具備的潛能的認識,這是目前企業員工,尤其是初入企業的青年員工比較缺乏的;歸屬感是人需求的一個重要層次,對于90后員工來說,對一個企業有無歸屬感,決定了流動性的大小,歸屬感越強,人員流動的可能性越小,從而人力成本越小,管理效能越高。
(三)完善企業規章制度
中小企業規章制度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管理的有效實行,因此完善規章制度是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路徑之一。首先,完善管理制度。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借鑒先進企業的管理制度、邀請專家對管理制度測評并修改、廣泛征求意見等方式方法,進一步優化自身的管理制度,做到合法合理,又能夠被廣大員工接受,從而引導員工自覺遵守管理制度,減少管理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管理效能。第二,改進薪酬制度。中小企業薪酬普遍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并且變化幅度較小這一特點,造成對人才的吸引力小,流動性大等問題。中小企業應從員工的需求分析出發,建立健全合理的薪酬制度,增加員工的收入或收入期望,從而留住人才。
(四)樹立企業文化,構建良好的企業氛圍
為了提升管理效能,中小企業要注重企業文化的建立,讓企業與員工的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員工只有在認同企業的發展目標前提下,才能自覺的為實現該目標努力工作,從而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減少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能。中小企業還應注重企業氛圍的構建。部門與部門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管理人員之間的良好溝通至關重要,良性的溝通是改善人際關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良好的人際關系塑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圍,從而增強團隊協作能力,提升管理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強對管理效能的提升意義重大。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在完成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發揮管理效能,這不僅提高了管理的執行力,也降低了管理的成本,注意對管理人員和基層員工進行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訓工作,注重企業制度的完善與執行,確保管理人員在實施過程當中能夠很好地完成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