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明
貴州省黎平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 貴州黎平 557300
血常規檢驗的誤差問題與影響因素研究
徐昌明
貴州省黎平縣人民醫院 檢驗科 貴州黎平 557300
目的:研究血常規檢驗的誤差問題與影響因素。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0例實施血常規檢驗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300例患者血常規檢驗時容易發生誤差的影響因素。結果:血常規檢驗容易出現誤差的因素包括采血部位因素、放置時間因素及儲存溫度因素等,由于采血部位不同、放置時間不同、儲存溫度不同都會使檢測結果出現明顯差異,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血常規檢驗要排除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控制檢驗質量,才能減少誤差發生,幫助臨床提供更準確的數值參考,值得推廣應用。
血常規;檢驗;誤差問題;影響因素
血常規檢驗是臨床檢查的重要內容,也是臨床疾病診斷的重要參考,而且,血常規檢驗結果也會直接影響疾病治療方案的制定和預后。本次研究中,為更準確的提供血常規檢驗數值,減少誤差發生,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0例實施血常規檢驗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0例實施血常規檢驗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65例,女135例;年齡15~70歲,平均(38.5±10.6)歲;根據疾病分類,45例為呼吸道感染、19例為白血病、31例為肺炎;10例為系統性紅斑狼瘡、35例為冠心病、10例為顱腦外傷、51例為胃腸道疾病、39例為肝炎、15例為肝癌、45例為其他疾病。
300例研究對象采集靜脈血后選擇 SYSMEX XS-800i型和XS-1000i型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300例血液標本進行檢驗處理。血液檢驗結果和病癥結果進行對照后,分析檢驗人員、檢測條件等差異下對檢驗結果的影響。血常規會受到儀器和人為等因素的影響,對影響因素進行質量控制可以明顯提高檢驗結果。
記錄300例研究對象采血部位、放置時間及儲存溫度等差異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所得數據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靜脈血采集后立刻檢驗、2h后和4h后檢驗的檢測結果對比,不同時間檢驗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分析不同時間因素的影響
靜脈血采集后在常規保存和冰箱保存,不同保存溫度下的檢測結果對比,不同儲存溫度檢驗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分析不同儲存溫度的影響

注:不同儲存溫度,各項指標對比P<0.05
靜脈血采集不同取樣方法下的檢測結果對比,不同取血樣方法檢驗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2 :分析不同取樣方法的影響
血常規檢驗對于臨床疾病診斷具有重要作用,是疾病診斷治療的重要數據參考,尤其是血液類疾病、感染類疾病都需要血常規檢驗結果,才能確定臨床治療方案。檢驗結果顯示白細胞升高時表明存在感染,如果為細菌性感染則中性粒細胞也見增高,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則明顯降低。當血小板計數高時則表明血栓發生率較高,血小板計數低則表明凝血能力差,有些腫瘤患者檢驗項目也有明顯異常。所以,血常規檢驗準確性可以用于疾病的臨床判斷,一旦檢測結果和病情發生誤差,例如:放置時間過長、儲存溫度不當、取樣方法不當等因素都會發生誤差,從而增加誤差發生的幾率。血液采集一定要及時送檢,才能提高血檢質量。室溫保存與冰箱保存也有很大差異,從而影響檢測結果。所以,血樣保存時一定要嚴格控制溫度,避免細胞核和顆粒發生變化,影響血液細胞體積,從而影響檢驗結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血常規檢驗容易出現誤差的因素包括采血部位因素、放置時間因素及儲存溫度因素等,由于采血部位不同、放置時間不同、儲存溫度不同都會使檢測結果出現明顯差異,對比差異顯著(P<0.05),與他人研究相符。可見,血常規檢驗要排除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控制檢驗質量,才能減少誤差發生,幫助臨床提供更準確的數值參考,值得推廣應用。
[1]張振岳,吳海霞.血常規檢驗中的誤差原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4,1(2):16-17.
[2]徐春梅.血常規檢驗過程中的誤差原因調查[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187-202.
[3]馬雙雙,王紅艷,楊俊.提高血常規檢驗質量的方法和策略[J].臨床誤診誤治,2011,19(11):79-80.
[4]郭雯.血常規檢驗臨床觀察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16):2207-2240.
[5]姜麗娜.血常規檢驗的常見誤差原因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2):204-205.
R202+.2
A
1672-5018(2017)02-2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