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華
摘 要:一直以來,河堤的維護工作都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保證河堤防洪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例,對河堤日常維護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然后根據決策理論提出了針對防洪堤壩日常維護的相關建議,希望為日后的各級部門提供一些啟示和幫助。
關鍵詞:潭下河堤 日常維護 管理措施
防洪堤壩在抵抗洪澇災害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大部分的防洪堤壩都在早期修建的,經過長期的運行很多堤壩出現了各種病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堤壩的抗洪水平。為了保證防洪堤壩的防洪能力,需要做好堤壩的維護工作,提升堤壩整體抗洪水平,保證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1.工程概況
潭下河發源于五華縣潭下鎮大田分水凹,經潭下、華城兩鎮,于湖田村黃塘嶺注入到了五華河,潭下河流的總流域面積為383km2,河道的總長度為59km,綜合比降為3.2%。本次潭下河治理工程設計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地方工程的級別為4級。根據規范要求本工程需要在原有基礎上按照經濟合理、安全可靠、管理方便、技術先進的基本原則開展工程管理工作,實施規范化、制度化、正規化的工程管理,降低洪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2.做好防洪堤壩維護工作的意義
在防洪工作中防洪堤壩對防洪工作有比較大的影響,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水利管理成本均有比較大的影響。因此,各級水利管理部門要認真做好堤壩的維護工作,確保堤壩的防洪能力可以滿足防洪要求。由于我國防洪堤壩多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堤壩經過長期的運行出現了滲水、裂縫、地震破壞等病害,對防洪堤壩的防洪能力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此外,一些防洪大壩受材料、設計、洪水沖擊的影響也會出現各種問題,需要做好維護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在進行防護堤壩維護過程中,決策的科學性是保證堤壩維護管理質量的一個關鍵環節。
3.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工程位于五華縣華城鎮和潭下鎮的境內,兩鎮境內的河流及水利工程設施主要有當地水利水電管理所負責,管理所的主要職責是對境內的電排站、河流堤防、穿堤建筑物的安全運行、水政保安等進行管理,潭下鎮水利水電管理所位于潭下鎮政府辦公室內,辦公面積為20m2,華城鎮水利水電管理所位于華城鎮辦公區,總面積為300m2。當前,華城和潭下兩鎮水利工程管理存在工程管理機構不完善,缺乏技術人員進行相應的管理指導。由于現有的管理人員和管理手段不固定,運行管理費用落實不到位,導致水利工程現代化管理達不到要求。
4.河堤日常維護技術管理措施
4.1工程管理范圍和任務
4.1.1工程管理的范圍
(1)對跨堤、穿堤交叉建筑物進行管理。
(2)對堤身、治理段河道、護堤地、排水溝進行管理。
(3)護岸工程。護安工程主要包括坡式護岸建筑物和立式建筑物。
(4)附屬工程設施。附屬工程設施主要包括交通、觀測、通信設施、測量控制標準點等維護管理設施。
(5)生活區建筑和生產區建筑的管理。主要包括設備材料倉庫的管理、辦公用房的管理、砂石料堆場的管理、維修生產車間、生產生活福利設施。
4.1.2工程管理任務
潭下河治理工程完工后,需要按照五華縣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管理,保證河道可以安全的進行防洪排澇,其次要對河流的水質進行保護和檢測,對兩岸的綠化和設施進行維護,充分將防洪排澇的作用發揮出來。具體的管理任務如下。
(1)做好河道法律的宣傳工作。做好《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河道管理條例》和防洪排澇相關條例和法規的宣傳工作,對上級主管部門的相關指示貫徹到位。
(2)維護水利設施。工程維護主要包括河道護岸、岸墻、堤坡綠化維護、穿堤建筑物的維護等,管理單位要制定完善的巡查制度,定期維護和檢查水利設施,遇到一些比較大的問題時要立即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做好河堤的加固措施,定期協助上級部門對河道進行清理,保證河道防洪排澇設施可以正常運行。遇到暴雨等自然災害后,要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做好水利設施的維護和檢查工作。
4.2水文觀測技術
本工程使用人工觀測的水文觀測技術,定期對河床的變化情況、河道的水位情況等進行觀測,對河道的流量進行觀測,工程新建和加固堤防河道沿岸每間隔500m左右的距離要布置一個長度為4m的水位標尺,一共布置了10個水位標尺,逐步實現自動化、現代化的觀測和測量,從而為工程運行以及工程未來河道的治理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
4.3工程安全監測
為了保證工程安全運行,及時處理工程隱患,需要構建一套實用的并且具有良好管理效果的安全監測系統,管理單位需要做好工程監測工作,掌握堤防工程和附屬工程的安全狀態,以便可以及時處理遇到的問題。本工程安全監測主要包括建筑物表面的變形觀測等。其中表面觀測主要是為了對堤基和堤身范圍內洞穴、裂縫、隆起、滑動、翻砂涌水等變形現象進行觀測。變形觀測主要是人工觀測建筑物的沉降和位移,本工程每間隔250m在堤防沿岸設置一個觀測斷面,每一個觀測斷面分別在堤頂兩側堤肩處設置了沉降觀測點和位移觀測點,人工對堤身的沉降和位移情況進行觀測,一共設置了50個沉降觀測點和位移觀測點,每段治理河道前后端都布置了兩個校準基準點,一共設置了12個校準基準點,配備了4臺觀測水準儀和經緯儀。
4.4生物工程和其他設施管理
(1)生物工程。本河堤背水坡和迎水坡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選擇草種,盡可能保留河岸原有的植物,從而達到美化環境、保護堤岸的目的。監測河道的水質情況,包括沿岸排放到河道中的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重點監測BOD5、DO、NH3-NO的含量,確保河道兩岸的水質可以達到農田灌溉的基本要求。河道沿岸的綠化設施全部都歸入到工程管理機構的責任范圍中,重點做好樹木、堤坡草皮和附屬設施的維護管理。endprint
(2)防汛搶險物資配置。按照規定要求儲備下述幾種物資。
①搶險物資。主要需要配備土工布、袋類、砂石料、塊石、樁木、鋼管等物資。
②小型搶險設備。便攜式工作燈、發電機組、投光燈、電纜等。③救生器材。救生圈、救生衣等。④其他設備和配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儲備。
4.5完善工程管理機構
工程完工后沒有另外設置工程管理機構,流經潭下鎮和華城鎮境內的潭下河仍分布由潭下鎮和華城鎮水利水電管理所來負責,鎮水利水電管理所作為專門的管理機構,此次潭下河治理段河道、河道兩岸的堤防工程、沿岸穿堤建筑物等均由鎮水利水電管理所負責管理。
4.5.1管理機構的基本職能
貫徹并執行廣東省和國家有關河道、水利、地方的法律法規,做好河道防洪工程的管理工作,對工程建筑物進行監護和養護,保證工程可以正常運轉,將防洪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充分發揮出來,肩負起防洪搶險的重任。
4.5.2合理的進行人員編制
該工程河道堤防為四級堤防,設計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編制定員級別為四級,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定崗標準》和《堤防工程管理設計規范》中的相關要求,以“以事設崗、以崗定崗、工作量定員”的基本原則進行定崗定員,倡導合理兼職并盡量減少非生產人員數量。
5.結論
綜上所述,在河堤壩運行過程中,做好堤壩的維護和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在管理過程中各個管理單位要將河堤的維護和管理歸入到決策范圍中,建立完善的管理工程管理機構,并對河堤日常管理的管理范圍和管理任務進行了明確,從水文觀測、工程安全監測、生物工程管理等機構方面對工程管理措施進行探討,保證河堤安全穩定的運行。
參考文獻:
[1]王昭升,盛金保,李雷,等.中國大壩管理現狀及風險管理主要問題探討[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6(02):41-46.
[2]張顯東,王永安.災害防御工程的費用和效益問題淺議[J].災害學,1996(2):1-4.
[3]高磊.真空預壓固結排水法在水利工程堤防加固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8):97-99.
[4]李芳.水利施工中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科技展望,2016(09):132-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