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完善,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探究式學習是有效方法之一,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探究意識,進而實現學生個體化的綜合發展。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改變自身傳統教學觀念,以探究式教學方法為指導,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要對探究式學習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地理;探究式;學習方法
探究式學習方法可以通過有效情境的創設分析,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創新意識。這樣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的良好效果。
一、現階段初中地理的教學現狀研究分析
(一)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得不到有效突破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影響,目前很多初中地理教師在具體教學時仍然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沒有充分認識到新教改對于初中地理教學的目標要求。具體如下:第一,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只關注學生是否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掌握,進而忽視了學生在初中地理學習中自主探究意識的培養。第二,教師在初中地理知識的講解時,往往過于強調重點內容的學習,還有一些考試的解題技巧等,對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始終處于忽視狀態,進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無法有效利用探究式學習方法
現階段,我們初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很多,但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第一,由于受應試考試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往往都只關注學生對知識的識記能力,在具體教學中也注重以考試內容為主,對于考試關注的章節和知識點重點講解,而對于不考的章節或考的較少知識點部分則不講或簡單講解。第二,學生在長期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下,養成了不思考的習慣或思考比較淺顯,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進而無法發揮探究式學習帶來的能力培養方面的意義。
二、探究式學習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積極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探究
熱情
在現階段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學會合理利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通過相應手段和策略來為學生創設其感興趣的教學情境,進而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例如:教師在講述《地球和地球儀》這一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好地球儀這一教學工具,上課時利用其向學生們進行提問:“現在你們能準確找到自己的位置嗎?能準確描述自己的位置嗎?”借此來進行簡單問題情境的創設,進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其對地理特別是生活中的地理產生一種研究的欲望,接下來教師圍繞提出的問題引導班級學生展開積極的分組討論。在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互助的意識,創新的意識以及發散性思維能力,從而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式初中地理的學習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準確把握時機,對學生展開積極引導或解惑,從而實現探究式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二)合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中,由于受教學成績考核的壓力,教師通常都只重視學生基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讓學生記住常考的知識點,忽視了學生知識的獲取過程與方法。這樣在短時間內或許能夠獲得想要的結果,但教學的效率并不高,因為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與地理素養的培養。如果在實際教學中能夠學會合理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媒體,則有利于實現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與地理素養的培養。如借助網絡多媒體技術來對學生進行直觀演示,進而為學生創造一種便于展開探究學習的教學情境,從而實現高效學習。例如:在學習《板塊運動》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積極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們播放一些關于板塊運動的圖片或動畫演示,不僅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利于問題的探究解決。教師根據相關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山脈是怎么形成的?喜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為什么高度還在不斷升高?”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來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指導與提示,這樣學生不僅擁有感性的判斷還能具備理性的認識,從而實現對新知識的準確掌握和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探究求知的意識,從而實現初中地理教學的最大效益。
總之,在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完善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學生的學習需要,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方法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創新意識和探究意識,還有利于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不僅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綜合發展,還有利于其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效忠.初中地理教學中探究式學習方法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6(92):134-135.
[2]萬力.淺談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學設計[J].文學教育(中),2016(5):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