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建華
【摘要】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一直在探究高效的教學模式,這要求我們歷史教師要尊重科學的教學觀,事實求是、尊重歷史的價值觀,立足于高中生的實際水平,因材施教、創(chuàng)新教學,從而讓學生在積極、愉悅的氛圍下,進行歷史學科的學習,掌握更多的學科知識,提升歷史學科的學習素養(yǎng),進而打造具鮮明特色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歷史 高效課堂 創(chuàng)建方法 教學研究 學習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039-02
在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歷史學科的教學往往是教師單向的行為,以授為主,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然而,新課標要求歷史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探究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因為不了解學生具體的情況,無法適應其學習特點的教學注定是低效的。高效課堂的打造一定離不開,對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通過課堂教學設計,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力及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發(fā)展和提升。
一、注重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材施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使了解學生的基礎發(fā)展與學習特點,同時幫學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和程度。為自主學習和發(fā)展主體性創(chuàng)造空間,這樣以來學生就可以調整自身去發(fā)展主動探究的能力。首先,在歷史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抓住歷史課的主要脈落,落實新課改減負增效的政策,有效的提升課堂效率。第二,教師應該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習效果。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精心設計的教案來導入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并進行有效的互動討論,從而實現(xiàn)形式與教學目標的結合。第三,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教學,在設定學習目標時,給學生跳一跳夠得到的蘋果,讓他們體驗到歷史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二、利用反轉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利用好新課改的時機,開始多樣化教學探索。翻轉課堂即是這種探索后的結果,翻轉課堂”的實質就是先學后交,以學定教。在學生自主學習歷史教材的基礎上,解決學生學習探究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以岳麓版教材《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一文為例,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引導學生分別掌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北宋的二府三司制、明朝廢丞相設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立等知識。從而比較、分析,不同時期的中央集權之間的變化,縱向比較他們利用中中樞權力機構加強統(tǒng)治的演變過程,其利與弊分別是什么等。
三、利用小組合教學,拓展學生思維
何謂小組合作教學,也就是說,在課堂中注重師生合作與互動,通過教與學的互助相長來提升教學的高效,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分組討論,讓組內與組間的合作互動,來創(chuàng)造性的完成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增加歷史學習的自信,增強人際交流與歷史知識的探究,加深理解。以岳麓版高中教材《王安石變法》一節(jié)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行學習,去找到“王安石變法的歷史背景,讓學生對于變法的必然性和進步性進行討論。可以提問學生:“你是怎樣看待王安石變法?”然后要求他們以小組的形式,根據(jù)所學知識和既有材料總結得出結論。
此外,各小組之間可以利用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可以相互補充、求同存異,這樣的小組合作模式一方面讓課堂變得趣味,另一方面還加強了同學之間的聯(lián)系,增加師生交流機會等。
四、利用優(yōu)勢資源,提升教學效率
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以及新媒體的發(fā)展,充分合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尋找優(yōu)質的教學方式,利用好影音資料。比如:在講授岳麓版教材《辛亥革命》一節(jié)課時,觀看影視資料,創(chuàng)設情景,以掌握武昌起義的基本史實。通過利用影視資源作為課堂導入,讓學生被影片的內容所深深吸引。
“武昌起義的槍聲已去,但辛亥革命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現(xiàn)在傳承到我們在座的同學肩上。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就是要思考革命的成敗得失,學習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學習孫中山等人順應世界潮流不斷進取的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力量。我們也期待著海峽兩岸以此為契機,使兩岸關系有新的突破……”。
以這樣的影視臺詞直觀形象的讓學生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有助于加深印象,產(chǎn)生學習的探究動力。通過這種優(yōu)化教學的資源利用方式,對知識的傳播和知識的學習都有助力的作用。
然而,教學是一件需要不斷提升的過程,其教學過程千變萬化,但有一些原則性的、優(yōu)質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其根本是不會變的。在歷史教學新課改的今天,教師一定要革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轉變思維模式,積極面對挑戰(zhàn)。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有效教學模式,打造出屬于自己特色的歷史教學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也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參考文獻:
[1]謝麗芝.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策略[J].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qū)灣里一中,2015(20):04-15。
[2]劉仲.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高效課堂建設[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