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利琴
【摘要】寫作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仍是中學生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必須具備的能力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勢下,培養初中學生的寫作素養呢?本文從個人的教學實踐做了總結和體會。
【關鍵詞】寫作素養培養 體驗 積累 閱讀 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080-02
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天下。寫作一直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提起作文課,很多的學生卻言,作文想說愛你不容易。在這些年的語文教學中,碰到不少有作文恐懼癥的學生,搜索枯腸,絞盡腦汁難于成文。如何去解決這一難題,我總結了個人在語文寫作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策略。
一、培養學生關注積累自己的生活體驗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一般而言,注重生活體驗和積累的學生,用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學生對于寫作都是躍躍欲試很有寫作的欲望,學生在作文里能抒發個人的情感、個人的情趣和個性的。這一類的學生,作文時都是下筆洋洋灑灑,一氣呵成。作文內容豐富多彩,把自己或心情愉悅、或抑郁煩悶、或悲痛傷感、或深惡痛絕等情感付諸于筆端,溢之于辭表。而沒有個人的體驗,沒有自己對生活感悟的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就會出現無話可寫,無情可抒,胡編亂造,東拼西湊,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味同嚼蠟。
因此,培養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的意識和習慣就尤為重要。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運用分條塊的方式,化整為零,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細致觀察,引導學生從肖像、動作、神態、語言、心理等方面去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事、景,用五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角度觀察去用心去寫自己的生活體悟。學生一句一句地去寫,一個個條塊的完成,由句到段,由段到篇,一點一滴地積累,積沙成塔,集腋成裘,語言表達的能力自然會隨積累水漲船高。
二、以讀促寫,重視閱讀
閱讀是寫作的基座,葉圣陶曾說:“如果教好閱讀課,引導學生逐課逐課地體會,作者怎樣用心思,怎樣有條有理地表達出中心思想,他們就仿佛跟作者一塊兒想過考慮過,到他們自己作文的時候,所謂熟門熟路,也就比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1]
學生每日往返于家校的兩點一線之間,社會接觸面狹小,思維受限。閱讀的積累是學生通向外界的一扇窗,是學生除去自身生活體驗之外的另類體驗。閱讀不但可以開拓學生知識的視野,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理解文本的內容和情節,更可以在閱讀中體會和掌握文本的表達技巧。在閱讀中,學生既能提高自身的文學欣賞能力,又能提高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作文素養養成有效途徑是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培養出“文感”和“語感”。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時間細細地進行文本的閱讀,品味文本,課外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名著,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也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總而言之,閱讀對寫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三、創設情境,激情作文
研究學情,運用情境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心理,結合課文內容,拓展教學思路,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寫作的興趣,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點燃學生的寫作沖動,使學生的情感表達欲升騰爆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情緒,能即時感受、瞬間聯想、發揮想象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生活,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感悟,抒真情,寫實感。使學生自發的有效的作文教學情境能促進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生共鳴,瞬間讓學生激情進入教師預設情境,文思泉涌,在寫作中感受駕馭文字的快樂。
初中課本里不少文章是蘊涵深情厚意的美文,比如在《端午的鴨蛋》《春酒》這一類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平淡的文字下蘊涵的深情,去品味作者的表達技巧。雖然文中的風俗和當今的學生是有時代差距的,但是利用情境教學,讓學生以導演的身份拍攝《最難忘懷的家鄉——南寧》的影片,準備選取哪些內容,準備用哪幾組鏡頭來拍攝眼中的南寧。或者在此情境中,讓學生寫一寫家鄉的美食,寫一寫家鄉的端午節之類的作文,學生一定是欣然命筆,能夠一氣呵成的。特別是關于南寧的美食,學生會有許多的話要說,學生的生活閱歷雖是有限的,但是對于他們熟悉的引以為豪的生活事物,例如南寧的中山路,南寧的老友粉都是學生熟悉的可以寫的,這樣的材料學生可以信手拈來。在《香菱學詩》一文中,在學生去品味曹雪芹對香菱癡迷于學習寫詩的幾個片段描寫后,馬上要求學生描寫一身邊同學沉迷于網絡游戲的片段,學生個個奮筆疾書。
總之,在新時代的教育發展形勢下,以學生為本,以發展學生寫作能力素養為導向,重視學生的素材積累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抒寫自己個人的感悟,并能對之分美丑、辯善惡、明是非、甄真偽。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以讀促寫,創設情境,三管齊下,三舉并措,從內在激發學生自發寫作的潛能,真正享受到寫作文的樂趣,學生在作文課上文不加點,文采飛揚還會遠嗎?
參考文獻:
[1]杜丙新,汪向征.初中語文寫作價值取向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31(1):36-40.
[2]李麗霞.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