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峻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組織者,是良好班風的倡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想要讓全班學生生機勃勃,富有個性,班主任在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天天向上,形成班級特色。從智慧、健康的育人目的,嚴格、自律的組織紀律,溫暖、和諧的情感交流和積極、有效的家校溝通四大方面著手,創設富有特色的初中班集體。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特色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校的創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視自身的發展,努力創辦具有自我特色的學校。這特色并不是空口白牙一句話,而要服從學校積淀的文化,應與學校的歷史相聯系,與學校的辦學條件相適合的。辦特色學校還應大力加強班級這一最基礎群體的創建工作,激發班級圍繞學校的辦學特色與目標,創建特色班級,形成上下聯動的創建機制,確保學校的辦學特色得到落實,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建更加有利的環境。
以下是我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在創辦特色班級中的一些啟示,拋磚引玉:
特色一:智慧、健康的育人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認為,成人比成才更加重要,要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要讓學生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必須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向上的團隊合作精神,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為了能讓學生擁有更加健康的道德思想認識,我經常會在班級中開展一些忠心祖國、奉獻愛心、尊老愛幼等活動,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活動,獲得相應的道德素養。如通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活動,讓學生明確我們是祖國的主人,國家的興旺發達與我們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再如遵紀守法的活動,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闖紅燈,不打架斗毆,愛護集體等。通過類似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特色二:嚴格、自律的組織紀律
“無規矩不成方圓。”嚴格而強有力的組織紀律是規范學生行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前提。因此,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將班級中的每一項事務都細化成為規定,讓學生嚴格地遵守并自律。如規范的早讀、午休和自習課的紀律。早讀:在老師來之前,聽寫英語單詞,每天十個,由英語課代表負責。午休:分時間段安排學生復習功課,寫作業,休息。由指定的學生負責。自習課:要求學生必須安安靜靜地上自習,不準說話,下位,開始的時候要求要到位,處理要嚴,等學生養成了好習慣就可以放手讓值日生管理了。再如力爭在升旗、做操和學校的各種大型活動中表現突出。在升旗的時候,要求學生站隊要快、靜、齊,要站得挺、直,要有飽滿的熱情和向上的精神。在做操的時候,要求學生每次都要爭取第一個站好隊,要求動作整齊、標準。現在,學生已經養成了處處爭第一的習慣了。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我們都力爭做到最好,學生心里都有一個信念:我要為集體爭光。我們在板報評比中都得了獎。再有狠抓課堂紀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在課堂上,尊重老師的勞動,尊重知識,也遵守紀律。要求學生要放得開,收得住。要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課。由值日生每天總結當天的紀律情況,評出每天的先進組。在這種氛圍下,班干部的工作很盡心,很認真,很負責任。我把自習課分給班干部,讓他們組織講課、講題、聽寫、默寫。這樣既鍛煉了能力,又樹立了威信。
特色三:溫暖、和諧的情感交流
沒有交流就沒有教育,就沒有感悟,同樣也不會有情感。如果在班級管理中,只用強硬的手段逼迫學生遵守,難免會讓有些學生滋生逆反心理,使得班級管理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除了制度,情感的投入也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師生之間的溝通,首先是面對面的交流。我常常會到宿舍里陪學生聊天,談天說地,什么都說,說著說著,學生就把我看作是同伴,心里慢慢就放松下來,產生了親切的依賴感,久而久之,師生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管理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了。除了面對面的交流之外,我認為,審閱、批改日記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我會仔細、認真地閱讀學生的日記,并在上邊寫下真誠的評語,現在班上的學生都習慣了在日記上和我進行交流了,而且日記也越寫越好了。記得有這樣一首詩:我到河邊飲水的時候,我覺得那水也渴著,我飲水的時候,水也飲我……我和學生之間,有三個共同:共同感受:感受學習的過程,感受同學的情誼,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學習的快樂,分享友情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共同成長:不停地學習新的知識,更新觀念,和時代同步,和學生共同成長。
當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有的時候還會很心煩,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當你走上講臺,看到你的學生在你的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變,當你被學生圍著快樂地談笑,當學生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當家長打電話來告訴你,孩子變得懂事聽話了……那快樂是無與倫比的。
參考文獻:
[1]楊同銀.班主任工作技能訓練指導[J].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1.
[2]東纓.泛舟誨海[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