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巧芳
【摘要】本文對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模式應用分析的過程中,以有關教育學、心理學、地理學作為理論指導,了解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及地理教師所涉及到的課堂提問,進而對地理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模式構建提出針對性意見,希望可以優化高中地理教學所提出的問題,培養學生形成地理核心修養。
【關鍵詞】地理核心素養 教學提問 高中地理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186-01
前言:課堂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及學生一同構成,提問也是教師和學生溝通主要形式。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主體,高質量的地理課堂提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大部分研究人員都將研究重點放在了課堂教學提問上面,問答式也成為了教師最常應用的教學手段。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提問模式還存在一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研究。
1.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1課堂提問涉及的要素綜合多,時空綜合及地方綜合少
從地理課堂提問綜合性角度來說,教師很少會提出綜合思維能力方面的問題,更不要說時空綜合、地方綜合方面的問題,僅僅在少數幾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會提出三維綜合能力方面的問題,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上提問比例的10%之下。這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基本上都屬于常見性現象,很少能夠結合多個地理要素分析。
1.2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課堂提問數量不足
筆者在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統計之后發現,教師所提出的大部分問題都屬于理論性問題,很少會對學生地理實踐能力進行培養。高中階段地理學科教學目標明確提出:掌握地理圖表運營能力,可以自行收集、整合地理信息,從環境、社會經濟、空間等方面分析地理問題,自行學習地理學科知識。但是大部分地理教師都追求高效課堂,進而對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培養較為忽視,很少會利用課堂時間開展地理實驗及地理調查教學[1]。
2.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課堂提問策略
2.1提高課堂提問的綜合性難度,加強時空綜合能力的培養
地理學科十分關注事物及現象之間所存在的空間關聯。所以,教師在借助提問方式培養學生綜合思維時,空間及時間因素屬于必不可少內容,而二者之間關聯屬于相互影響及約束。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對不同事物要素所存在的物理關聯分析,正確認識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只有在圍繞地理環境要素提出問題,才可以保證學生深入了解地理學科知識。
之所以研究地理學,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對地理景觀深入了解,預測事物今后發展趨勢,這樣也就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眼前事物,而是應該對地理景觀變化歷程探究。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想要真正理解地理事物及地理規律,就必須以時空綜合作為前提條件。例如,教師在對城市問題講解過程中,就可以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收集城市在空氣質量方面數據,進而提出針對性問題,通過時空綜合手段,引導學生認識到城市生態與環境之間的關聯。
2.2借助地理實驗及地理探究環節的提問,填補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缺失
地理教師在一段時間內,一直采取傳統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學生沒有時間對地理事物形成的過程思考,因此造成學生也無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也就無法實現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根據有關部門現實,開展地理實驗課程,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想象力。
開展地理實驗及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發現自我,為學生提供思考地理問題的平臺。學生參與地理實驗每一個流程,自行收集資料及操作,這樣可以對地理知識點有著深入了解。因此,地理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填補傳統教學漏洞,完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實現以學生作為主體教學宗旨。學生雖然是實驗及探究主體,但是教師還需要在旁輔導,引導學生參與實驗及探究每一個環節,幫助學生明確研究方向。通過地理實驗及地理探究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情況下,地理教師還可以借助身邊出現的問題,讓學生從地理角度分析,應用地理手段解決問題[2]。
結論: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全面落實過程中,提升教學提問環節質量,調動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地理思維,真正解決地理問題,這依然成為高中階段地理教學在設置課堂提問環節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對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模式分析研究,就是希望可以為教師提供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張靜.關于高中地理課堂趣味式教學法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
[2]張靜.關于高中地理課堂趣味式教學法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34:107+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