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瑛
摘 要:微課,這種整體形象的教學能促進學生體育動作泛化階段的形成,為整個體育動作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在不同體育項目中使用微課的經歷,剖析微課如何提高初中體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體育學習;教學效果
體育微課是指按照《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的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及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與學的活動全過程。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過程多處于感性認識階段。因此,他們在學習一項較為復雜的技術時,需要教師將一個完整動作分解成若干技術環節,并且要對他們明確指出每個技術環節的重點和難點。如果教師運用微課教學就可以恰到好處地將復雜的技術簡易化,讓體育學習更加輕松。
一、兼顧個體差異
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一節體育課中出現的技術難點也是不盡相同的。老師所講的重難點,只能是對一節體育課中大部分學生出現的重難點問題進行講解,無法顧及每一位學生。體育微課可以說是在傳統的課程中進行了一次改革。各個體育人士集中精力抓住體育課程中的各個知識點進行攻破,將體育課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他們的貢獻為我們基層教師提供了技術理論的支持,在做起體育微課時更加有底氣。
二、根據體育學科的項目特點選題
選題是微課制作最關鍵的環節,我們要根據微課制作的目的、教學對象等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選題。如以“排球正面上手傳球”為教材,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排球上手傳球的“身體姿勢、基本手型、擊球點以及用力順序等技術要點”為目的而制作,通過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大的輔助效果。
廣播操和武術教學的難度是我們體育教師有目共睹的,一般存在的問題有:人數多,老師顧不過來;學生看不到示范也聽不到聲音,覺得枯燥無味。另外,多班鄰近上課的教學環境,導致學生東張西望,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興致,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教學效果更差。
我在教武術操和廣播操的時候,把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拍攝成視頻短片,并把該視頻傳到班級群文件里,每次上課的前一天通知大家觀看,提高大家觀看的可能性。在錄制微課時,我把一節武術操分解成若干個動作,配上通俗易懂的講解,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是學生在家里就可以預習和自學,大大降低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盲目感。
三、利用微課,促進學生合作互助、突破難點
與傳統教學不同,微課教學的優勢在于不再過度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突出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過程。我在對“蹲踞式起跑”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微課中先不講解蹲踞式起跑技術動作,而是反復呈現“各就各位、預備、跑”的動作圖解。我適時指出這三個動作就是蹲踞式起跑技術動作的三個階段,并讓學生思考:這三個動作的身體狀態有什么變化?請學生先從身體姿勢的變化入手進行思考,教師分別點撥每張圖的身體姿勢和技術動作的特點,并且向學生強調本課學習的重點是第二張圖(預備姿勢的重心前移),難點是第三張圖(后蹬有力,上體積極前抬)。這樣一來,學生便能輕松進入接下來的學習中。接著,我又在微課中設計出各種簡單的起跑組合練習方法。這樣,在室外的教學中可以不用花費太多時間跟學生講解示范練習的規則和方法,留下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在練習中思考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學生可以根據每個小組在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尋求老師的幫助。在微課學習的最后階段,我選播了世界短跑名將博爾特的起跑慢動作視頻,優美的動作結合激情的音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情感參與,讓學生感受到微課學習是一種視覺享受。整個微課的設計因為注重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自學的時間,從而使學生樂于學、主動練。同時,學生通過在微課學習中的觀察、判斷、評價,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情感參與,他們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課堂效率自然顯著提高。
四、微課的針對性要強
微課要具有針對性,不僅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進度,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太復雜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視頻內容最好是當節課的教學內容,其中包括該節課教學動作的示范和難點動作的講解。學習內容只需要選擇解決一個動作的某個知識點。比如,教師選擇前滾翻動作中的“低頭團身”這個知識點,首先示范幫助學生解決低頭團身的輔助動作,并指出注意事項就行。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微課的內容和練習方法,不必過于繁瑣和復雜。
五、還需完善的幾個細節
1.在拍攝體育微課的過程中會比其他學科復雜,尤其是拍攝技術課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困難,很多運動項目的技術特點就是要求速度快才能達到效果。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對部分動作可以用慢動作、固定視頻、放大畫面等方法,加深學生的印象,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供學生觀看的時間要把握好,可以在學生上課前三天放到QQ群當中并通知學生觀看,也可以讓學生課后進行鞏固,對更好地掌握動作技能有很大的幫助。
3.利用錄制學生自身的動作視頻找出存在的問題。學生在練習的時候看不見自己完成動作的情況,用視頻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學生通過對比找出自身的不足,然后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教學效果會更好。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是不能脫離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的,它只是對課程的有力補充。教師要根據教學所需達成的目標和學生掌握的程度設計微課。讓學生很快突破體育技能泛化階段,進而形成固化動作概念,在回歸體育課堂時,可以進行自我指導。
通過這樣的教學小變革,我發覺微課可以節省課堂時間,在同樣的一節課當中,學生能學到更多的內容,學習的效率自然提高了。一方面,它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生能很直觀地看到自己將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體育鍛煉。
讓微課多多走進校園和家庭,讓微課給體育教育帶來明媚的春天。
參考文獻:
[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
[2]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