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裕杰
摘要:為了全面提升我國語文教學水平,弘揚民族文化和人類文化,我們就必須要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深入研究,不斷豐富語文教育內涵,向學生展現語文文化魅力,努力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教學目標
前言:
語文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工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只有充分掌握語文課程特點,進行積極的教學引導,著重突出世界觀、價值觀課程教學目標,豐富課堂教學內涵,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語文自身魅力。因此,本文筆者就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夠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不斷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水平。
1.兼顧人文性和工具性
語文是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工具,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基本特點就是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根據新課程標準,初中語文課程要將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等因素放在教學主要位置上,突出語文教育豐富的內涵,為其展現豐富的郁文自身魅力,還其本來面目。
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我們一定要重視語文人文性的體現,但也不能忽視語文的工具性,加強人文性與工具性之間的相互交流。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著名文學家葉圣陶曾說過: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積極挖掘聽說讀寫的創新,而不僅僅是游離在聽說讀寫之外的換湯不換藥,搞形式主義。
初中語文課堂需要進行深入反思,教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堂教學是弱化基礎知識。由于對語文人文精神的過分挖掘,課堂教學反倒忽略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基礎知識的講授被很多教師看作是過時、落后,語文基礎知識弱化,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基礎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現代先進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及手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語文文字揣摩,傳統的優秀的要繼續傳承下去,舊的腐朽的才應該摒棄,讓學生對精彩文學文段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利用朗讀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語言閱讀能力和地位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文章流暢的朗讀出來,增強學生的文學感悟能力,使其能夠更好的表達自身意見和想法。
初中語文教學一定要奠定扎實的語文基本能力和基礎知識,將人文素養培養放在語文文字訓練當中來,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結合,不斷提升語文教學思想境界,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更好的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2.加強對初中生自主性學習的引導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這樣是十分不對的,許多教師經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象:課堂教學講解變少了,亂哄哄討論的現象已成為常見的情況,學生天馬行空毫無根據的胡言亂語不受限制,教師越來越少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這樣就讓學生變成無頭蒼蠅,不知該何去何從。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正確積極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無論是對學生什么樣的言論都是夸贊的、欣賞的,這就讓學生難以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
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長期語文教學的“多樣性”、“獨特性”和“模糊性”對學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學生長時間肆意發表自己的意見,毫無根據的發表言談,這樣學生很容易產生語文學習誤解,學生雖然獲得了表面上的自由,但是思想卻過于放縱。教師想要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就必須要充分結合多種教學形式優勢,不斷提升教學的實用性,加強課堂引導,增加師生間的互動。
3.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要兼顧獨立思考能力培養,采用全面的合作學習方式,爭取做到人人參與、競爭合作、組組互動,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啟迪和享受,真正意義上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和意義。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現今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過于形式主義,跟風追求小組學習形式,浪費了大量時間做無用功。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課完全用于討論,但是卻毫無結果。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常看到如下場面:小組總權威人員慷慨激昂的發言、演講,而其他成員都是靜聽“高見”。小組成員互補溝通,各自為政;小組成員積極發言,但是言論缺乏中心點,討論的在熱烈也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種種的表現可以了解到,初中語文課程教學要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避免讓課堂學習流于形式,初中語文教師只有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意義,能夠獨立思考和處理合作學習間的關系。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
結束語:
初中語文教學要積極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協作能力和合作精神,進行正確的學習評價,注重課堂引導,為學生語文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殷立明.教育教學論壇.2014(27)
[2]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陳秋桔.新課程(上).2013(02)
[3]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D].王剛.延邊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