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以致于影響了教學效果,尤其是在農村小學,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表現更不理想。因此,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擺在我們農村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在教學工作中,作者主要從語文課堂上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習慣培養上談了一些淺薄的見解和簡單的做法。
關鍵詞:學習;習慣;培養
我們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由于社會、家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以致于影響了教學效果,也影響了新課程的更好實施。尤其是在農村小學,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表現更不理想。部分學生課堂上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分散、不能專心聽講、不愛舉手發言、不愛質疑討論、作業比較馬虎……種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導致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也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近十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證明:只有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才能使之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良好語文學習習慣一旦養成,不僅能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促進各項語文能力的形成,而且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擺在我們農村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在教學工作中,我對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有了一些淺薄的見解和簡單的做法,現述諸于下。
一、聽的習慣——專心致志、聚精會神
課堂上,我們總是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低年級學生往往不是很明確。我是這樣對學生說的:“聽的時候眼睛注視著老師或發言的人;要聽清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插嘴。”由于受年齡特征的限制,學生普遍存在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不喜歡聽別人說的問題,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教給方法。做什么事貴在堅持,現在我們班的課堂上,大部分同學能傾聽別人的發言,但不時還會有失控的局面。當然,在對學生聽的習慣的培養中,少不了學生最能夠接受的方式:那就是表揚鼓勵。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捕捉學生的每個進步,讓他們享受到喜悅,促使他們更快地進步。
二、說的習慣——口齒清晰、表達完整
低年級學生詞匯量少,語言表達能力差,大多數學生沒有說完整的話的習慣,回答問題喜歡用一兩個詞簡單回答。而中高年級同學也有心里明白,嘴上卻講不清楚的情況,弄得自己十分緊張,別人也聽得吃力。
老師在指導學生把話說清晰、說完整的時候,可以利用課文中學到過的句式,如一年級的六種基本句式:誰(什么)是什么;誰(什么)干什么;誰(什么)怎么樣,就可以幫助學生說簡潔而完整的句子。同時還要注意堅持說普通話,注意說話的語速和語態,抑揚頓挫,文質彬彬。能清楚地說話,明明白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既可鍛煉思維的敏銳性,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力。當然,首先老師自己必須做到說話完整、清楚、有條理,才能起示范作用。
三、讀的習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1、課內閱讀要準確、流利、有感情
小學語文教材文字優美、富于童趣,給朗讀訓練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我在課內朗讀方面通常是三點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首先讓學生借助拼音,掃除文字障礙,通讀一遍課文。遇到較長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然后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課文中優美的句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也可以同桌互相比賽讀。讀書前要讓學生養成帶著問題讀書的習慣,并且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再提出來。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教給他們動筆的方法,教給學生方法后,還應當在以后的教學中多次強化,最終形成學生不自覺的行為即習慣。
2、課外閱讀要樂讀、多讀、重積累
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是相輔相成的。營造書香校園,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每一學期我校都要評選“書香家庭”“小書迷”,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的習慣。成立班級圖書角,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時間,充分利用閱讀課時間,認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每個孩子能把自己閱讀的內容運用普通話流暢的表達出來,并評選當周的閱讀之星,來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高年級學生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寫的習慣——端正姿勢、整潔美觀
俗話說:字如其人。寫字的過程就是學習做人,培養學習態度、習慣的過程。正確寫字姿勢的培養,必須從學生初入學時抓起,因為初入學的兒童可塑造性強,寫字姿勢尚未定型,在這個階段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要讓學生養成寫字姿勢“三個一”的習慣,即一寸、一拳、一尺。有了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寫好字,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提筆即是練字”,不管在什么場合下寫字,只要一提起筆來,就要一筆一畫地寫,認認真真地寫,力求做到筆畫清晰,間架合適,行款整齊、美觀。一開始,學生可能不太習慣,也可能影響做作業的速度,只要堅持下去,就能越來越熟,做到既寫得好又寫得快。
要培養學生作業書寫工整的好習慣,教師也應注意教學時板書設計合理,書寫規范整齊,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感染學生,身教重于言教,經過潛移默化,就容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一項復雜、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有學校、家庭多方面的配合,但關鍵在教師,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從愛心出發,持之以恒、耐心細致地做好本職工作,花朵定能蓬勃的開放。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教育學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