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勇
摘要:1989年在德國召開的第一次國際認知語言會議以及1990年創刊的《認知語言學》雜志,標志著認知語言學的學科地位的確立。認知語言學是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和歐洲星期的新的語言學科,處于語言研究的前言。認知語言學翻譯觀旨在探討翻譯的本質和翻譯教學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視角,在認知語言學的基礎上的翻譯教學模式,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以及改進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都具有積極地作用。
關鍵詞:翻譯教學;認知語言學;翻譯能力
認知語言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解釋語言學。認知語言學不僅是對語言事實進行描寫,還致力向理論解釋的方向前進,進一步的解釋語言現實背后的認知規律。她力求用最少的歸結解釋很多表面似乎不相關的現象,并且力求提出獨立論證,而非特設的解釋,有利于加深對語言的認識,解釋語言的本質。同時,認知語言學是以語義為中心的語言學,傳統的翻譯理論大多注重翻譯的結果,通過原文譯文的對比,總結出相應的翻譯技巧。不足的是,這個過程缺乏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相應轉換做出分析。兩種不同的語言系統在大腦中的轉換,不同的認知自然會產生不同的譯文,因此筆者認為在譯文的過程中大腦的認知機制起重要作用。
1、認知語言學的翻譯觀
認知語言學以圣體的體驗認知為出發點,以概念結構和意義為研究的中心,堅持體驗哲學觀,旨在尋找語言背后隱藏的認知方式,并且通過一系列的認知方式和語言系統對語言做出一次性解釋的跨學科領域的學科。認知語言學強調認知和經驗對語言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任何語言現象都是有理有據的,可以從心里和認知的角度找到依據來解釋現象。認知語言學的翻譯觀“翻譯在現實體驗的背景下認知主體參與多重互動作用,在理解透徹原文表達的各種意義后,在譯文中要努力勾畫作者描寫的現實和表達的感情?!彼麖娬{認知和體驗的制約作用,又承認作者和認知的主體會受到其他參加翻譯活動的認知主體間互動的制約,它是一種平衡的翻譯觀。認知語言學關注譯者的認知活動,用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去看待當前翻譯教學,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的發現,同時也有利于譯者譯文的創造性。
2、翻譯教學中翻譯能力的培養弊端
2.1理解不到位
很多學生簡單的認為單詞就是單詞,句式就是句式,僅僅是知道單詞的常見意思,而不知道在特殊的場景下單詞的其他含義。對于翻譯文章來說,在某種場景下這種方式往往顯得無力,在特定的背景下,文章可能賦予單詞特定的理解方式,有著不同于常見單詞的特殊意義,這就使原來常見的單詞“特殊化”,這種特殊化的單詞的意思往往發生遷移,如果我們生搬硬套的代入原文,必將誤譯原文。同時,部分學分由于心理原因,對“小處”單詞的認識了解不夠,文章中的生詞難詞和大句子運用適當的翻譯策略和技巧,譯文通常會很精當,但對于小詞,小句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能很好的寫出具體的意思。
2.2教師的片面誤解和強調
翻譯教育應當在翻譯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來指導學生的實踐翻譯,但也要依據學生自身的情況來擬定翻譯理論。翻譯理論在宏觀上影響學生譯文的思路,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不是狹隘的理解為教學生如何翻譯詞、翻譯句子。在課堂上教師往往出現片面的強調生詞、難詞、難句,而忽視了簡單詞匯、簡單句子的進一步認識,導致學生在翻譯實訓中因為小詞小句失分問題嚴重,是不是的出現外語式的漢語。另外教師往往忽視雙語修養的培養,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土語言為更好的翻譯外語打下堅實的基礎,避免簡單的直譯原文,曲解原文的情況出現。
3、認知翻譯能力培養的目標
3.1培養分析原文的能力
德利爾曾經提出“翻譯能力的核心在于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這其中就包括語言把握的能力和語言技巧的運用。把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要做到較好的還原,不僅需要譯者能夠讀懂原文的文字和表達的意思,也需要讀者依據文章中的字句體現語言中的世界,就要深入的分析作者的在文中體現的思維以及譯者對作者文中世界的認知。因此,中的來說譯文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他是翻譯人員依據自己對文章中的世界的認知和現有世界的體驗結合反應文章中世界的過程,他是譯者綜合能力的體現,教師應當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原文分析能力的培養,只有原文的分析做到透徹,后續的翻譯工作才能更好的進行。
3.2培養構建原文的能力
在分析了解原文的基礎上,譯者往往是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文章中的世界相結合,以及與其他翻譯者的溝通再次將文章中的世界反映到本土文字中,這其中就需要譯者很好地把握原文,并依據原文構建新的符合本國本土人員閱讀的文字世界,也就是需要譯者在不改變原文意思上,創造性的把文章中的世界變成符合我國群眾可以理解的文字。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作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客觀地將文中的意思清晰表述在文中,不帶有私人的感情色彩??偟膩碚f,翻譯認知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譯者的職業能力,因此,我們認為,在培養譯者時要注重翻譯認知能力的培養。
結束語:
翻譯的活動實則為翻譯主體的認知活動,也是譯者生活經驗、認知體現的過程,譯者將文章中的世界與現在當下生活的現實世界有創造性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出好的譯文。基于以上的觀點,我們認為將語言認知學運用到翻譯人才的課堂上有重大的積極教育意義作用,這種教學理念將翻譯具有體驗性帶入課堂,為后續學生打造具有創造性的、符合時代意義的譯文打下基礎。教師運用語言認知教學理念教學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學生因個人感情問題擅自改動作者原文的情況出現。
參考文獻:
[1]理念及對翻譯能力培養[J].山海經:故事,2016(11).
[2]曹慶珠.認知語言學之于翻譯研究的啟示在中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3):142-143.
[3]王麗思.認知語言學翻譯觀及其對高校翻譯教學的啟示[J].瘋狂英語,2015(1):168-1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