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漢字的人工智能輸入對傳統漢字書寫造成了嚴重沖擊,隨之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人工智能技術不成熟導致漢字書寫錯誤也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學生正確書寫漢字能力的下降。采取必要措施鞏固教師隊伍實力,提高教師素養;增強學生識意識,加強書寫訓練,提高漢字正確使用率勢在必行。
關鍵詞:漢字;中小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8-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56
漢字是中華民族一切文化的根基,語言文字工作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語言文字文化,對于維護祖國統一,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我在當地基層學校檢查指導工作時發現,錯別字問題一直深深地困擾著一線的教師和學生。研究發現,中小學生容易寫錯別字,學校和教師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為提高學生書寫漢字的正確率,本人鼓勵各學校管理人員嘗試做了以下促進措施,效果甚佳,在此分享,以共勉。
一、舉行漢字聽寫大賽活動
學校教研室和語文教研組牽頭,全體師生參與,努力改變“提筆忘字”的尷尬局面。每次活動前,師生興趣濃厚,激情高昂,爭分奪秒地博覽群書、查閱資料,一幕幕“你讀我寫相互考”的精彩場面出現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二、舉行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
教師的一手好字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有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也是一種責任。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教師三筆字(鋼筆、毛筆、粉筆)基本功競賽活動,有利于教師專業的發展和業務素質的提高,從而避免教師在板書和作業批語中出現錯別字。
三、利用校本培訓時間和周例會時間,做好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工作
校領導應要求全體教師時時刻刻關注周圍漢字的正確與否。各科任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齊抓共管,共同糾正錯別字,引導學生不斷完善。除文科教師外,理科教師也應糾正學生作業中的錯別字,絕不能視而不見,認為糾正錯別字是文科教師的任務。為了引起各科任教師的高度重視,學校在檢查評估時,將此項工作納入考核評比的范圍之內。
四、讓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順規則
學生書寫漢字時筆順的正確與否,不僅關系到寫字的質量,而且影響寫字的速度。例如,漢字的基本書寫規則是: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左后右,先進人、后關門,先中間、后兩邊。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漢字筆順規則,才能把字寫得又對又快。學生熟記漢字的筆順規則是寫好漢字的基礎和前提,對于筆順容易寫錯的字,教師可以總結歸納出來,讓學生經常練習,這也是掌握筆順的好方法。
五、成立學校書法社團興趣小組
讓敬業精神好、字寫得漂亮的教師擔任輔導工作,帶動喜歡寫字的學生,讓參與書法社團興趣小組的學生輻射帶動同班同學,以求共同進步。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書法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字帖,引導學生正確讀帖、臨帖、學習古人的字體風格等,但對于其中多筆少畫的字應予以糾正,絕不得效仿,以免出現錯別字。
六、大力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
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全天向學生免費開放,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閱讀生活,極力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鞏固常用詞匯。同時,開展圖書進教室活動,讓學生進行海量閱讀。只有學生的閱讀量大了、眼界寬了、積累的詞匯量豐富了,才能在作業中避免出現錯別字,也能主動發現別人的作業及日常生活中的錯別字。
七、家校合作,共同提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學校的工作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調查發現,當地大部分的學生屬于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由爺爺奶奶照看。這些老人大多為文盲,對于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家庭作業中的錯別字無人問津。也有的家長略有文化,為“炫耀”自己的文化水平常在孩子的作業封面上寫繁體字,或者考繁體字讓孩子認,這在一定程度上干擾著孩子書寫漢字的規范性。班主任教師若能利用家長會將家長的上述不當做法予以點撥引導,對于促進學生正確書寫漢字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調整施教方法,教學方式多樣化
語文教師改變傳統單調的識字教法,總結漢字的構字習慣和書寫規律,力爭利用多種形式、生動形象教生字。例如,教“嚎”字時,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是形聲字,左邊表形是“口”,說明是從口中發出的聲音;又如:教指事字“本”時,可告訴學生在“木”做基本的地方加“一橫”以示重要,為其“本”。這樣的教法不但能讓學生記住所教生字,而且還會舉一反三,以此方法學會更多的字。同時,教師還可以設置“同桌互糾錯別字”和“找錯別字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增加識字興趣,加深識字印象。
九、培養學生“規范寫字、寫漂亮字”的良好習慣
學習正確、規范地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是中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本任務。因此,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指導學生把漢字寫好,讓每個學生對寫字姿勢的規則認識到位,方法掌握到位、習慣養成到位,力爭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僅是學生在校完成各項書面作業的需要,也是今后學習和工作的良好基礎。為讓學生“用心書寫”,科任教師每次布置給學生的作業不能太多,并且作業要力求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現實生活等,避免出現教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脫離實際生活,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從而對書寫缺乏興趣,對學習失去興趣。
十、教導學生處處留心生活,時時改錯
現如今,各類商鋪名稱牌、報刊雜志、媒體廣告詞等中隨時都能看到錯別字。例如,某修車店門口的牌子上寫著“補胎沖氣”等,這有意無意地影響著中小學生尚不確定的判斷力,他們司空見慣了,自然會將廣告中的詞語當作正確的詞語使用,當被教師閱錯時有的學生還以充足的理由和依據反駁。又如,某地的墻壁上,寫著“機不可失,‘鋪不再來”,這豈不是又故意扭曲了成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嗎?教師在教學中要隨時引導,幫助學生及時改錯。
寫好規范字,方便你我他;糾正錯別字,人人都有責。錯別字的糾正工作是一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漫長過程。讓我們每個人都隨時隨地關注身邊每一個漢字的正確性,為中小學生正確書寫漢字做好表率作用。
參考文獻:
[1] 羅昆.如何幫助小學生正確書寫漢字[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7):87.
[2] 楊云昌.怎樣提高學生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J].華章,2012(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