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增鵬
摘 要:西安市民辦高校體育場館的功能是為體育教學和訓練服務,是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主要場所。除了教學使用外,其他時間都處于閑置狀態,利用率普遍較低,造成學校資源的極大浪費。高校體育場館資源應通過產業化經營管理,創造必要的經濟效益,同時又能滿足廣大鍛煉群眾對場地的需要。對西安市民辦高校場館開放現狀進行分析,以期為滿足大眾對體育消費的需求,實行高校體育場館資源與社會共享,為高校體育場館在市場化運營模式下的可持續發展建立長效機制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民辦高校;體育場館;市場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7-0183-02
一、西安市民辦高校體育場館現狀
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的主要作用首先是滿足本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需要,其次是運動隊訓練比賽,或者校內舉辦活動,除此以外其他時間都處于閑置狀態,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同時需要有專人進行場地的維護和保養資源浪費的現象嚴重。對高校體育設施進行現代化管理的目標是,運用市場的手段達到提高使用效率以及服務社會的目的,對體育場館進行產業化管理,才能充分提高利用率,在最大限度地滿足師生和社會的需要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民辦高校的體育場館作為學校教學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建設中投入巨大,如果不能進行產業化管理和運營,長此以往將不能形成良性運轉,最終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秩序與環境。民辦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多與外界資本合作完成,這就要求場館建成后既要滿足本校常規教學訓練使用,又要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以滿足自身運作的需要。隨著我國當前的社會多元發展,整個教育體制也發生了深刻變革,尤其是民辦高校的資源管理和運作更是需要迎合市場需求在變革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在這種情況下,民辦高校體育場館資源也必須通過相應的產業化經營管理形式,創造必要的經濟效益。
二、制約民辦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的原因
1.學校規模與場館條件。學校規模和所處位置與有償開放場館是否盈利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學校規模越大,場館設備齊全完好,開放的程度越大,贏利狀況越好,反之亦然。其原因是西安市民辦高校發展思路普遍認為,民辦院校的壯大必須具有一定的規模才能獲得廣泛的發展空間。很多院校選址寧可遠離市中心,其優勢是周邊土地價格便宜,學校可以購得大面積的教育用地用來發展。這些學校同時吸引社會資本在校內大興土木,新建成的體育場館外觀獨特,功能齊全,有很強的行業競爭力。這些院校場館軟硬件條件、資金投入水平有較大優勢,有良好的運動環境,群眾參與度高,自然贏利就多。而小型學校受到場館硬件的限制,可開放場館少,條件差,自然難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2.鍛煉項目與消費意識。調查表明,專業性強、質量有保證的體育設施有償開放時收益越高,反之亦然。體育設施是吸引群眾參與鍛煉的重要物質條件,沒有一定數量的體育設施,即使吸引來鍛煉人群,多數人需要等待輪流進場鍛煉,這就極大影響了鍛煉者的鍛煉熱情。久而久之,就不可能開展更豐富的群眾體育活動,也就不可能有較好的贏利。調查發現,凡是羽毛球、乒乓球場地充足,場館面積有保證的學校,吸引的人群就多,贏利情況都很好,其次是室內的游泳池和網球館。對于消費者而言,在其消費意識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愿意在一個條件優越的專業運動場館進行羽毛球或者乒乓球運動,這點在高新區尤為普遍,大家愿意花錢到專業的場館打羽毛球、打兵乓球,而對打籃球、排球的場地要求不高,也就不愿意花錢去鍛煉了。這也表明,越是場地稀缺的項目,越能吸引消費者。人們認為花錢游泳、打羽毛球、打網球是一種時尚的運動,這些項目場館自然贏利較多。因此,體育場館功能種類程度決定了運營的收入高低。
3.場館開放形式單一,制度不完善。西安市絕大多數民辦高校的體育場館在經營管理制度上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在開放的時間上,各高校的體育場館在周內保證教學后,都無法保證在雙休日對外開放,而多數院校的露天場地雖大多允許白天向社會免費開放,但真正可以供群眾種鍛煉的時間也只有清晨和傍晚。面向小群體開放的形式較多的采用出租或開設培訓班發售月卡或季卡,以俱樂部的形式、以有償和無償開放相結合等形式進行。
4.安全因素。高校是培養高水平專業人才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會吸引大量社會人員進入學校,外來人員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勢必對校園環境造成一定影響。調查中不少高校場館管理人員和學生反映,不少鍛煉群眾進入場地后不能科學規范地使用運功器械或者暴力地使用,造成這些器材未到使用期限就損壞或丟失。更有甚者有些人在場內隨意吸煙亂丟棄垃圾,嚴重破壞鍛煉環境,影響其他鍛煉者,打架斗毆現象也時有發生。加之外來人員的隨行車輛隨意停放,這也給校園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三、對策及建議
1.廣泛宣傳轉變經營理念。校園地理位置受到先天因素影響改變不符合實際,但是學校可以改善運動場館的環境,利用媒體進行宣傳,保證鍛煉者能夠及時掌握場館信息,在校內設置路標,方便大家快捷地到達場地。許多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都僅限于分時段向外租借場地器材這種層面上,多以有組織的集體或者單位向學校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獲得使用權限,這種形式過于單一不能滿足個人消費者。因此,高校體育場館應該走出一條多形式的發展道路,高校體育場館不再只是為學校體育教學與訓練而服務,要充分合理地使用起來,既能滿足正常的教學,又能承辦校內外個級別比賽,同時還要滿足校外集體個人的鍛煉健身需求。要充分利用高校體育場館,將其場館對外開放建設成為一個集教學、健身、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場所。
2.加大場地設施投資力度。加大對場地器材的投入力度,開放群眾喜歡參與的運動場館,調查顯示,最受廣大鍛煉者喜愛的項目排名前三位的是羽毛球、游泳、網球。高校可以針對以上項目提供高水準的場地服務,以優質場地、高品質的器材和良好的環境吸引鍛煉者前來。其次,足球、籃球、乒乓球也是大家樂于參與的運動項目,但是鍛煉者對場地要求也非常的嚴格,既要有足夠的鍛煉空間也要保證安全。現如今,在“以教為主,多種經營”的指導方針之下,可努力發展和體育有關的其他項目,例如各廠礦企業職工文化生活開展的風風火火,節假日周邊有場地的酒店商場預訂供不應求。學校有著這些單位羨慕的場地資源,完全可與有意向的企業合作,承接單位的文藝演出,為其提供場地、器材、人員,以獲得相應的收入;還可吸引一些有市場價值的企業,為其在場館周邊設立廣告牌,依靠出租位置獲得一定的廣告費用。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和校園環境的情況下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作為場館日常運轉使用和維護的費用,這樣既充分利用了資源,滿足鍛煉人群的需要,也為學校減輕了負擔,同時也對外展示了校園的風貌,獲得多贏的局面。endprint
3.提高管理人員業務水平。高水平運動場館的管理需要有專業運動場館管理人才參與,場地安排、器材的擺放、設備的維護、工作人員的管理,都需要一個有經驗團隊來完成。很多高校現階段還是由本校體育部門或者后勤部門管理著運動場館,后勤非專業人員對場地使用缺少認識,造成場地器材使用不規范、不合理,損耗巨大。體育教師雖然有相關場地使用常識,但平時以教學為主的教師缺乏經營意識,服務意識也相對薄弱,難以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服務。這就要加強對管理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更新意識,轉變觀念。學校內面對學生的仰視,校內職工的地位必然受到尊敬,但面對社會人員這種局面必然會有轉變,所以,管理人員必須調整心態,擺正位置,樹立服務意識,以提高場館經濟效益為出發點,為前來鍛煉的群眾提供良好的服務。第二,為管理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有必要組織中高層管理人員與校外相關服務單位進行換崗培訓,學習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并且掌握一些現代化的管理技能,以提高其管理能力。第三,建立完善的場館市場化運營的管理制度,成立獨立的管理機構,保證教學與經營互不干涉。
4.建立一個綜合性的體育服務中心。進行體育運動必須要有科學的方法,否則達不到鍛煉的效果,還會造成一些運動損傷的情況出現,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個綜合性的體育服務中心。這個體育服務中心的功能應該做到制定運動處方、健身指導運動損傷的康復治療等一體化的綜合性體育服務中心。消費者在高校體育場館,可根據自身的需要而自由選擇,這也是增強服務意識,擴大消費群體,提高經濟效益不可或缺的。同時,服務中心還應該與學校其他部門建立溝通渠道,制定突發事件應激預案,為場館對外開放處置突發事件提供安全保障。
四、結語
民辦院校的學校性質決定了學校的發展不能只靠收取學費和國家的資助來維持,必須利用自身便利條件開創出屬于自己的發展壯大的道路。體育場館面向社會開放,通過科學的經營管理,一定會為學校帶來相當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鮑芳芳.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探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9):589.
[2] 譚宏.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模式研究[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8):87-89.
[3] 王玫,等.我國高校體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10):74-77.
[4] 顧冬梅.高校體育場館專業化管理模式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4):30-32.
[5] 楊亞琴,朱志萍.客戶關系管理理念在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中的應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0):335-336.
[6] 韓海軍,徐玖平.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12-14.
[7] 齊佳音,舒華英.客戶價值:評價、建模及決策[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5:9.
[責任編輯 李春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