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茹
摘要: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以其獨特性、先進性、高效性已成為新世紀教育改革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豐富的教學資源已成為課堂教學的必需條件,課堂教學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依賴性很強。網絡化教學資源以其豐富性、便捷性等特點正日益廣泛地被應用于教學中。
關鍵詞:信息資源;教學;應用
網絡教學信息資源是一種基于網絡環境開發、組織、傳輸和利用的網絡信息。豐富多彩的網絡化教學資源是開展基于因特網絡教學的根本和關鍵。對于信息技術與教學資源關系的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教學活動是在一定的教學資源的支持下進行的教與學的活動,教學資源是否豐富是直接影響教學效率和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下面就信息化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
一、信息資源的豐富性,使得教科書(教材)的含義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印刷文本的教材被視盤、錄像教材所替代或補充,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使用教學資源庫、教學包或學習包等。這樣,不僅使學生在信息的海洋里暢游,體驗尋求知識的樂趣,而且也改變了將教科書和大綱作為教學目標或任務的惟一來源,從學生實際擁有的水平出發來施教。比如我在講《工業革命》這個問題時,是這樣安排的:
1、設置情境,激發興趣。使用自制的《工業革命》課件,展示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家肖像和機器工具,如瓦特、史蒂芬遜以及蒸汽機、火車機頭、早期的汽船等,使學生對這一時期有個感性認識,激發他們的好奇心,進而產生學習動力。
2、確定目標與主題。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主要問題。
3、搜集資料、自主探索。明確了學習要點,學生就可以對所要調研的問題進行資料搜集。
4、網上協作。學生經過自主探索后,回到學習小組協商討論交流。我通過提問來引導組織學生的整個討論,并適時地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5、網上小結。協作討論后,我要求學生進行小結。小結可以是電子文稿,亦可是多媒體化的交流報告。通過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學,沖破了課本的束縛,在學生面前展開廣闊的學習空間,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促進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揮
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通過上網查詢、人機交互等方式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必要的信息技術幫助進行自主探究,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動性,并能有效地選用相應的學習資源。這樣不僅重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而且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如我在講政治文明史《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一課時,就布置學生自己上網去查找北美最早的殖民地有哪些、著名人物(華盛頓、杰斐遜、富蘭克林、林肯等)的資料、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的總統都有誰、兩黨制和驢象之爭等內容。
三、能夠拓寬教育渠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信息技術提供了資源環境,拓寬了教育渠道。信息社會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信息能力就是指獲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資源可以說是浩如煙海,如何在廣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準確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源,并對其進行取舍,重新組合為己所用,這些都關系到教學的成敗,所以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在當今時代就變得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在課前將所需的資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夾下或做成內部網站,讓學生訪問該文件夾來選擇有用信息;也可以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參考信息,如網址、搜索引擎等,由學生自己去Internet或資源庫中去搜集素材。如我在講《鴉片戰爭》一課時,課前布置學生上網去查找事件發生的背景材料(鴉片戰爭前中國和世界的形勢)和相關人物(林則徐、關天培、陳化城、葛云飛等)的介紹,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實現教師教學的個性化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資源共享優勢,隨時從網絡上充實自己的個人素材庫,結合教學實際,進行篩選、整理、提煉,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的單純使用教材、教參備課的老套路,實現備課的創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構思,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某些抽象的、難以表現的教學過程得以實現,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歷史,達到聲畫同步、圖文并茂、情感共鳴,使許多教學設想變為現實,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如我在講完政治文明史以后,把教材內容作了系統歸納使之成為一個知識網絡并用大屏幕展示給學生,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可見,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為我們提供了極為豐富的信息化學習資源。只要我們掌握了一定的網絡操作技能和資料檢索能力,就可以通過各種網上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獲得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式探索,完成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從而充分地發揮信息化教學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加速教學的現代化、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盛群力,鄭少艾.信息技術環境下課堂教學若干新特征[J].浙江大學教育科學技術研究所,浙江省電化教育館.
[2] 王維仁.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J].2006,4.
[3] 吳明慧,曹邦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改革傳統教學[J].2007,11.
[4] 營志紅.淺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高中歷史教學的新模式[J].2007,12,2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