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要:寫作是學生所需具備的最基本的語文能力,它是一個學生文學素養、人文情懷的綜合體現,作文在考卷中占了十分大分值,是學生必須要面對,也是學生必須要學好的板塊。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需要老師的不斷努力與探究,本文就如何高效地展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做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好詞好句;積累素材;速寫
一、在課文的精彩之處,讓學生學習好句子
選入高中語文教材的課文大抵都是名家名作,不光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還有很高的美學價值。課本教材在遣詞造句上可經過了作家多次的錘煉和推敲,可謂是學習的典范。如《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連用三個比喻形成博喻刻畫月下荷花晶瑩剔透的形態,帶給讀者無限的聯想。
二、告訴學生永遠要記得在課文中積累和運用寫作素材
除了直接體驗外,教材是我們獲取作文素材最好的渠道。素材有四類,我以《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為例來解說下:一是作者,教會學生注意在老師介紹作者經歷時進行典型素材的積累,如晚年梁實秋曾說過一生中有四個遺憾: 1.有太多的書沒有讀; 2.與許多鴻儒沒有深交,轉眼那些人已成為古人; 3.虧欠那些幫助過他的人的情誼; 4.陸放翁但悲不見九州同,現在也有同感。足見梁實秋是一個嗜書成癖、心懷感恩、赤子忠誠的大家。二是課文中塑造的人物,文章刻畫了一幅梁啟超先生“有學問、有文采、熱心腸”的學者畫像;三是詩句、名句的積累,如《箜篌引》;四是作品的內容主旨的理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真正的敬佩,源于高尚的人格,就像作者對梁啟超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崇高的人格的敬仰。
三、讓速寫成為日常教學的必修環節
速寫作文是在課堂上抓住契機,用不超過5分鐘的時間迅速將所見所聞所想描述記錄下來形成作文的一種形式。字數一般要求在150字左右。速寫作文的選題有以下幾種類型:
1.談心類:我想對你說。“你”可以是具體的人物,也可以是抽象的物,學完《逍遙游》,可以與莊子交心;學習《赤壁賦》,你可以與蘇軾“賞月”。
2.技巧訓練類:技巧訓練主要是兩類。一類是手法,之前提到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課,我讓學生就正側面結合描寫景物環境的手法進行了訓練并當堂點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一類是構思,學習作者在謀篇布局上的技巧。如《祝福》中,用倒敘的敘述方式,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3.仿寫類:課文中的好句子一定要讓學生進行模仿訓練。之前提到的《荷塘月色》中連用的三個比喻句,是比喻句運用的典范,值得在這里停留幾分鐘來訓練仿寫句子。
4.正確理解,表達個性類:說說你的理解和感悟。學習《歸去來兮辭》,可以讓學生談談你對陶淵明隱逸情結的看法。在此,老師可以由課文延伸到新聞事件,聚焦社會熱點,讓學生能領悟教材對現實的指導意義。例如,學習《歸去來兮辭》時,我引用了這樣一則新聞:“劉濤,三十出頭就被任命為臨澧縣副縣長。出人意料的是,正當春風得意時,他卻辭去副縣長職務回鄉創業,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與感嘆號。”而他自己說,“一個人的價值,不取決于他所處的位置,而取決于他努力的方向。”面對老家大量拋荒的田地,面對依然貧窮的父老鄉親,劉濤選擇了回鄉創業。讓同學們對比理解,各抒已見。最后我總結:“夏蟲不可語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追求,他們的做法都來自于“心靈的選擇”――為了揮之不去的夢想。
5.創設情境,活動體驗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課文所寫的生活大多離我們比較遙遠,可能學生并不理解他們對現實的意義。因此,教師應善于開發各種各樣的活動,與時俱進,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體驗和感悟。如學完《燭之武退秦師》后,首先我安排學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進一步體會燭之武的說辭藝術,然后再創設情境:勸說你的競爭對手與你一起加入籃球隊和校外球隊打比賽。讓他們邊寫邊演,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
速寫作文具有操作性強、效率高、吸引學生興趣等優勢,只要假以時日,在三年的課堂教學中成為一種常態,寫作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四、讓學生成為作文教學的主體
現有作文課堂還延續原有的教學模式。老師說出事件、學生悶頭創作,老師隨意批改。這種作文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創作興趣和教學質量。因為老師說出的事件或者題目,對于學生頭腦中的積累來說可能就是零。比如作文老師會提出《我的爸爸》這個題目,有的學生可能家庭變故,這樣的提目就略顯尷尬。作文教學不是讓學生可以見題目就可以寫作,為了創造而創作,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作文素養和創作能力。素質教育要求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作文教學也是如此,讓學生成為作文教學的主體。
本文從培養學生樹立文體意識、閱讀寫作能力、體驗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等方面,對高中作文教學方法做了具體的闡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學手段的不斷進步以及數以萬計的一線教育工作者的經驗總結,我相信有一天,一定會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切合實際的作文教學方法出現。
參考文獻:
[1]石慧.《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教育教學論壇》 2013
[2]徐進.《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