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江鵬
摘 要: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自學的方法,使之學會學習。這些方法包括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關鍵詞:學法指導;自主學習;研究學習;合作學習
現(xiàn)代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導學生如何“學”,也就是教育要由原來的“授人以魚”轉向“授人以漁”,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新的學習方法,從而能在信息化的社會中掌握最適宜的知識。因此,我們必須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下面,就本人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談談數(shù)學課怎樣指導學生學習。
一、明確目標,自主學習
明確目標,就是在學習之前,為學生指明學習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每個學生都有獨立學習的內在能力,也同時具有獨立學習的欲望。作為教師,我們要正確引導他們,使學生的學習由依賴逐漸走向獨立,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讓學生接受現(xiàn)成結論,死記硬背。這樣,在學生內心深處,就會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一種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一種愉快的體驗。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時,教師可利用“畫、剪、拼”的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先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然后剪下來拼成一個圖形,充分讓學生自己動手拼,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從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樣,把學習的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是知識的主動接受者,是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使學生在學習中探求真理,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這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
二、尋找規(guī)律,探究學習
數(shù)學課中的一些知識、規(guī)律,總是有共同特征或共同的運算規(guī)律。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充分尋找、發(fā)現(xiàn)、揭示這些規(guī)律,這樣不僅能加速學生的理解過程,而且能鞏固記憶,有利于恰當應用。在尋找這些規(guī)律時,要讓學生互相探討,認真研究,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指導和幫助。這樣,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很好地把握和運用,并且能夠舉一反三,真正理解掌握。例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說說比的意義、比和除法以及比和分數(shù)的關系,接著讓學生回憶除法中商不變的規(guī)律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然后分組讓學生討論在比中又會有什么規(guī)律。這樣,便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究問題等一系列活動,激發(fā)了解決問題的欲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解決問題。討論研究時,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料,可以分組互相研究,也可以與老師一起研究問題。通過這種探討和研究,最終把問題解決了,從而達到探究目的。當然,如果學生與老師之間,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答案上有分歧、各持己見時,在這個時候,教師也不要急于給出答案,繼續(xù)讓他們探討,并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幫助,從而將問題很好地解決。教師在與學生研究問題時,要克服“唯師為尊”的傾向,真正視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向上和合作的品質。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掌握知識,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更能從中獲得一定的體驗,在探究過程中,還可以展示學生的聰明才智及學生的個性。
許多知識(一個定律、一個公式等)都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只要我們認真去挖掘、研究,就能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使學生在探求、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同時掌握知識和學法。
三、交流反饋,合作學習
學習方法很多,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在班內組成幾個學習小組,可以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即在同一小組內學生是有一定差異的,而在班級的小組之間基本相似,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競賽和游戲活動。學生好勝心強,喜歡比賽,喜歡競爭,為此,教師可將競爭機制引進課堂,并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取成功的機會,實現(xiàn)理想和情感的升華。這樣,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也進一步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先示范做實驗,在空圓錐里裝滿沙土或水,然后倒入空圓柱里,看看倒幾次正好倒?jié)M,結果是三次正好倒?jié)M,再讓學生利用自己做好的圓錐和圓柱來做這個實驗,結果是有的同學三次正好倒?jié)M,可也有的同學倒三次不是多就是少,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讓學生小組合作,找一找、查一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學生覺得奇怪,通過自己的查找、討論,終于發(fā)現(xiàn)了“秘密”。有的學生說,我的圓錐底面與圓柱底面不等;有的說,我的圓錐與圓柱的高不等。最后總結出: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只有發(fā)現(xiàn)了問題,學生才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另外,如果有的學生學習某個方面的知識速度快、效果好,教師可以利用適當?shù)臅r機讓其向全班同學介紹學習方法,講自己的思維過程,為其他同學提供借鑒。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和質疑。
有教必有學,有學必涉法。也就是說,在學習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皆存在著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