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燕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源于問題。而中學生的問題意識淡薄、缺乏提問勇氣、缺少提問策略,造成了我國高中生提出數學問題能力的欠缺。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幾點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措施,以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培養
一、向學生闡明“提出問題”的意義
教學中,教師應首先使學生明確:創新教育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而任何一種創新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提出問題不僅僅是思維的開端,也是所有發現的前提,更是創新的開始。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質疑
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課堂上要想方設法營造熱烈、寬松的課堂氣氛,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討論,成為學習活動組織者、參與者、研究,從而打消學生的懼怕和隔閡心理。
三、精心創設情境,誘導學生提出問題
問題源于情境,情境是產生問題的沃土。所謂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呈現給學生刺激性的問題信息,引起學生的興趣,啟迪思維,喚起好奇心,引起發現欲,產生認知沖突,誘發質疑猜想,喚醒強烈的問題意識,從而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一般說來,數學教學中主要創設“模擬情境”或“虛擬情境”,讓學生去觀察、分析和質疑。
創設數學問題情境,常用的方式有:(1)游戲方式。即創設游戲活動或模擬游戲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發現、提出問題。(2)活動方式。讓學生在動手實踐操作中獲取經驗,發現問題。(3)史事方式。即從數學發展史,中外名題中選取素材,讓學生在思考中提出問題。(4)試題方式。從數學例題、習題、升學題、競賽題中選材作為內容設置情境。(5)借鑒方式。借鑒自然科學、人文學科中的思維方法和研究結果,進行恰當處理,作為創設情境的素材。
四、交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
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會使他們愛提問題,會提出多種多樣的問題,但隨之而來是一些偏離主題、“不合拍”之類的問題不是教師所期待的。為更好解決此矛盾,讓學生所提問題的數量和質量同步提高,關鍵在于教師要先教給學生方法。首先,教師要做好示范。學生的一切活動大多數從模仿開始的,提問也不例外,教師應注意提問的“言傳身教”。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生活和教學內容,有意識的為學生提問作示范,啟發學生體會教師是如何提問的,并把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呈現給學生看,為今后學生能正確地、獨立地質疑奠定基礎。
其次,使學生明確在哪兒找疑點,逐步結合學生在學習中尋找問題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1)因果聯想法。遇到數學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為什么有這個結論,條件和結論有什么聯系,怎樣得到這個結論。(2)比較分析法。比較相近事物之間的關聯和區別,發現異同,從而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3)擴大成果法。所得到的結論、公式、定理能不能推廣、引申,得到更為一般的規律和事實。(4)特殊化法。把得到的結論放到特殊的環境中,看看能不能成立,會出現什么新的現象。(5)變化條件結論法。改變問題的某個條件,看看結論有什么變化,或者改變結論,看看條件如何變化。(6)逆反思考法。正面的問題,反過來思考會怎么樣,思考命題的逆命題是否成立,由結論能不能推出條件。(7)實驗觀察法。從動手操作、實驗結果中分析、提出問題。
第三,要保證學生提問的質量。開始學生提的問題有時不得要領,有時只言片語,有時淺顯幼稚。這時教師在關鍵處要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點、嚴要求、勤訓練、上臺階的策略,循循善誘不厭其煩,使學生一步一步的上路。同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的思考集中在學習的知識點上,這樣既可在范圍上加以控制,又能保證提問的質量,從而達到問得有價值。
五、引導學生發現反思
課堂教學是開展反思性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反思性的學習。學生的實踐反思,可以是對自身的認識進行反思,如,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課堂中的內容,都可引導學生多問一些為什么;也可以是聯系他人的實踐,引發對自己的行為的比較反省,多引導學生進行同類比較,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對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或是周圍的一種思潮的分析評價,此外學生的反思還可以是階段性的,如:一節課尾聲時,讓學生進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這節課都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當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進步和不足等等。
六、改革評價體制,增強成功體驗
正確地評價學生,對學生一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每一個學生,并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我對學生的評價原則是:激勵勝于頌揚,表揚勝于批評,讓學生“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愛的熏陶,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要正確地評價學生必須采用動靜結合、內外結合、言行結合。“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采用的評價方式方法越多,所獲得的反饋信息也將越標準、越全面。除此以外,身為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完全地以同一標準的水平。
總之,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培養提問能力。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是促進學生認知發展的重要途徑,只有培養出學生的提問能力,才能培養出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