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立強
摘要:新課標下的有效課堂教學是教學的生命,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不僅能推動新課程的實施與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更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新課程改革也要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騰出時間和空間。
關鍵詞:有效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師生全面發展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是提高國民素質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創新精神的培養,主戰場都在課堂教學中,而課堂教學的精彩就在于“有效”,如果沒有實效,再熱鬧、再花哨的課堂也是不值得提倡的。下面結合我校正在開展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研究”,談談自己在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些感悟體會。
一、師生的情感交流要有效
“親其師而信其道”,情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紐帶,化學課堂教學中創建融洽的、真摯的、持久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交流氛圍,不但促進學生愉快地主動參與學習,同時,自然而然地促進老師自己的積極性,不過,這種師生關系,這種情感一定要真實的,不是哄出來的。試想,沒有真摯的、持久的師生關系,不能營造和諧的交流氛圍,老師能享受到“為人師”的樂趣嗎,積極性會很高嗎,學生能信任老師嗎。
二、依綱靠本要有效,教學的目標要有效
對于教材教參,老師在備課時一定要熟悉課本,理解編者的意圖,挖掘內在的思想、意義。教材教參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也肯定有差異,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準確把握一節課的目標,圍繞目標對教材教輔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教學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資源,心中有目標,心中有誤差(對可能出現的情況要有準備)。如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有些化學實驗看似簡單,但如何讓學生真正地吃透還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學生上完課可能只是知道現象,但并沒完全明白原理,這就要求在教學之前,教師對重難點把握要很準,對知識的拓展,學生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心中都要有很明確的目標,否則,學生上完課,只是知道甚至能記住看到了什么現象,但就是連原理都沒弄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這樣,可以說是無效教學。
三、教學環節的安排要有效
一節課分為好幾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小目標,要明確每個環節為何而設,課堂要簡潔,針對性要強,實效性要高,不能讓毫無目的環節演戲,不能讓毫無目的環節占取寶貴的課堂時間。比如在這幾年,我聽過了很多的公開課,每個人上公開課時都想極力的體現新課改理念,所以教學時不管適不適合學生討論,值不值得學生討論,基本上都有“討論”這個環節,就有不少是流于形式、多余的,沒從根本上達到“討論”的目的。
四、節奏的掌控要有效
課堂的節奏要松弛有度,適合學生的學習探究,避免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的現象,環節過度要自然流暢、環環相扣。保持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教學節奏”,對師生來說都是一種藝術性的享受,學生學得愉快,不覺得枯燥乏味,也不會覺得被別人趕鴨子似的,同時節奏的掌控也能使教師的“講授”變得自然流暢而輕松。如果老師感覺到上課勞累,不能享受到上課的節奏感,這時,學生也同樣疲勞,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五、問題的設置要有效
課堂提問是一種基本的課堂教學活動,問題設計得好,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學習。但如果用一些過于瑣碎的、無意義的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如果用一些只有唯一答案的問題領著學生朝著同一個方向邁進,學生就沒有了自己的方向。我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問題的設置既要有挑戰性,又要能夠起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難易適中,問得要有質量。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蘋果理論:枝頭的蘋果要是讓摘的人感覺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會有興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覺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勁跳了,還是連夠都夠不著的話,那那個蘋果再鮮艷,再誘人他也可能不會感興趣了。同樣,如果是一個已經蔫了的甚至是爛掉的蘋果的話,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費一點力氣就可以摘到,但誰會稀罕呢?
2、“提問”的方式要有效,“提問”有很多方式,每種方式都能決定它是否會被學生理解為一個問題,會被理解成一個怎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換一種問法,達到的目的是一樣,但學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樣了,“問題”的有效性也不僅僅在于問的話語,其有效性還在于音調的變化、重讀及問題的語境等等。
六、語言的點擊要有效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們借助語言表達和傳遞思想和見解。對老師而言,咱們講課時,首先,語言要準確。教學中,教師無論是解說、引導還是總結、下指令,語言都一定要是精準的。如果課堂語言不規范,不簡潔,啰啰嗦嗦,講得唾液橫飛,可是信息少,收效當然甚微。其次,語言要有效。很多老師老覺得課堂上時間總是不夠用,其實老師太多的廢話就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勵學生來說吧,對學生精彩的發言,對學生突出的表現,只需要送上老師或真誠的贊美、或肯定的眼神、或會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掌聲就足夠了,但要是老師再來一些問答:“同學們,這個同學回答得對不對啊?”“對”,“要不要鼓勵他一下呀?”“要”“那咱們就鼓勵鼓勵他吧。”然后,又是一陣掌聲,這樣,表揚一次學生就浪費掉了多少時間啊!還談何有效呢!這時,課堂氣氛好像是聽熱鬧的,但仔細一想,這與教學目標的達成有一點幫助嗎?如果沒有,我們說來干什么呢!
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有效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發明創造的源泉。化學學科和其他的學科一樣都是中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因此,可以和別的學科一樣,從優化課堂教學的設計入手,注重在課堂教學之中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尚未成年的學生更是如此,要使其克服自身的學習惰性,完全可以通過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去抓住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從而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煥發出學習的激情。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我們老師平時還要善于總結反思,要知道哪些行為屬于高效教學,而哪些行為又是屬于低效教學的表現,然后進一步總結高效教學“高”在哪兒?同時探討形成低效教學的成因和改善低效教學的措施,能改變、糾正低效教學,就離有效教學、高效教學不遠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