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杰
摘要:農村初中住校生的管理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解決好住校生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適應住校生活,在心靈上給予安慰和鼓勵,加強自我管理,人性化解決問題,協調好各方面關系,進而增強班級凝聚力。
關鍵詞:農村初中;住校生;管理
如何能較好的融入同寢室的這個“家庭”,全是問題,全是未知。 我與全班同學一起,使他們逐漸適應,良性發展,現總結如下。
一、大打感情牌 及時解決實際困難 營造溫馨氛圍
十三、四歲的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庭住到學校里來,而學校的條件有限,六、七個同學一個房間,睡上下鋪,沒有熱水,每天只能打開水洗臉、洗腳,洗澡、洗頭,非常不方便,統一關燈睡覺、統一早起,無論是生活條件上還是情感上不適應是肯定的,好在我們學校是從初二開始住校,老師與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的相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情基礎,同班同學之間也能相互幫扶、相互關心。于是作為班主任的我就大打感情牌,每個寢室成員的組成大體上是自由組合,有了相處和諧的大前提,同時強調班級是一個大家,寢室就是一個小家庭,“有緣修得同寢眠”,大肆制造集體輿論,比一比,看哪個寢室最團結,最友好,最溫暖,讓同學們認識到寢室是一個小集體,是學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同學們中間樹立“寢室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的思想。
吹響了戰斗的號角,有了思想上的統一認識,接下來就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宿舍文明建設活動,從而為加強住校生的管理打下扎實的基礎。首先樹立每個寢室的目標。宿舍中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學習目標, 住進寢室后,個人的目標不盡相同,任其存在發展,就會滋長個人情緒,存在同學間的矛盾,加大住校生管理的難度。據此,我組織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讓每個寢室都開一次民主討論會,通過討論,同學們自己擬定共同目標——“力爭學期評為標兵寢室,月月都是文明宿舍。”通過目標的確定激勵每個舍員勤奮學習嚴守紀律、愛護公物、積極勞動。我們引導大家把宿舍當家庭,要求“宿舍的工作人人做,集體的事情大家管”,讓每個舍員都擔任一定的角色,分配—定的工作,負有一定的責任,使每個舍員都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與他人的勞動、集體的榮譽息息相關,從而不敢懈怠、放松自己。一住進寢室,就積極配合學校組織每位寢室成員美化自己的寢室,布置自己的“家”,每月進行寢室美化的評比,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宿舍的集體主義責任感。
二、共同建立規章制度 加強自我管理
我們都知道紀律是約束人們的行為準則,是實現共同目標的保證,是加強管理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住校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剛進學校的學生生活習慣不同,許多學生存在作息不及時,物品擺放凌亂,被子亂疊或不疊等眾多的不良習慣。 班主任積極配合學校,同學生一起學習《學生宿舍管理規則》、《衛生標兵寢室標準》、《文明寢室評比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隨時提醒學生注意自律, 不僅這樣,我們還要求每個宿舍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通過充分發揮民主討論,制定一些符合本寢室特點的宿規,約束本宿舍成員的行為,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
為增強管理,班主任一定要選好室長。室長是宿舍成員的“領頭羊”,同班級管理一樣,好的班級在于有好的班委干部,宿舍建設的好壞,關鍵在室長。為此,搞好住校生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選好寢室長。 但又與選班委干部有點不同, 室長要由有責任心,有一定威信,能吃虧的大哥哥、大姐姐型的同學擔任。 平時多與室長交流,培養工作能力,幫助他們改進工作方式方法。 為了更好地加強住校生管理,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在住校生管理中注重積極調動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在學生中加強自我管理。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既管理他人也進行自我教育。這是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也是學校管理的最終目的。
三、配合好生活老師的工作 積極發現問題 人性化解決問題
要處理學生的問題,首先要去了解這個學生,多角度收集信息,還要了解學生的家長及外界環境,關愛學生,不僅僅看他們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心理,對學生的態度要誠懇和悅,耐心啟發,用感情來引起學生的共鳴,人性化解決問題。不能平時對學生漠不關心,一出問題就發脾氣,談話時又常常是教訓人的口吻,學生就不愿講出心里話,老師講的話學生也聽不進去。住校生離開父母,一周回家一次,如果沒有集體讓他依靠,給他支持,他的學習只能是空談,作為班主任把自己和學生的心談到一起,學生才真正能感受到家的味道。班主任還要做家長和學生溝通的橋梁,不能簡單的站在家長一邊,切實維護學生利益,為學生說話。
四、對個別學生進行重點關注
青少年時期往往要經歷一段特殊的“心理閉鎖期”,不愿意向包括家長與教師在內的成人敞開心扉,如果班主任用常規方法就可能不起任何作用,用了錯誤的方法更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甚至會讓矛盾激化,關愛學生,更需要我們班主任的智慧,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機智處理問題,靈活運用各種教育途徑和手段,才能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針對個別住校學生,如性格孤僻的、學習成績較差的、屬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離異或者有明顯家庭矛盾的、自理能力弱的等等,班主任都應該了如指掌,然后在他們住進學校后,特別關注、特別關心,有事無事口頭上招呼著,給予實實在在地幫助,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們勇敢面對困難,協助他們去克服困難。
五、協調好住校生和通校生的關系 增強班級凝聚力
學會理解是班風建設的前提,在一個有良好的班風的集體中生活與學習的學生,會自然有一種優越感和自豪感。班風越好,同學們個體目標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們會為維護集體榮譽,完善與發展集體而自覺地奮發努力。班風是無形的力量,影響著集體成員,使他們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把住校生同全體同學的目標整合在一起,就能有效增強班級凝聚力,就能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才能更有助于全體同學的健康成長。
住校生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成績代表過去,在住校生的管理中還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還需不斷學習,在工作中不斷實踐與探索,認真學習與總結,使班主任管理工作更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崔常幸. 農村住宿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初探[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1:8.
[2]劉輝. 農村住宿制新生入學進行適應心理調控的探索[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01:26-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