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珍平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要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方式與觀念,要把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悟人生,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語文教師在不斷的實踐教學中總結經驗與教訓,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自身特點,設定符合學生發展的個性化教學方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對策
在小學教學工作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非常好動,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應重視小學生的這類特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與理念,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自主、積極地投入語文課堂中。但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很多教師還在使用老式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完全沒有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只是一味地把考試內容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完全失去了真正的教學意義。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語文教師的職業素養、專業素養較低
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職業素養、專業素養較低,無法合理、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生對教師不存在任何的崇拜感,教師只是機械式地傳遞語文知識,學生無法在語文課堂中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一味地使用網絡上的教學模板,而沒有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去設定教學方案,使得教學備案工作形式重于實質。教師往往不能夠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困惑和需求,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2.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存在語文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的情況,教師無法合理應用分層教學、游戲教學方法。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本身就比較短,很多教師還在使用題海戰術來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但是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降低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不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3.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語文這門學科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但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往往把主要的教學內容局限在書本教材內,很少去搜集一些課外優秀的素材,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無法感受到語文這門學科的實用性,更加無法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無法為以后更長久的語文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方法
1.采取生活化教學方法
很多語文素材來源于真實的生活,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善于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書本中感悟人生,也能夠在真實生活中抒發情感,寫出優秀的文章。小學生非常好動,例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感悟大自然,感受書本教材中描述大自然的文字是多么優美,使得學生也能夠用心寫出優秀的作品,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并且學生也能夠在觀賞大自然的時候意識到學好語文的重要性,提高自身文學素養,學會用文字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
2.提高學生的閱讀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不要把教學內容局限在書本知識之內,要為學生多多準備一些優秀的課外素材,不斷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學生只有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才能夠寫出優秀的作品,培養優秀的文學素養。教師應在課堂上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優秀的讀物,例如《意林》《讀者》等。
3.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象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了解每一位學生真實的學習困惑和需求,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得上教學進度。教師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把更多的發言機會留給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積極性,也能夠培養學生優秀的發散性思維能力與創新性思維能力。
4.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既可以營造輕松、快樂的語文課堂學習氛圍,也能夠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與借鑒,從而在學到更多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把素質教育工作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中心,制訂符合小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之處,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秉東.多媒體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學理論,2013(15):258-259.
[2]劉宗寶.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75-77.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