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玲+張菱菱
【摘要】以跨文化為契機,孔子學院應運而生,為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提供了嶄新的平臺。在國外孔子學院不斷發展的同時,來華的孔子學院留學生數量也逐年增加。然而,無論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孔子學院,在學生管理上存在較多的問題。鑒于此,文章主要針對來華的孔子學院學生管理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跨文化管理;孔子學院;學生管理;對策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7SJB0312。
在全球化趨勢下,世界各國都加強同外界的聯系與交往,加強自身與其他國家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現階段,世界各國都以包容的姿態吸收異質文明,并積極傳播本土文化,基于跨文化的背景,孔子學院應運而生。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目前,全球已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孔子學院,共計設有1000余個孔子課堂,吸納了大約200萬名學生。龐大的學生數量使孔子學院對學生的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對來華學生的管理,其基本參照國外孔子學院的學生管理模式,缺乏結合國情的管理政策與制度,致使學生管理工作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影響了學生及學院的未來發展。因此,現階段在跨文化背景下對來華的孔子學院學生管理工作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概念界定
(一)跨文化管理
所謂跨文化管理主要是指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事、物的管理,也可以稱為交叉文化管理。在實施跨文化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必須對不同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而且還要明白導致文化存在差異的原因,同時擁有跨文化溝通交流的能力。本文基于跨文化視域,從學習、生活、思想三方面對來華的孔子學院的學生實行的管理進行了探討。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
在學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隨孔子學院規模的擴大,學生越來越多,學生的管理工作勢必成為學院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認真對待。對來華的孔子學院學生的管理,一方面要借鑒國外孔子學院學生管理的經驗,另一方面應結合國內的實際教育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國內學生的管理模式,提高學生水平,促進孔子學院的持續發展。
二、孔子學院學生管理的相關研究
孔子學院作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平臺,在學術界受到國內外學者的許多關注。針對孔子學院的管理,國內外學者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國外學者主要針對孔子學院自身的發展情況和孔子學院的國外影響進行了研究。如學者Gil Jeffrey指出,孔子學院的創建,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及樹立良好的中國形象起到巨大的作用;Lien Donald從經濟學的角度闡述了孔子學院的發展,指出其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也有學者指出孔子學院的創辦對提升漢語在世界范圍的普及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學者Starr對孔子學院在歐美國家的發展歷程進行了介紹,并講述了孔子學院創辦的原因以及目前孔子學院在歐美等國的發展現狀,對了解歐美國家孔子學院發展情況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學者Wheeler Anita專門針對內羅華大學孔子學院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孔子學院教學安排與學生需求方面的不匹配問題,指出師資力量的缺乏是致使出現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雖然現階段國外孔子學院的管理仍存在問題與不足,但孔子學院的創辦和發展無疑是向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門,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國內學者對孔子學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孔子學院的管理模式和孔子學院學生管理兩個方面。
有關孔子學院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如黃小明對捷克帕拉茨基大學孔子學院的教學模式及漢學課程的教學安排進行了概括,提出實施科學規范化管理是促進孔子學院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高航對非洲地區喀麥隆孔子學院 “一院多點”的辦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課程設置、教材開發等方面都提出了有效建議;李佳曄對孔子學院的管理體系進行了研究,指出“高校—高校”“組織—高校”“政府機構—政府機構”三種管理體系是孔子學院常見的管理體系。
針對孔子學院學生管理現狀的研究,學者尹春梅、馬磊對吉爾吉斯斯坦當前孔子學院課堂設置的現狀,依據相關孔子學院的文件,制定出了《中亞孔子課堂質量評估指標體系》,促進了中亞地區孔子學院教學質量的提高;閆麗萍、班振林對奧什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模式及教材使用情況進行了分析,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了調查,發現其漢語教學及教材編排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改進建議。
通過綜述發現,當前學者對孔子學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孔子學院的教學模式及整體管理模式方面,對學生管理的研究相對較少,特別是對來華的孔子學院學生的管理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針對來華孔子學院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進對策,對孔子學院學生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孔子學院來華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漢語水平較低,影響外國留學生的培養
來華學習的孔子學院留學生,多數沒有任何漢語基礎,需要從零開始學習。對于缺乏漢語基礎的留學生而言,漢語的學習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漢字的書寫、發音等都存在一定的困難。此外,留學生在學習漢語基礎課程的同時,還要兼顧其他課程,如中國文化、中國歷史及中國地理等,而這些課程的學習都要在對漢語熟練掌握的情況下才能更有效學習。因此,這對留學生的漢語學習又是一項挑戰。
(二)文化宗教差異,影響學生管理
來華的孔子學院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這對學生的管理工作產生了較大的困擾。如歐美文化與中西亞文化的差異,使得安排學生住宿時必須慎重考慮,以免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經常發生沖突。同時,宗教信仰對個人的成長及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不同的宗教信仰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宗教信仰與文化背景的差異,促使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不能采取統一化的管理模式,一旦措施不當,將影響學生整體的管理效果。endprint
(三)留學生專業基礎參差不齊
來華的孔子學院留學生,多數來自歐美、東南亞、非洲、南亞等地區,學生的專業基礎參差不齊。歐美、非洲國家的學生多以英語為母語,語言交流不成問題,但是非洲國家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差,培養難度大;南亞地區學生的基礎課程較好,但是語言能力較弱,溝通交流成為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漢語教學時采取統一的教學模式,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甚理想。
(四)學校部分規章制度不適應對留學生的管理需求
當前針對來華的孔子學院的學生管理制度及規范多數是參照國外孔子學院制定的,缺少與國內實際情況的結合,特別是國外孔子學院的學生構成與國內的學生構成也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對來華的孔子學院學生管理出現較多的問題,不能適應對這些學生的管理需求。
四、改善來華孔子學院學生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培養模式,制定出更合適的留學生培養方案
孔子學院作為我國對外傳播和交流中國文化的平臺,其對來華學生的培養模式必須具有中國特色。一方面,借鑒國外優秀的孔子學院學生管理經驗,改進國內學生管理的不足;另一方面,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構成,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生培養方案。如針對不同國家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案,安排不同的課程體系。通過一系列別具特色、因地制宜的留學生培養方案,促使來華孔子學院學生的培養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建立漢語水平測試體系,消除語言障礙
現階段托福、雅思已經是很成熟的英語水平測試,通過語言測試,能掌握留學生語言水平的高低。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中國教育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想到中國攻讀學位。孔子學院這樣專門教授中國文化知識的教學機構,應該借鑒發達國家外語水平考試的有益經驗,完善HSK考試,提高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前的漢語水平。在漢語水平考試制度目前仍不完善的條件下,要建立和完善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預科教育制度,保障政府獎學金留學生經過預科學習后在語言和專業上適應在華學習的要求。
(三)完善規章制度和管理體制,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努力為來華的孔子學院的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繼續加快趨同化管理步伐,為擴大留學生規模積極創造條件,努力解決封閉式管理條件下留學生活服務設施相對不足的問題;適當放寬對留學生勤工助學的限制,允許留學生打工,但同時對打工時間做出嚴格規定,以吸引更多的自費留學生;逐步取消外國留學生集中居住的現狀,推行來華留學生真正的趨同管理,允許外國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同住等。此外,對于文化與宗教差異,需要制定嚴格的制度規范,防范學生之間因宗教及文化差異造成沖突。
【參考文獻】
[1]Gil J.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Chinas Soft Power[J].Asian Social Science,2009,4(10):116.
[2]Lien D,Chang H O,Selmier W T.Confucius Institute Effects on China's Trade and FDI: Isn't it Delightful When Folks Afar Study Hanyu?[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2,21(01):147-155.
[3]Starr D.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Europe: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9,44(01):65-82.
[4]Wheeler A.Cultural Diplomacy,Language Planning,and the Case of the University of Nairobi Confucius Institute[J].Journal of Asian & African Studies,2013,49(01):49-63.
[5]李佳曄.孔子學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6]高航.喀麥隆孔子學院辦學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