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2006年發布收入準則和建造合同準則至今已逾十載,財政部日前首次對收入相關準則進行了全面修訂,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旨在與2014年5月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客戶合同收入》(IFRS 15)保持趨同。新收入準則是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修訂完善、保持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的重要成果,同時也顛覆了收入核算的傳統理念,對絕大多數企業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變化:顛覆傳統理念
其一,將現行收入和建造合同兩項準則納入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型。現行收入準則和建造合同準則在某些情形下邊界不夠清晰,可能導致類似的交易采用不同的收入確認方法,從而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新收入準則要求采用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型來規范所有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產生的收入,并且就“在某一時段內”還是“在某一時點”確認收入提供具體指引,有助于更好地解決目前收入確認時點的問題,提高會計信息可比性。
其二,以控制權轉移替代風險報酬轉移作為收入確認時點的判斷標準。現行收入準則要求區分銷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勞務收入,并且強調在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買方時確認銷售商品收入,實務中有時難以判斷。新收入準則打破商品和勞務的界限,要求企業在履行合同中的履約義務,即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或服務)控制權時確認收入,從而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反映企業的收入確認過程。
其三,對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會計處理提供更明確的指引。新收入準則對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會計處理提供了更明確的指引,要求企業在合同開始日對合同進行評估,識別合同所包含的各單項履約義務,按照各單項履約義務所承諾商品(或服務)的單獨售價的相對比例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各單項履約義務,進而在履行各單項履約義務時確認相應的收入,有助于解決此類合同的收入確認問題。
其四,對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項)的收入確認和計量給出了明確規定。新收入準則對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項)的收入確認和計量給出了明確規定,例如,區分總額和凈額確認收入、附有質量保證條款的銷售、附有客戶額外購買選擇權的銷售、向客戶授予知識產權許可、售后回購、無須退還的初始費等,這些規定將有助于更好地指導實務操作,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影響:沖擊收入確認
新收入準則可能會對企業如何及何時確認收入產生重大影響,要求企業做出新的估計和判斷,并且導致收入確認的進程可能加快或延遲。即使企業發現向新準則的過渡對于企業而言相對容易,企業仍將受廣泛的新披露要求的影響。
第一,改變企業對收入確認的時段或時點,收入確認的進度可能加快或推遲。當前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的企業將需要重新評估是否應在一段時間內或在某個時點上確認收入,而對另一些企業而言,目前收入是在某個時點上確認,將來可能需要在一段時間內確認。同時,較現行會計處理而言,對于包含多個組成部分、有可變對價或涉及許可證的交易,收入確認的進度可能加快或推遲。
第二,企業需要做出新的估計與判斷,調整收入及涉稅變動等項目。新收入準則引入了需要估計與判斷的新事項,從而將對收入確認的金額或時點產生影響。因收入確認變化,企業需要調整收入及涉稅變動等項目,如修訂薪酬計劃、稅收策劃、投融資項目等管理決策,調整ERP、商業模式、合同條款等,以保證相關計劃與企業目標保持一致,保證達到或維持特定的收入水平。還需要重新考慮員工激勵計劃,以確保這些計劃與企業目標保持一致。
第三,企業需要修改會計流程和內部控制,升級IT系統。在新收入準則要求下,企業需要制定流程以便從源頭(例如銷售業務部門、市場及業務開發部門)獲取新信息,并做適當記錄(特別是涉及估計和判斷的信息)。同時,企業將面臨更廣泛的披露要求,需要獲取更多數據,例如用于做出收入交易估計和支持信息披露的數據。準備新的披露信息可能非常耗時,而且獲取所需信息可能需要增加工作量或升級IT系統。
此外,由于新收入準則可能會對企業的財務業績、實施成本產生影響,企業如果擬對商業實務做出變更,應及時與企業的投資者和利益相關方溝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