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摘要:在寫作教學中,有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為了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愿意寫作、樂于寫作,教師應該解決好習作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即“想寫”“寫什么”“寫好”等問題,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問題;興趣;內容;感情
一直以來,習作教學始終是語文教學的難點。那么,教師該如何解決習作教學中的關鍵問題,讓學生能輕松寫好作文呢?下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如果學生沒有寫作的興趣,那么習作教學的目的就很難達到。正如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所說:“在作文教學中,沒有什么比學生不想寫更可怕的事了?!辈幌雽?,就是言語沖動的冷卻、言語興趣的冬眠、言說欲求的屏蔽,這是作文教學中最為本質的問題。對此,著名學者潘新和先生指出:“動力的缺失才是根本性的缺失?!备鶕@一特點,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樹立信心,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作文教學中,為了解決學生不想寫的問題,我認為應當做到以下幾點:1.開展豐富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有時我充滿激情地朗讀學生的優秀習作;有時我請學生上臺來朗讀自己的習作;有時我要求各組學生圍成一個小圈,每個人選讀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在這樣的交流活動中,學生逐步樹立寫作的自信心。2.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征文比賽,如“祖國萬歲”“中國夢,家鄉情”等征文比賽。當一些學生獲獎的時候,我積極表揚他們,在肯定他們的同時不失時機地鼓勵其他學生:“他能獲獎,你們也能?!边@樣既調動了獲獎者的寫作積極性,又增強了其他學生的寫作欲望。3.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靜心讀書的氛圍。在完成寫作教學任務的同時,我每周拿出兩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靜心讀書。因此,我組織學生對古詩詞、中華經典名錄、現代優秀詩文等進行誦讀。另外,我讓學生準備一個采集本,鼓勵學生把自己閱讀到的優美詞句、精彩片段摘抄下來,每月開展一次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在活動中把自己的采集本拿出來相互交流、欣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這樣長期堅持,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了,“想寫”這個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二、言之有物
寫作過程中,學生常常覺得不知道寫什么才好,或者寫出來的文章言之無物,這是教師進行作文教學遇到的第二個難題。那么,教師該如何解決“寫什么”這個問題呢?首先,要讓學生從所給的材料中找到習作內容,無論是試卷上的材料作文,還是教材上的習作材料,學生都可以借助所給材料以及導語,準確找到習作內容。其次,要增強學生遣詞造句的意識。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詞匯量匱乏,二是沒有用詞意識,而要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多閱讀。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學生的詞匯量也隨之增加,這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需要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有些學生的閱讀量很大,可還是感覺詞語貧乏,那是因為學生沒有用詞的意識。學生剛開始寫作文時,整篇文章寫得像流水賬一樣,平淡無味,缺乏好詞匯來進行表達。因此,我就引導學生找來平時讀的書或自己的采集本,從中找出與作文相關的詞匯,然后引導他們把這些詞匯恰當運用到作文當中,再讀讀,他們就能感受到了詞匯的力量。再次,我認為應該給學生留一些選擇的空間,因為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經歷都不同,有些領域可能就是學生不熟悉的,所以給學生留一點選擇的空間是解決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的最好辦法。給了學生寫作的選擇權,能讓學生把作文寫得言之有物。
三、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寫作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所以“寫好”問題的解決是非常關鍵的。那么,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將作文寫得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呢?首先,多閱讀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因為寫作的過程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過程,而前提是學生必須儲存有豐富的詞匯,僅僅閱讀語文課本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閱讀大量的課外書。只有這樣,才能豐富學生的詞匯,寫起作文來才會得心應手。其次,以讀促寫,這是寫好作文的途徑。對此,我用移情入境等方法,讓學生將書本上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習作。每次習作,我總讓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發現錯別字的一定要改過來,語句不通順的盡量改寫通順。再次,引導學生朗讀自己的文章,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要表達的感情演繹得更加真摯。同時,讓學生在學習小組里互評互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逐步解決作文教學的難題。
總之,習作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進行總結,不斷地積累經驗,將“想寫”“寫什么”“寫好”的問題逐步解決,促進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endprint